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压铸件项目年终总结报告一、铝合金压铸件宏观环境分析二、2018年度经营情况总结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四、2019主要经营目标五、重点工作安排六、总结及展望尊敬的xxx有限公司领导:近年来,公司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开放内涵式发展,加快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建设行业领先标杆。
初步统计,2018年xxx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78.83万元,同比增长9.23%。
其中,主营业业务铝合金压铸件生产及销售收入为6707.63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2.01%。
一、铝合金压铸件宏观环境分析(一)中国制造2025全省各级把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紧紧围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强化创新驱动和质量标准引领,全省工业转型升级呈现稳中有进、结构优化、创新趋强、质效提升、氛围浓厚、支撑有力的良好发展态势。
实体经济是发展经济的着力点。
我国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不能“脱实向虚”。
工业经济是高质量发展主战场。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
发展实体经济,重点在制造业,难点也在制造业。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深度调整期,重要发达国家重新聚焦实体经济,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集中发力高端制造领域;新兴经济体依靠低成本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步伐,打造新的“世界工厂”。
在这“双重挤压”下,必须把发展实体经济摆上战略位置,扭转资本“脱实向虚”的趋势。
着力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先进标准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产业优势互补、紧密协作、联动发展,培育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
(二)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力争到202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发展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体制与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
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废物最终处置量明显减少,建成大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典型企业。
推进绿色消费,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建设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工业(农业)园区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鼓励企业推行绿色设计,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实现产品对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
重点在建材、陶瓷、新材料、节能环保、轻工、纺织、食品等产业领域,选择量大面广、与消费者紧密相关、条件成熟的产品开展绿色设计产品创建工作。
应用产品轻量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等绿色设计共性技术,采用高性能、轻量化、绿色环保的新材料,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
共创绿色生活,实现良性循环,始于理念上的革命,但不能止步于理念。
在当前这个发展阶段,要维系全社会的绿色联盟,提高生态产品的经济效益,协调好彼此的利益关系,十分关键。
仍以外卖行业为例,其产业链横跨第一产业的农业、第二产业的食品加工业、第三产业的餐饮服务业,环保作业难度不小,成本也不低。
倘若加入绿色公约的商家不能在经济上尝到甜头,那么从食材选择、加工制作到配送过程、消费者反馈的质量控制链,恐怕也只能是形式大于内容。
(三)xxx十三五发展规划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认识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和要求,有助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经济处于“三期叠加”、原有增长动力减弱、增长步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创新驱动等重大发展战略,并相继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重大指导政策,为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撑,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新契机。
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
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就是要坚持稳中求进,在稳的前提下,有所进取、以进求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
(四)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在支撑增长、促进就业、扩大创新、增加税收,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完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但部分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和发展模式粗放,管理方式、管理理念落后,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先进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应用不够广泛,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缺乏,难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和新要求。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
今天,我们对民营经济的包容与支持始终如一,人们在市场经济中创造未来的激情也澎湃如昨。
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要求广泛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实施,中央财政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基础上整合设立了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资金。
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重点解决产业发展的基础、共性问题,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产业向纵深发展。
重点支持制造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加强产业链条关键环节支持力度,为各类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产业和技术支撑。
(五)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着眼大势认识当前经济形势,更要冷静看清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大变局之中,我们既要牢牢抓住没有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要紧紧盯住大变局中同生并存的危和机。
要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化危为机、转危为安,变压力为动力。
要坚持不懈地通过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牢牢抓住世界大变局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的重大机遇。
二、2018年度经营情况总结2018年xxx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78.83万元,同比增长9.23%(690.86万元)。
其中,主营业业务铝合金压铸件生产及销售收入为6707.63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2.01%。
2018年度主要经济指标根据初步统计测算,2018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882.19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88.56万元,增长率26.01%;实现净利润1411.64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02.54万元,增长率16.75%。
2018年度主要经济指标三、行业及市场分析目前,区域内拥有各类铝合金压铸件企业948家,规模以上企业29家,从业人员47400人。
截至2018年底,区域内铝合金压铸件产值134413.15万元,较2017年112132.44万元增长19.87%。
产值前十位企业合计收入55882.44万元,较去年49792.78万元同比增长12.23%。
2018年区域内铝合金压铸件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2640.72万元,同比2018年35935.21万元增长18.66%;行业净利润15772.62万元,同比2017年13397.28万元增长17.73%;行业纳税总额46349.27万元,同比2017年40532.81万元增长14.35%;铝合金压铸件行业完成投资29241.28万元,同比2017年26367.25万元增长10.90%。
区域内经济发展持续向好,预计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6000.01亿元,年均增长7.00%。
预计区域内铝合金压铸件行业市场需求规模将达到203295.74万元,利润总额58291.44万元,净利润27505.21万元,纳税16818.27万元,工业增加值78841.12万元,产业贡献率12.94%。
区域内铝合金压铸件行业市场预测(单位:万元)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新常态下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精心谋划好和利用好我国经济的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依靠促改革调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
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不断改善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和产业基础,努力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有针对性地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为改革持续推进创造更加稳定的发展环境。
(二)进一步促进节能清洁发展到2020年,在单位产品能耗水耗限额、产品能效水效、节能节水评价、再生资源利用、绿色制造等领域制修订300项重点标准,基本建立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监督,完善节能监察、对标达标、阶梯电价政策;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组织工业节能管理人员和节能监察人员贯标培训2000人次;培育一批节能与绿色标准化支撑机构和评价机构。
力争到202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发展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体制与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
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废物最终处置量明显减少,建成大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典型企业。
推进绿色消费,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建设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工业(农业)园区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鼓励企业推行绿色设计,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实现产品对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
重点在建材、陶瓷、新材料、节能环保、轻工、纺织、食品等产业领域,选择量大面广、与消费者紧密相关、条件成熟的产品开展绿色设计产品创建工作。
应用产品轻量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等绿色设计共性技术,采用高性能、轻量化、绿色环保的新材料,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
共创绿色生活,实现良性循环,始于理念上的革命,但不能止步于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