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系
绝缘子覆冰-物理模型
V形布置覆冰
防冰型复合绝缘子、插花布 置覆冰状态效果
2、研究方向与主要工作
承担的主要课题
“西部高海拔地区超特高压输电外绝缘放电基础理论研究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西部重大计划项目重点项目
“输电线路绝缘冰闪机理与预测模型及防治方法”, 973计划课题 “输电线路覆冰故障形成机理与预测模型及防治方法 ” , 973计划课题 “高海拔环境下绝缘子污秽放电及其相关预测模型研究”,973计划课题 “导线覆冰、脱冰机理预防与方法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
绝缘早期和突发性故障 发生机理,故障智能感 知、在线诊断及预测
多因子作用下的时效老 化物理过程,剩余寿命 智能预测原理及方法
故
障
精密诊断
率
(剩余寿命预测) 破坏点
危险水平
注意水平
简易诊断
实施修复
早期故障期 (磨合期)
t1
偶发故障区 (有用寿命期)
注意 阶段
耗损故障期 (耗损期)
t2
内绝缘劣化评估方 法,状态维修策略 及决策支持系统
空间电场、磁场
先导温度场
当地气象数据 绕击概率分布 雷电屏蔽分形模型
落雷密度函数
L g(I, D)
绕击概率函数
S f (I , D)
线路屏蔽失效率
n Ii Dmax f (I , D)g(I , D) T LdIdD Imin Dmin
分层土壤地表下电场
线路、地形等参数
4项、二等奖7项,发明专利优秀奖1项
近五年主要专利、专著、论文
序号 1 2
3
类别
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和公开)
专著
主要论文总数
论文
SCI收录 EI收录
他引
数量 46项(授权27项)
2部 627篇 154篇 478篇 4539篇次
近五年主要专利、专著、论文
2002年来出版学术著作11部 近5年出版学术著作2部
2、研究方向与主要工作
(2) 研究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中的信号处理、分析与特征提取方法,解决强 电磁干扰下的设备故障信息提取与识别问题。
综合分层去噪方法
(a)原始故障信号;(b)分层去噪信号; (c)传统方法去噪信号
现场实测信号去噪结果
2、研究方向与主要工作
(3) 研究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状态评估、老化诊断与寿命预测、状态维修 决策的模型和方法,为电气设备智能化和全寿命周期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高海拔地区空气间隙湿度附加因子放电电压校正方法
U 50
A d n
Pd P0
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
293 273
t
w
湿度附加因子影响 物理模型
高海拔下污秽绝缘子放电电压校正方法
k 1 0.02 (t 20)
U 50
q
P P0
n
“电网过电压在线监测与事故预警分析系统及快速响应抑制方法”,重庆 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研究方向与主要工作
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1) 研究变电站、输电线路以及新能源发电系统中电力装备状态监测的传 感技术和监测方法,研究面向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的智能传感技术。
DGA监测复合传感器
超高频Hilbert分形天线
近五年主要专利、专著、论文
群体成员共负责或参与制订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等16部 近5年负责或参与制订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等12部
谢谢!
SDDc
(NSDD)b
k w
修订IEC推荐的g参数校正方法,使其适用范围由 海拔高度2000m以下、湿度小于15g/m3 推广至:海拔至5050m、湿度至22g/m3)
2、研究方向与主要工作
(3) 研究绝缘子覆冰增长预测模型、融冰和防冰方法,为输电线路覆冰防 护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系简介
1、师资与学生情况
教授13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工程师1人。 博士生68人,硕士生193人,本科生120人。
教师情况
3 6
13
教授 副教授 中级职称
1、师资与学生情况
973首席科学家
1人
杰青获得者(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
2人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3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3人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或提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
2+2人 1个
总共22人,其中教授13人,35-45岁7人,35岁以下 青年教师7人。
77%的团队成员有海外学习工作1年以上经历。
2、研究方向与主要工作
复杂大气环境电气外绝缘
蒋兴良教授、舒立春教授、张志劲教授 胡建林副教授、胡琴副教授、卢至工程师
近五年承担项目情况
项目类别
973首席科学家项目
973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项目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重点项目 面上项目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项目
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
省部级科学计划项目
国际合作项目
项目总计
课题数 1 9 1 3 23 3 2 6 20
5
71
获奖情况
2003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近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高稳定植物绝缘油制备方法及其介电性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聚乙烯中纳米蒙脱土定向分散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陡脉冲微创治疗肿瘤技术及临床试验研究”,重庆市重大科技专项 “植物绝缘油长间隙放电机理与特性研究”,重庆市金杰出青年基金 “ 10kV植物绝缘油变压器研制与应用”,国家电网公司重点项目 “特高压输电线路超疏水纳米防冰涂料研制”,国家电网公司重点项目
划重大项目课题
“800kV直流外绝缘技术(高海拔)及电晕特性研究”, “十一五”国 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
“高海拔对27.5KV和35KV系统空气绝缘间隙影响的试验研究”,铁道 部青藏铁路重大工程关键技术攻关项目
2、研究方向与主要工作
电力系统过电压防护与接地
(1) 研究雷电发展模型和基于多场耦合理论的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耐雷 性能评估方法。
危险阶段 设备使用寿命
2、研究方向与主要工作
承担的主要课题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变电设备智能监测与全寿命周期管理”,863计 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发(一期) 重大项目课题
“智能电网中大规模新能源电力安全高效利用基础研究-新能源电力设备 安全评估”,973计划项目课题
“变电设备内绝缘早期及突发性故障机理与智能预测研究”,973计划 项目课题
2、研究方向与主要工作
新型电工绝缘材料与高电压新技术
(1) 研究环保、可再生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研究新型电工绝缘材料的 击穿特性、放电机理及其工程应用。
植物绝缘油制备中试系统
10kV/250kVA植物绝缘油变压器安 装于河南信阳供电公司107#台区
2、研究方向与主要工作
(2) 研究液体和固体电介质的纳米改性方法及其理化与介电性能,研究 纳米电介质的击穿特性、机理和模型。
复杂大气环境电气外绝缘
(1) 研究高海拔、污秽条件下输电线路外绝缘放电机理以及沿面电弧、污 层电阻、空气电弧等综合作用下的放电数学物理模型。
剩余污层 沿面电弧 剩余污层 短接爬距 短接爬距 沿面电弧 剩余污层 短接爬距 短接爬距 沿面电弧
空气间隙电弧
空气间隙电弧
2、研究方向与主要工作
(2) 研究高海拔、污秽等条件下空气间隙、绝缘子放电电压校正方法,为 高海拔超特高压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其中 n —屏蔽失效率, I —雷电流幅值, D —侧面距离, T —预期时间 L —线路长度
通过反复性计算,可得出一定雷电流下 ,在不同侧面距离下的输电线路绕击概率, 该仿真模型反映了雷击过程中先导发展的随 机性和确定性,得到了雷击被击物的分散性 及统计分布规律。
2、研究方向与主要工作
(2) 研究电网暂态过电压和雷电流的接触式和非接触式的在线监测方法和 系统,研究电网实时过电压分析和雷击短路故障诊断方法。
纳米绝缘油及其微观表征
纳米蒙脱土聚乙烯微观表征
MMT对LDPE中电树的抑制
2、研究方向与主要工作
(3) 研究微秒/纳秒/皮秒脉冲电场的产生与测控技术,研究脉冲电场治疗 肿瘤的生物电效应与生物医学效应机理及其临床应用。
2、研究方向与主要工作
承担的主要课题
“交直流特高压线路的电晕放电机理及空间电场特性”,973计划课题 “陡电脉冲不可逆性电击穿治疗肿瘤的作用机理及关键技术”,国家自
电力系统过电压防护与接地
司马文霞教授、刘渝根副教授、杨庆副教授、袁涛讲师
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唐炬教授、陈伟根教授、杜林教授、王有元教授、 张晓星教授、周泉教授
新型电工绝缘材料与高电压新技术
廖瑞金教授、李剑教授、姚陈果教授、杨丽君副教授、 米彦副教授、李成祥讲师
2、研究方向与主要工作
“大型换流变压器故障智能化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863计划重点项 目课题
“自诊断型高压电气设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重庆科委重大科技专项 “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微观机理及寿命预测研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研究方向与主要工作
研究成果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份300多个变电站推广应用。
成果应用分布
成果应用及信息反馈
高精度传感器示意图
单次快速暂态过电压精确波形
2、研究方向与主要工作
(3) 研究大型发、变电站接地网接地体腐蚀诊断方法、地网腐蚀防护方法 、地网降阻方法与措施、地网接地电阻测量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