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救援-除法意义
教学内容: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67-70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识除法,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出除法运算的含义,认识除号,会写除法算式。
2、能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平均分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平均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结合情境图对学生进行团结互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
难点:体会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
教具:多媒体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小动物们幸福的生活着。
可是今天,却发生了危险的事情。
我们一起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呢?
出示情境图: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说说图意。
(设计意图:利用小学生喜欢小动物、热爱小动物,一心想保护小东的心情,激发起他们帮助他人,热爱学习的欲望。
)
二、合作探究
(一)、师:是呀,小动物们被困在了小岛上,可真危险。
你从小熊的口中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板书:1、15只小鹿。
2、8只小熊。
(你回答的真完整,谁还想说说?)
师:看到小动物们害怕的表情,狮子队长紧急调动狮子救援队准备营救小动物,从这幅图里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板书:1、每条船最多能救3只小鹿或2只小熊
2、把你们分成5组。
(你观察的真仔细。
)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要求学生能完整地提出问题。
)板书:1、救小鹿需要几条船?
2、平均每组几只狮子?
3、救小熊需要几条船?
会提问题的孩子都是善于思考的,我们快救小鹿吧!
(二)、学习“按每份个数平均分”列除法算式。
解决第1个问题。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1、大家根据数学信息先动手用小圆片摆一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摆,教师巡视。
主要看学生能否边摆边说分的过程。
]
2、全班展示交流.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摆法?
(学生汇报。
)
师:求需要几条船,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3,这个平均分的过程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板书:15 ÷3=5(条)
除号
师:“÷”这个符号是除号。
这个算式读作:15除以3等于5.大家读一读这个算式。
(讲一讲除号是怎样产生的?)
师:除号的写法和意义:用一根线把两个圆点分开,这就是除号。
线的上面和下面都是一个点,表示平均分,所以除法算式是平均分的数学表达。
师:想一想,这个除法算式是怎样表示刚才分的过程和结果的?
学生讨论交流。
(讨论完请用姿势告诉我。
)
师:(会倾听的孩子是会学习的。
)我看谁听得最认真!那位小老师上台前来讲一讲这个算式所表达的意思?
师小结:15表示15只小鹿,除号表示平均分,3表示每条船做3只小鹿,5表示需要5条船。
学生互相说一说。
练习: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小组合作解决第3个问题。
(学生边摆边说分的过程。
)
全班交流,板书:8÷2=4(条)
指名说说算式所表达的意思。
三、汇报交流质疑
(二)学习“按份数平均分”列除法算式。
要解决这个问题应知道哪些信息?请连起来说一说。
师: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
(要求:边摆边说分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题意。
)
全班交流:那个勇敢的孩子一边摆一边说分的过程?(交流展示。
)
师:通过刚才摆过程,你认为与第一个题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求平均每组几只,就是把10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是多少,这个过程也可写成除法。
师:怎样列算式?
板书:10÷5= 想一想怎样写得数?
引导学生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0 ÷ 5= 2(只)
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师:那么谁来说说这个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交流:被除数10表示10只狮子,除号表示平均分,除数5表示分成5组,商2表示每组有2只狮子。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具进行摆一摆、分一分,让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经验,为引导除法算式做准备。
)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前两节课我们充分理解了平均分,这节课我们借助学具摆一摆、分一分这个平均分的过程中,学会了一种新的运算-除法。
“按每份个数进行平均分”的问题和“按份数进行平均分”的问题都可以写成除法算式。
还记得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名称吗?说给小伙听听。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自主练习第1题。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用学具实际分一分,也可以在书上圈一圈,然后填写除法算式。
交流时,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分的过程说一说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以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借助表象,结合学过的平均分分别列出算式。
3、自主练习第3题。
看,大卡车在忙碌的工作。
你能帮助司机叔叔把集装箱装到车上吗?先和同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然后列式解答。
4、自主练习第4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讲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故事中的数学信息既可以来自画
面,也可以来自学生的想象,然后共同解决故事中的数学问题。
六、自主评价,总结提升
同学们,刚刚我们帮助受难的小动物们解决了许多问题,你有什么小收获吗?
这节课我们利用学具解决了许多问题,看来摆一摆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种好方法。
希望大家今后不论遇到任何事情都要互相帮助,相亲相爱。
板书设计:
水中救援-----除法的意义
15 ÷3=5(条)读作:15除以3等于5. 10 ÷ 5= 2(只)
除号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一、使用说明:
教学反思:
1、解决问题时,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利用学具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从实际中感悟按每份个数进行平均分”的问题和“按份数进行平均分”的问题都可以写成除法算式。
,从而建立平均分的与除法的联系,初步认识除法。
2、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充分运用教具实际操作进行教学。
教学时在知识点上,学生清楚地看到平均分的过程,形象直观地理解除法意义,通过学生摆教具,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
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三维目标,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练习设计层次分明,针对性强,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把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然后再交流、反馈,加强了图形语言与算式、文字语言与算式转换的练习。
在两组对比练习中,让学生进一步弄清楚了不同的分法与相应的除法算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突破的本节课的难点。
二、使用建议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
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单位:陶庄镇种庄小学作者:石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