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写作》期未考试试卷及答案

《基础写作》期未考试试卷及答案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命题:
---------------------------------------------------------- 密 ---------------------------- 封 --------------------------- 线 ----------------------------------------------------------- (答题不能超出密封装订线)
《基础写作》考试试卷(A 卷、闭卷)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5分。

)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达方式的是 ( ) A 、叙述 B 、描写 C 、说明 D 、修辞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写作活动的特点的是 ( ) A 、人文性 B 、计划性 C 、综合性 D 、实践性
3.文章体式的特点不包括 ( ) A 、规范性 B 、流变性 C 、综合性 D 、实践性
4.影响写作活动的重要主体因素不包括 ( )
A 、年龄与阅历
B 、情感与情绪
C 、责任与道义
D 、素质与人格 5.写作活动中的“三环活动”不包括 ( ) A 、前写作 B 、写作 C 、后写作 D 、反思
二、多项选择 (每小题3分,共15分。

) 1、散文的类型包括 ( )
A 、叙事散文
B 言情散文
C 、明理散文
D 、描写散文 2、散文的特征包括 ( )
A 、自我的定真性
B 、取材的真实性
C 、对象的广泛性
D 、表达的自由性 3、评论文可分为 ( )
A 、社会评论
B 、文艺评论
C 、学术评论
D 、思想评论 4、表达方式包括 ( )
A 、叙述
B 、描写
C 、说明
D 、议论 5写作活动的特点有 ( )
A 、人文性
B 、综合性
C 、个体性
D 、创造性
三、填空题 (每空2分,共30分)
1.受体的心理特征包括:求知受益心理、 、
__________ __ 、______ _____。

2.文章修辞大致分为、。

3.观察的类别有:实用观察、、、。

4.调查研究的基本思路是、、。

5.学术短评的特点是、、。

6.立意是指。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正确的在括号内标“√”,错误的
标“×”)
1.生活实践是确立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

( )
2.写作如果不具有精神创造性和交流性特征,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和价值。

( )
3.文本思想即指通过文本写作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基本的意旨或者倾向。

( )
4. 一般来说,材料的价值和意义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最终显示出来。

( )
5.真正的辞藻美来源于语词的恰当使用与文本的整体表达效果的相互融合。

( )
6.第一人称,我们通常称之为“万能人称”。

( )
7.从本质上来说,抒情的基本表现方式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

( )
8.要进行准确的表达,主要在于正确地选用词语。

( )
9.实用性文体的写作目的在于以告知的方式交流信息。

( )
10.诗歌根据其表现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民歌。

( )
五、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科普文:
2.修辞:
3.语体:
六、简答题(每5小题,共15分)
1.科普文写作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阅读与写作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3.网络时代写作主体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七、分析论述(13分)
分析并说明新闻写作、理论文章写作、实用文体写作在材料选择中的主要不同之处。

《基础写作》考试答案(A卷、闭卷)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5分。

)
1.D
2.B
3.D
4.A
5.D
二、多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15分。


1.ABC
2.ACD
3.ABCD
4.ABCD
5.ABCD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猎奇探密心理平等对话心理介入互动心理
2、消极修辞积极修辞
3、科学观察艺术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准科学亚艺术观察
4、有的放矢善干质疑勤做笔记
5、专业性针对性灵活性
6、确立主题、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正确的在括号内标“√”,错误的
标“×”)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名词解释题 (每小题4分,共12分)
1.科普文:是指用通俗的语言、面向社会大众传播推广自然科学和人
文社会科学一般知识的说明性文字的统称。

2.修辞:是依据文章的题旨情景、运用各种语文材料和各种表现手法、
恰当地表现文章内容的一种活动。

3.语体:是为了适应不同类别文章的表达需要而形成的语言体系,是修
辞规律的间接体现者。

六、简答题(每5小题,共15分)
1.科普文写作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科学、稳定的写作内容。

(2)条理、通俗的表达方法。

(3)宽泛而又集中的接受对象。

2.阅读与写作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答:(1)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2)阅读是写作能力不断提高的动力之一。

(3)写作促进阅读的深化与活用。

3. 网络时代写作主体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1)个体表述的捍卫者(2)平民情感的响应者(3)写作禁区的探路者(4)写作规范的挑战者。

七、分析论述(13分)
答:(一)在新闻写作中,除了强调材料的真实性之外,还特别强调材料的时效性;
(二)在理论文章的写作中,除了强调材料的真实性、典型性之外,还特别强调材料的真理性和权威性;
(三)在实用写作中,材料的选用则要特别讲究实用性和针对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