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月相变化教案旧人教版Word版
高中地理月相变化教案旧人教版Word版
4、上半月月相和下半月月相亮面朝向有何不同?
——上半月月相,亮面朝西
下半月月相,亮面朝东
过渡
学生
月相这样有规律的变化,我们如何利用这种规律观察月相呢?(演示上弦月的周日运动)
导学
师生合作
月相
月出
月落
同太阳出没的比较
夜晚见月情形
上弦
正午
半夜
迟升后落
上半夜西天
讨论填表
学生
月相
月出
月落
同太阳出没的比较
夜晚见月情形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渐亏蛾眉月
卢沟晓月。————下弦月
2.某歌舞团的一位舞台美术设计师,要设计一幅"傍晚一弯月牙挂在树梢的布景",可这弯月牙到底如何画才是科学的呢?他有些拿不准,请你给他作个示范。
3、收集关于月相的诗句歌词,并分析它们描述的是什么月相,体会诗句、歌词所表达的内涵。
4、连续观测一个月的月相,并记录日期、视形状、月出、月落时间。
设问
教师
上半月的月相与下半月的月相亮面变化趋势有什么不同?
回答
学生
上半月——渐盈 下半月——渐亏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分析、评价、反思
时
间
安
排
教学环节
对象
活 动 内 容
新
课
学
习
提问
教师
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的变化呢?
回答
学生
1、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
2、日、月、地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设疑
教师
月相这样有规律的变化是怎样形成的呢?
导学
师生合作填表
1、朔、望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二者的月相有何区别?——日、月、地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朔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为新月:望时,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为满月。
2、上弦月、下弦月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日、月、地成直角。
3、凸月、蛾眉月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日、月、地成夹角。凸月时,成一钝角;蛾眉月时,成一锐角。
学法
引导
1、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发布信息,交流学习结果;
2、利用 CAI 课件,指导学生分析图像并学会运用,培养实践能力。
教具
准备
自制多媒体 CAI 课件《月相及其变化》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分析、评价、反思
时
间
安
排
教学环节
对象
活 动 内 容
引入
教师
《林肯断案》的故事,讲述林肯巧借月相知识,识破杀人犯的谎言,设疑导入新课。
初七
初八
半圆
亮面
朝西
正午
半夜
迟升后落
上半夜西天
满月
直线,地居中
十五
十六
圆
黄昏
清晨
此起彼落
通宵可见
下弦
直角,日在月以东
二十二二十三
半圆
亮面
朝东
半夜
正午
早升先落
下半夜东天
练
习
学生
练习
1、下列诗句所表示的月相: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满月
学生
观察〈月相成因示意图〉
1、认识〈月相成因示意图〉:图示的中心天体是〈地球〉,中间一圈表示〈月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无论月球在哪一个位置,总是一面〈亮〉,一面〈暗〉。最外一圈是〈人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 。2、指出各种月相的名称、月相的形状、农历日期
小结
教师
月相变化的周期: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即朔→望→朔 朔望月≈29.5天(农历月)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目 标
1、掌握月相的概念,月相产生的原因;
2、学会分析月相变化的原因并掌握其变化的规律性;
3、联系实际,分析月相变化的应用意义;
4、学会根据不同的月相形状,判断时间、日期、方向。
能 力
目 标
1、培养学生运用“月相成因图”分析月相变化的规律,即探究图示反映规律性的能力;
2、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师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也是绕地球运转的唯一天然卫星,与地球的关系及为密切,引发了地球人无尽的遐想,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为之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赞美诗。今天,我们就来撩开月球面纱的一角,探讨月球、地球与太阳在某一方面的关系,体现这种关系的就是月相及其变化。
新
课
学
习
导学
教师
操作CAI课件,展示〈月相成因示意图〉
新月
清晨
黄昏
同升同落
彻夜不见
满月
黄昏
清晨
此起彼落
彻夜可见
下弦
半夜
正午
先升先落
下半夜东天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分析、评价、反思
时
间
安
排
教学环节
对象
活 动 内 容
小
结
师
生
合
作
月相
日月地位置关系
日期
视形状
月出
月落
同太阳出没比较
夜晚见月情形
新月
直线,月居中
初一
不可见
清晨
黄昏
同升同落
彻夜不见
上弦
直角,日在月以西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月相及其变化》课堂实录教案
课 题
月 相 及 其 变 化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内容是 §1.2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一节中讲述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后,联系我们经常见到的自然现象——月相(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来反映日、月、地三者的关系, 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的十分紧密。通过对月相成因和变化规律的探究,使同学们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并指导我们的实践 ,是“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鲜明体现,学会应用月相判断日期、时间、方向,是一个人生活的基本能力之一。
3、通过对月相知识的学习,提高对诗词的理解水平。
德 育
目 标
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并逐步形成自我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 ,在展示自我时注重科学性。
教学重点
月相变化的规律及成因
教学难点
不同月相出没时刻的分析
教
学
策
略
教法
选择
采用学生兴趣高的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问题解决式进行图像分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