大数据中心项目管理规范目次目次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3.1 项目管理 (1)3.2 组织 (1)4 项目立项管理 (1)4.1 一般规定 (1)4.2 项目建议书 (1)4.3 可行性研究报告 (2)4.4 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 (2)4.5 建设投资计划 (2)5 项目建设招投标管理 (2)6 项目建设过程管理 (3)6.1 一般规定 (3)6.2 建设整体管理 (3)6.3 建设范围管理 (3)6.4 建设管理组织 (4)6.5 建设合同管理 (4)6.6 建设采购管理 (5)6.7 建设进度管理 (5)6.8 建设质量管理 (5)6.9 建设资金管理 (6)6.10 建设需求管理 (6)6.11 建设文档与配置管理 (6)6.12 建设沟通管理 (7)6.13 建设风险管理 (7)7 项目建设监督管理 (8)8 项目建设验收管理 (8)8.1 一般规定 (8)8.2 初步验收 (8)8.3 竣工验收 (9)大数据中心项目管理规范1 范围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提出了大数据中心项目管理的程序及要素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0326-2006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55号令)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项目管理项目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专业化活动。
3.2 组织组织 organization为实现其目标而具有职责、权限和关系等自身职能的个人或群体。
4 项目立项管理4.1 一般规定a)立项阶段包括项目的申报和审批;b)建设单位应依据沧州大数据中心建设指导相关规定和国务院的相关文件与标准,提出立项申请;c)建设项目原则上包括以下审批环节: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对总投资在500万元以下及特殊情况的,可简化为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d)审批部门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的批复文件是项目建设的主要依据。
批复中核定的建设内容、规模、标准、总投资概算和其他控制指标应严格遵守;e)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与项目建议书批复内容有重大变更的,应重新报批项目建议书。
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的编制内容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内容有重大变更或变更投资超出已批复总投资额度10%的,应重新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的编制内容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内容有少量调整且其调整内容未超出已批复总投资额度10%的,需在提交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时以独立章节对调整部分进行定量补充说明。
4.2 项目建议书a)建设方应参考项目建设需求分析报告、有关专家对需求分析报告提出的评议意见,本着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开展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b)编制建设项目建议书的目的是分析工程项目的必要性,确定项目建设的原则和目标,并提出建设内容、方案框架、组织实施方式、投资方案和效益评价等方面的初步设想;c)项目建议书应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55号令)的要求编制;d)项目建设需求分析报告的内容应包括:i.项目基本信息:项目名称,项目建设方情况,编制依据;ii.社会问题分析:社会问题及其突出表现,与职能相关社会问题的界定,相关社会问题的根源分析;iii.目标分析:应急目标分析,业务目标分析,作业目标分析,应急业务的信息化必要性分析;iv.业务逻辑分析:业务功能结构分析,业务量、信息量分析;v.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能力需求分析,系统框架结构分析。
4.3 可行性研究报告a)可行性研究的任务旨在通过对实施条件和建设实际需求的进一步分析,提出建设的原则、目标、内容、方案、组织实施方式、投融资方案和效益评价;b)建设方和可研报告编制单位主要依据项目审批部门对项目建议书的批复等,本着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并编制可研报告;c)可研报告应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55号令)的要求编制;d)项目建设可研报告应报送审批部门。
项目审批部门委托有资质的咨询机构评估后审核批复,或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下达批复。
4.4 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a)建设初步设计工作的任务旨在可行性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并细化建设需求、建设原则、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实施方案、投资概算、风险及效益分析等内容;b)建设方和初设报告编制单位主要依据审批部门对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以下同)的批复等,本着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开展初步设计工作并编制初设报告;c)建设初设报告应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55号令)的要求编制;d)初设报告应报送项目审批部门。
项目审批部门委托专门评审机构评审后审核批复。
4.5 建设投资计划a)建设项目必须在完成全部前期工作,并按规定程序获得批准后,方可列入年度投资计划;b)建设投资必须专款专用。
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截留和滞留;c)项目建设过程中因客观原因造成的超概算投资,必须经政府投资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调整概算和追加投资。
项目建设过程中因申报漏项、自行变更建设性质和地点、提高建设标准、扩大建设规模以及管理不善等造成的超概算投资,由建设单位自行负责,一律不再追加政府投资。
5 项目建设招投标管理a)建设方在申报建设项目,并经建设审批单位批准通过后,方可组织建设的招投标工作;b)建设招投标应本着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的原则,保证投标者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维护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c)建设方若具有自行招标能力,应成立招标管理组织对招投标进行统一管理,该组织的资格和能力需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通过。
若不具备自行招标能力,可委托招标代理机构;d)招标管理组织应根据建设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初设报告等资料编制招标书,并设定标底;e)建设招标书的内容及招投标过程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6 项目建设过程管理6.1 一般规定a)建设方应建立健全责任制,并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工程监理、合同管理等制度;b)建设方应确定项目建设实施机构和项目责任人,并建立健全项目建设管理制度。
项目责任人应向项目审批部门报告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建设进度、概算控制等情况。
建设方主管领导应对项目建设进度、质量、资金管理及运行管理等负总责;c)建设方应成立项目管理机构,明确分工,在进度、质量、资金、合同、工程技术、组织协调、文件起草、验收准备及项目应用推广等方面与承建方和监理方进行沟通协调,时刻掌握建设的最新进展,推动建设的顺利进行;d)承建方应采用科学的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方法,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开展整体管理、范围管理、组织管理、合同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需求管理、沟通管理、文档管理、配置管理、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验收管理等;e)建设实行工程监理制。
建设方应按照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有关规定,委托具有信息系统工程相应监理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对项目建设进行工程监理;f)监理方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监理合同的规定,在建设的各个阶段进行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资金控制、合同和信息管理等,对承建方提交的质量、进度、资金、变更管理计划进行审核;协调建设方与承建方的合作关系,在建设出现工程变更和索赔时,促使双方解决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6.2 建设整体管理a)承建方管理层主持开展建设整体管理,项目经理组织编制相关文件,报管理层审批,并与建设方和监理方进行讨论;b)建设整体管理应对建设的授权、范围、目标、内容、组织、资源、方法、程序、监督和控制措施进行确定,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指导性;c)建设整体管理应包括制定项目建设章程、制定建设范围说明书、制定建设管理计划、指导和管理建设执行、监督和控制建设工作、整体变更控制、建设收尾等工作。
6.3 建设范围管理a)建设范围管理应以确定并完成项目建设目标为根本目的,通过明确项目建设有关各方的职责界限,以保证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充分性和有效性;b)建设方应在项目招标书及技术资料中明确建设的项目范围;c)承建方应根据招标文件进行项目建设范围管理,应包括范围定义、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范围控制等;d)承建方应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范围和工作分解结构文件进行建设的范围控制,严格变更管理,防止范围蔓延;e)项目建设范围变更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i.范围变更要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和手续;ii.范围变更后应调整相关的计划;iii.各方对重大的范围变更应提出影响报告;iv.监理方着重对范围的变更和影响进行检查、分析和处置,协调建设方和承建方对必要的范围变更进行三方签认。
结束阶段,应验证项目建设范围,检查范围规定的工作是否完成和交付成果是否完备。
6.4 建设管理组织a)项目建设方、承建方、监理方建立管理组织均应遵循下列原则:i.组织结构科学合理;ii.有明确的管理目标,责任制度,奖惩规定;iii.组织成员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iv.保持相对稳定,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b)建设方可建立项目推进办公室,分为综合协调部、质量管理部、资金管理部、进度管理部、工程技术部、应用推进部等部门,与承建方和监理方进行对口交流;c)承建方必须设置项目经理部,并任命项目经理,承担项目建设的管理任务和目标实现的全面责任;d)项目经理必须取得信息系统类相应专业注册执业资格证书,具备下列素质:i.符合项目管理要求的能力,善于进行组织协调与沟通;ii.相应的项目管理经验和业绩;iii.项目管理需要的专业技术、管理、经济、法律和法规知识;iv.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信尽责。
e)项目经理应对项目团队建设负责,培育团队精神,定期评估团队运作绩效,有效发挥和调动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6.5 建设合同管理a)建设方与承建方组织均应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应设立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合同管理工作,包括合同的订立、履行、控制和综合评价等工作。
b)监理方在项目建设全阶段对承建方合同管理进行监督,对工程范围变更导致的合同变更进行管理,公正地调查分析,提出中立意见协调合同纠纷,发现违约则启动索赔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