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莆田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福建莆田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莆田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命题人:审核人:高三历史备课组一、单选题。

(每小题3分,共15题,总计45分)1.孔子弟子众多,《论语》将其归为四类: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孔子卒后,众弟子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更有再传弟子为王者师。

这反映出当时A.儒学为各诸侯国所推崇B.新兴士阶层崛起影响现实政治C.战国纷争导致人才流动D.礼崩乐坏为私学出现提供机遇2.画像砖盛行于西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不仅具有极强的艺术价值,又具有很大的历史研究价值,下图是汉代画像砖《赶集图》,该图反映了当时《赶集图》A.地主田庄生产状态B.商业经济恢复发展C.手工生产分工协作D.抑商政策逐渐废弛汉代3.“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管理的制度C.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4.据唐诗“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可知当时A.商业活动完全突破地点限制B.草市设施齐全C.市的时间限制逐渐被打破D.早市商业繁荣5.西周、秦、西汉、隋唐等古代王朝都定都关中,五代中有四朝定都开封。

北宋初年,赵匡胤想从开封迁都洛阳,进而迁往长安。

“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面去冗兵,循周、汉故事,安天下也。

”但因群臣反对而未果。

最主要的原因是A.开封有更为险峻的地形优势B.关中的生态恶化导致收入锐减C.经济形势的变化阻碍了西迁D.周、汉已成历史,其经验不可靠6.顺治十二年春,王夫之开始作《周易外传》,通过探索象数以穷理。

在这部著作中,王夫之精辟地阐述了“器”(客观存在的各种具体事物)和“道”(事物的规律)的关系,指出:“天下唯器而已矣”,他希望人们“勉于治器”。

这一论断A.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C.批判了清王朝专制统治D.摒弃了格物致知的治学方法7.1839年,林则徐令英美鸦片商交出鸦片后,未封锁广州海口,只要求外商具结保证不携带鸦片。

此后半年中,共有62艘外国商船在保证不携带鸦片的情况下还在正常贸易。

只有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英国商人退出广州,并下令英国商船一律不准进入广州贸易。

上述史实可以用来说明A.虎门销烟获得欧美各国广泛理解B.清政府秉持了自由贸易原则C.鸦片走私是中英冲突的主要诱因D.英国有意全面中断对华贸易8.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况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票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

这一变化反映出A.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C.洋务派控制了国家金融体系D.清政府利用商人打压外国资本9.下表是20世纪初我国知识界中部分革命组织的发展简表。

这些革命组织的成立A.推动了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B.体现了三民主义的指导意义C.促进了清末“新政”的启动D.表明革命拥有广泛群众基础10.如表展示了雅典官吏从当选到卸任要经过的公民大会“四关”检查这表明古代雅典A. 贯彻主权在民的政治原则B. 实行权力的合理分工与制衡C. 不断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D. 直接民主制降低了行政效率11.早期罗马法规定,在买卖过程中,一方欺骗了另一方,如果手续齐全,则受骗方仍需履行法律义务;但从1世纪开始,法官要调查受骗当事人和施骗嫌疑人,如果属实,则对受骗人加以保护。

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罗马法与时俱进 B.重视法律形式 C.罗马法体系完善 D.法律伸缩性小12.对下图中历史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是权利法案德意志帝国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1689年1787年1871年1875年A.《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B.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邦联制政体C.《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D.1875年宪法使法国共和政体稳固13.2019年英国首相约翰逊提出议会休会五周请求,得到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

但是随后最高法院判决约翰逊此举违反法律,认为这是在英国“脱欧”之前的关键时期“阻止议会履行职责”,裁决要求议会上下两院议长自行决定下一步行动。

这说明英国()A.最高法院是最高权力机关B.政府权力已经高于议会C.国王仍然掌握着行政实权D.政府方案需经议会批准14.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表1890—1913年欧洲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表(相当于百万吨煤)A.欧洲主要国家的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B.欧洲主要国家工业化发展不平衡C.英国成为工业化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D.推动了世界交通及通讯方式变化15. 19世纪80年代,有学者呼吁英国集中精力增加生产力,并将生产转移到那些拥有比较优势的工业中,但英国却选择了最为省事的措施———贸易,并提出“要么死亡,要么贸易”的口号。

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继续推行自由主义政策B.专注于传统工业的升级C.对海外市场的过分依赖D.缺乏工业生产社会条件二、材料题。

(共4题,总计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材料一唐朝继承发展了历代粮食问题的思想和制度。

前期沿用均田制并鼓励开荒,大部分皇帝都能做到“省徭赋,不夺其时”,建立太仓、常平仓等仓廪体系和相应的机构、法规,同时完善灾害救济和扶助。

755年,户数由唐初200万增至近900万,扩大了兵源、劳役和税收来源。

粮食价格长期稳定在较低水平。

——摘编自李维才《唐代粮食问题研究》材料二清代康乾以降,政府允许并鼓励从他国输入粮食,鸦片战争以前粮食进口数量较小,单向的粮食进口贸易主动权完全操于中国之手。

近代以来,中国无力抵制洋粮进口,逐渐沦为粮食进口大国。

国内粮食没有满足自给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其实质是中国经济乃至中国社会处于病态和衰败之中。

——摘编自徐畅《表象与事实:近代中国粮食供求平衡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粮食政策的特点及影响。

(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粮食危机出现的原因。

(8分)17.(14分)1902年,梁启超在《国之旧史》中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阅读材料(表3),回答问题。

表3历史的记忆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梁启超观点的认识。

(14分)(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18.(13分)13世纪,一位意大利人来到中国,记录下了他在泉州的观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上帝的保佑下我们来到了中国的领土,到达了刺桐城。

这个地区,当地的人把它叫做泉州……这一年是羊年……当地人给年份取了动物的名字,如龙年、牛年、蛇年等……江面上充满了一艘艘令人惊奇的货船。

有大批其他国家的船只,装载着各种货物。

就在我们抵达的那天,江面上至少有15000艘船……中国的商船有的有6层桅杆,4层甲板,12张大帆,可以装载非常多的人。

这些船不仅拥有精确得近乎奇迹般的航线图,而且,还有那些熟练运用天然磁石的人,通过它,他们可以找到通往陆上世界尽头的路……商人在此可以赚取巨额利润,作为自由国家的城市和港口,所有的商人均免除交纳各种贡赋和税收……实际上构成这个城市的居住区与周围的村镇看上去是联为一体,建筑物的数量非常多……每个城门口有市场,有水果市场、鲜花市场等。

这里也不存在什么宵禁……城中还有一个地方,叫做瓦市,那里有说书的、卖唱的人,有许多的剧团在演出。

——摘自(意)德安科纳《1271年的泉州一位欧洲商人的亲历记》(1)材料中的哪些方面的记载应该是真实的?(9分)(2)指出材料中其中一处有违历史真实的记录,并说明理由。

(4分)1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科尼岛位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从19世纪初就是著名的景点。

1870年~1880年代,投资商修建了从纽约通往海滨的铁路,兴建了观光游览的各种建筑。

但其真正崛起是在1890年代,成为全美国最著名、最流行的一个都市旅游胜地。

1903年,最引人入胜的“月神公园”开放和神奇历险——日本花园、越南运河、中国剧院。

……对于中产阶级来说,科尼岛是一个粗俗下贱的去处。

一位游客在1915年这样写道,“如果这些可怕的简陋小屋、低级住所和破败住房也可以称作酒店的话,其他东西便可以从地球上消失了。

”但对构成大多数游客的工人移民来说,这里却是一个神奇刺激、远离尘世的地方。

——摘编自[美]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尼岛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全美国最著名最流行的旅游胜地的历史条件。

(6分)(2)编写一幕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尼岛的人物对话场景。

(6分)(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莆田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历史期中考参考答案1-5:BBACC 6-10:BCBAA 11-15:AADBC16.(1)特点:继承发展历史经验;措施比较全面。

(2分)影响:推动了农业和经济恢复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增加;改善了民众生活;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6分)(2)人地矛盾尖锐;列强侵略;政局动荡;小农经济的局限性;近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

(8分)17.(14分)【示例】历史是一个国家的记忆,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梁启超先生认为历史学习与治史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感、凝聚力和爱国主义情感,可以弘扬民族传统,铸魂立德。

(2分)梁启超所言发生的背景正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中华民族面临深重的危机,当时摆在国民面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救亡图存,求得民族独立与自强。

为此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努力在进行抗争与探索。

(4分)自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作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外来侵略与自身面临曲折时,以国家大义为重,不计个人荣辱,显示了民族气节与爱国情怀。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后,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尽管有认识的局限,但无畏地反抗侵略者的爱国斗争使当时的官员亦采取赞同认可态度,让西方人认识到自身的非正义性,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民族意识。

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则走上用革命手段救亡图存,探索国家发展之路,显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感。

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与自强正是在中国人的努力中不断迈进。

(6分)当今在中华民族复兴路上,作为青年学子,更要学习了解历史,对历史充满温情与敬意,更需要民族认同与自豪感,更需要以国家、民族为重。

(2分)【评分标准】(1)作答内容应包括以下四个角度:①认识治史、学史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历史功能。

(2分)②结合时代背景,对梁启超的认识进行论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