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法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 国民教育部负责制定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分配 教育经费、领导教育科研等。实行专家管理型, 即教育行政领导者由获得一定学位、从事过教育 工作的专家来担任。法国国民教育部还在其属下 特设一个行政人员教育科,专门负责推进教育行 政管理人员专业教育工作。大学区总长必须持有 国家博士学位,而且是大学的校长或教授。大学 区总长以本大学区内各大学的总负责人的身份, 参加、监督各大学的管理机构。改革后政府对高 校实行合同制管理,通过国家评估委员会对高等 教育机构进行评估,但是大学的自治权仍然有限, 还是倾向于集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第三阶段:20世纪前半期法国的高等教 育
• 在20世纪上半叶法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是十 分缓慢的,并且这种发展不时的因种种灾 难的来临被迫暂时中断甚至倒退。从总体 上看,这一阶段法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数量的增加。 学校数量的增加以及经费的增加。第二, 科学研究受到进一步的重视。第三,在教 学和课程方面进行了一些局部的调整和改 革。第四,建立应用科学技术型学院。
法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
• 第一、高等教育的管理的特点。 自1789年拿破仑建立中央集权、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来,强有力的中 央集权和专家领导便一直是高等教育管理的一个特点。虽然经过高等 教育民主化的洗礼,但其中央集权的特色依然鲜明,具体表现为:(一) 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对于地方的教育行政实行一元化领导。由国民教育 部属机构的大学区总长(管辖大学区)、大学区督学官(管辖省郡)以及国 民教育督学官等负责地方的教育行政。教育视为国家事业,各种教育 机构要受国家全力的指挥与监督,教育行政独立于一般行政,中央和 地方是一种垂直的指挥及命令关系。(二)中央政府统管的内容广泛而 具体,地方办学需要遵照中央政府的旨意。中央行政部门除了负责全 国的教育事务、编制预算、执行法令、制定法规以外,还要对教师资 格标准、教育人员任用、全国各公立学校的教育的方针和原则、教学 大纲、教学方法乃至考试的内容与时间等作出具体的规定,地方机构 则无权问津。(三)中央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都要有科学家或专业人 员参加,大部分人员都是专家或学者。法国政府规定,地方大学区的 行政长官和大学区长,要由有国家博士头衔的人担任,学区以下的县、 市教育行政部门主要官员和大学视导员,也要由具有大学博士或相应 学位的人担任。
第四阶段: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面向新世纪的适 变
• 从1984年《高等教育法》颁行至今为第四阶段。正如前文 指出的那样,1968年《高等教育指导法》只是推动大学内 部管理体制微观层面的变化,中央集权并没有多大削减。 1984年《高等教育法》(又称《萨瓦里法案》)则进一步鼓 励大学自治,关键措施便是赋予大学在财务方面的自主权。 1986年《德瓦盖法案》旨在鼓励大学之间、学生之间的竞 争,但其以竞争体现大学自治的努力因与大学生当前的利 益发生了极大的冲突,不得不宣告失败。作为社会发展需 要与社会保守势力妥协的产物,1989年通过的《教育指导 法》致力于扩大大学生数量的措施获得了成功。从法国最 近《构建欧洲高等教育模式》等有关高等教育改革动向的 报告来看,其主旨是促进法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尤其是欧 洲一体化。虽然方案到底如何实施难以预料,但高教的管 理体制改革依然是基本主题之一。
2.19世纪末高等教育的复兴。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学观念的转变,把 原本孤立的学院组成互相联系的大学。第 二、大学自主权的扩大。第三、高等教育 经费的增加。第四、大学生人数的增加。 第五、大学教师数量和待遇的提高。 总之,在高等教育的复兴中,法国高等教育 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过渡。
第三阶段:20世纪后半期法国的高等教 育
•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法国的高等教育的破坏 是极其严重的,战后的高等学校到处是一 片破败衰微的景象。1945年,法国大学仅 有大学生12.3万人。面对这种状况,恢复 和发展高等教育已迫在眉睫。
法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概况
•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前,一直是天主教会特别是耶 稣教会控制教育。1791年9月,制宪会议通过了 法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从而确立了法国君主 立宪体制。1804年,拿破仑通过政变建立了法兰 西第一帝国,他强调国家必须控制教育。1806年 拿破仑宣布建立“帝国大学”,并将帝国大学作 为法国教育行政的最高领导机关,负责组织全国 的教育工作,从而确立了法国教育行政管理中央 集权制的基本特色。之后教会和政府对教育领导 权的争夺一直持续,直到1905年实行教会与教育 分离政策,才有力地削弱了教会对教育事业的控 制,强化了国家对教育的领导。
法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形成与演变
• 法国高等教育之源,应以巴黎大学的建立(12世 纪初)为标志。而巴黎大学诞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便是寻求自由、实现自治。 • 但自拿破仑时代起.法国大学开始被置于国家的 严格控制之下。拿破仑于1806年5月10日颁布了 一项法令,建立“帝国大学” 。这是国家管理全 部教育的唯一机构,实际上为法国第一个教育部, 标志着法国中央集权的教育体制的建立。 • 拿破仑时期形成的这种中央集权制的管理模式和 指导思想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
第三阶段:高等教育管理的民主化
• 从1968年《高等教育指导法》颁行到1984年为第三阶段。 法国不断强化的中央集权愈来愈遭到社会各界的批评,加 上高等教育中其他问题的尖锐化,终于爆发了1968年的五 月学潮。时任教育部长的埃德加· 富尔主持提出并获得议 会通过的《高等教育指导法》确立了大学的三项原则:自 治、参与和多学科。由此引发的高等教育改革对于“打破 长期以来僵化的办学模式,建立新的办学机制,增加大学 的活力,加强大学与社会之间的联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是战后法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通 过“参与”来改变法国的管理模式,并使之体现民主;大 学各级管理机构都要有包括教师、研究人员、学生、行政 和服务人员在内的各类人员参加;大学决策机构还要吸收 一定比例的校外人士。法案进一步规定了大学在教学、财 政和行政方面的自治,并规定大学有权决定本单位章程和 内部机构。尽管《高等教育指导法》的实施并不彻底,但 是体现了高等教育管理的民主化趋势,预示着弱化中央集 权、倡导大学自治成为时代的主流呼声。
• 第二、教育行政机构的任务与职能 • 法国中央教育行政部门的根本任务,是确定方针和制度, 进行统一的领导和管理,即确定整个国民教育及其各个组 成部分的结构、文凭、学制、专业、课程、布局,明确国 家的教育发展战略,根据国内外和教育内外的形势发展调 整有关政策和制度,组织和检查所有这些原则的落实。 • 从理论上讲,教育的管理应当以宪法和有关法律为依据, 重大决策需由议会作出。实际上,作为执行部门的政府, 特别是教育部,不仅执行法律,而且在制订方针政策方面 也起着重要作用。因为法规越具体就越有约束力,所以中 央政府的决策,更多的是以内阁会议、一部分协调委员会 和各职能部门为核心,通过不同层次和形式的法规与政令 下达。教育部作为整个国民教育最主要的职能部门,一方 面制订方针政策,使之成为法律或政令;一方面制订实施 细则,组织落实和处理日常工作。当有特殊需要时,各职 能部门负责人,特别是教育部门,往往就有关问题直接发 表口头或书面文件(信件、声明等),或委托他人撰写报告, 向全国通报信息和意向。这些“非正规”的途径,也是中 央教育行政部门实施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
第二阶段:高等教育中央集权体制的分化
• 从1947年《朗之万一瓦隆计划》到1968年为第二 阶段。先后由物理学家朗之万和心理学家瓦隆主 持制定的战后教育改革计划 —朗之万一瓦隆计划, 仅“计划”而已,并非正式意义上的法律,但是 其“公平”、“民主”思想对法国此后的高等教 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法国为 促进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曾一度弱化中央权限, 但第五共和国成立后,在加强国家对公办大学管 理的同时,1959年通过了《国家和私立学校关系 法案》,规定国家以“简单契约”“联合契约” 的形式给子私立学校财政补助,从而加强了国家 对私立学校的控制。
第一阶段:高等教育中央集权制的初步形成
• 从1808年《帝国大学令》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第一阶 段。法国高等教育管理的中央集权体制是近代社会发展的 产物。1799年拿破仑通过“雾月政变”掌握国家政权后, 通过强化中央权限以顺应社会求稳定的心态,并通过立法 使得国家集中管理高等教育。1802年《关于公共教育的基 本法》只笼统规定,国家管理高等教育,高等学校一律由 国家开办。1806年《帝国大学令》则明确:一,建立实为 法国第一个教育部的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帝国大学;二, 国家垄断教育,所有学校都必须置于国家和政府的监督和 控制之下。《帝国大学令》确定了建立中央集权体制的思 想,为两年后颁布从组织制度上实现中央集权的政令奠定 了基础。1808年颁布《大学组织令》,把全国分成26个 学区,数量与上诉法院相等,管理当地的各级各类教育。 同时,国家往学区,学区往省派督学,监督检查学校和教 育的工作;1808年的其他有关法令,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 教育机构的名称和任务。
• 1968年的《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开始了 以分权制为指导思想的法国高等教育管理 改革,该法确立的大学的三项原则之一便 是自治。所谓自治,即大学自己有权确定 自己的培养目标、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 也就是说,大学可以自己决定自身的行为, 决定各学科教学活动及教学方法,决定科 研项目,决定行政与财务管理。但是,法 律的规定至今并末完全成为现实,大学的 自治仍是法国学者所奋斗的目标 。
法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 第一阶段:17至18世纪法国的高等教 育
特点是旧大学的兴衰与高等专科学校的 兴起。高等专科学校是法国高等教育的精 华,它的出现标志着法国近代工程技术教 育的开始,同时也使法国高等教育进入独 具特色的高等专科学校与大学并存且相互 竞争、相互补充的历史新阶段。 最早开办的高等专科学校是军事学校。
• 另外,与这种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相适应,中央教育行政 部门有许多重要职能。大致概括如下:(1)预测和规划。提 出中长期发展战略并使之成为法律,如1989年《教育指导 法》即阐明法国到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中期战略;提出教 育总预算和分项目预算;确定招生政策;调整学校布局,决 定各级各类学校的开设和关闭;决定专业的开设、取消、 合并或调整,等等。(2)教学和认可。首先是确立根本制度, 包括各类学校的名称、学制、内部结构与管理原则等等。 其次,是制订和调整教学大纲。然后,组织招生,这涉及 师范学校和教育部属大学校;之后,组织国民教育系统工 作人员的招聘。(3)总务和财务。首先是分配经费;其次是 购置设备和修建校舍;最后是管理学生生活,这主要反映 在管理国家助学金方面。(4)改革和实验。这是法国中央教 育行政部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能。(5)督导和评估。因督 导学局设在教育部,所以可算作行政部门的一项职能。因 自治传统,大学本不接受督导。但自主持评估的讲座制度 取消后,评估是一片空白,鉴于其严重性,1984年成立了 国家评估委员会,以评估大学和部分大学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