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方案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方案为加快推动农村老年人福利事业发展,逐步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按照自治区民政厅《关于拨付农村互助幸福院试点项目资金的通知》(新民计【2012】157号)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初步实施方案:一、建设原则坚持“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工作原则,采取“集体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的建院形式,充分发挥村委和村民自我管理、互助服务的作用,院内不设专业服务人员,村委会成立互助幸福院管理接待中心,由村委会主任负总责,具体负责受理入住申请、院民矛盾调处、安排院民入住、制定规章制度、院民安全管理及水、电、暖、有线电视费、电话费支出等事务。
二、建设标准(一)设立标识。
可可托海镇塔拉特村互助幸福院初步命名为“塔拉特村互助幸福院”,并按要求制作牌匾。
(二)建设类型1、基本型,即充分利用塔拉特村闲置校舍、和塔拉特新村相应的闲置房产资源,因地制宜地推动互助幸福院建设,具备满足入院老人住宿、就餐、娱乐等需求的功能和设施。
设有厨房、储藏室以及供暖设施,条件允许可配备健身器材。
制度健全,管理规范。
2、合作型。
即利用闲置民房,通过租借、志愿者支持等形式,因陋就简,为老人提供共同生活场所,具备满足入院老人基本生活条件需求的功能和设施。
可以为合居型居室,有厨房和取暖条件。
(三)所需物品和设备根据老人实际需要,宿舍应配设单人床、桌椅、衣柜、衣架、褥子、被子、床单、被罩、枕芯、枕套、枕巾、时钟、梳妆镜、洗脸盆、暖水瓶、废纸桶;互助幸福院内要设供集体就餐的餐厅,并配设餐桌、座椅、垃圾桶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幸福院要设立独立的伙房;设置灶台文体娱乐活动室应提供图书、报刊、棋牌等;条件允许可设一部老人使用的电话和一台电视机。
三、入住管理1、入住条件凡年满60周岁、无传染病、生活能够自理的本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和五保老人均可申请免费入住。
2、入住程序(1)申请:由入住老人本人、子女或其亲属自愿向本村村委会提出入院申请。
(2)体检:入住老人到县医院或所在乡镇卫生院进行体检,向村委会提交体检证明。
(3)签订协议:村委会审核同意后,入住老人须持有效证件(身份证、户口本及其复印件)以及近期一寸免冠照片2张,由本人或子女与村委会签订《入住协议书》。
(4)入住:通知入住老人带齐必备用品后可入住。
四、工作要求(一)提高认识,把握原则。
切实负起责任,完成各自承担的任务。
在互助幸福院建设中,坚持“因地制宜、因陋就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思路,不盲目求高、求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力争按目标要求,整体推进互助幸福院建设。
(二)明确任务,严格分工。
镇政府按照民政部门要求,完成互助幸福院的规划、文件制定、业务指导、物品发放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做好补助资金的发放工作;电力、水利、卫生、有线电视、电信等部门要做好幸福院通水、通电、老人体检、有线电视、电话安装等工作。
(三)落实责任,严格考核。
镇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协调联动,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镇政府定期向县民政局上报互助幸福院试点项目进展情况。
各办公室:根据《XX县2014年单位内部绩效奖励差异化分配方案(试行)的通知》(富绩办发2014]5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优化机关工作评价,切实提高残联机关工作效率,实施绩效工资分配政策,结合我县残联机关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和提高办事效率为中心内容,以建设高素质机关干部队伍,为残疾人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推动我县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考核对象XX县残联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下派干部参照组织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三、绩效考核的内容主要考核共性工作、业务工作、创新工作、加班四个方面,共计150分(其中,创新工作20分为加分部份)。
1、共性工作指标(50分)。
包括工作效能、遵规守纪、热情服务、廉洁从政。
2、业务工作指标(50分)。
包括本办公室应承担的主要业务工作目标和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阶段性重点工作。
3、创新工作指标(20分)。
包括个人业绩、宣传上稿、评先创优,主要指工作具有创新性,并取得较好成绩,得到上级肯定和表彰。
4、加班指标(30分)。
包括因临时性、突发性工作需要加班的以及因上级检查时间为休息日的。
考评主要要素:(一)共性工作指标(50分)1、政治素质和理论学习(2分)。
主动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本单位会议和学习的,一次扣0.1分。
扣分不设上限。
2、工作纪律(40分)。
单位建立考勤登记表,每天对所属人员上下班情况进行考勤登记。
需每天在规定时间到岗,迟到、早退、脱岗一次扣0.5分,旷工一天扣2分,请病事假一天扣0.5分。
扣分不设上限。
3、工作作风(1分)。
认真履行本职工作职责,文明办公,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服从组织分配,按照程序办事。
工作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发现一次扣0.1分,被县效能办告诫通报的扣1分;不落实首问负责制的,发现一次扣0.1分;故意刁难、态度蛮横的,发现一次扣0.1分。
扣分不设上限。
4、工作态度(1分)。
对上级部门交办的事项拖延不办、行政效率低下、互相推诿扯皮的,每次扣0.2分;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延误办事时限的,每次扣0.2分;对职责内发生突发事件不及时上报、不及时参与处置的,每次扣1分。
扣分不设上限。
5、中心工作(2分)。
不服从办公室工作安排,未配合办公室完成自身工作任务的每次扣1分;未完成上级和单位领导交办的重要工作任务的,每次扣1分。
扣分不设上限。
6、协作精神(2分)。
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积极参加机关工作,不服从组织分配的,发现一次扣1分;不积极参加机关工作的,每次扣1分。
扣分不设上限。
7、勤政廉政(2分)。
利用工作职权徇私舞弊、弄虚作假、办理违规事件的;利用管理和审批职权吃、拿、卡、要、报的;在各类经济实体兼职领取报酬的,一经发现全部扣分,定为不称职,同时根据情节轻重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扣分不设上限。
(二)岗位工作目标(50分)考核指标:根据各办公室工作人员岗位工作职责及目标,由办公室制定个人工作目标或应达到的标准、进度、要求进行考核。
工作量多所得分值高,工作量少所得分值则低。
完成质量高、成绩突出的得分则高,完成质量差或没有全部完成的得分则低。
(三)创新工作指标(20分)考核指标:开创工作新局面所取得的较好成绩,得到上级政府和部门的肯定与表彰。
最高加分20分。
1、所负责的工作在县、地区、自治区、全国获奖或推广的,分别给予加1分、5分、8分、10分。
所在办公室工作在县、地区、自治区、全国获奖或推广的,直接负责人分别给予加1分、5分、8分、10分。
2、个人工作业绩突出获县、地区、自治区、国家表彰的,分别给予加1分、2分、3分、5分。
3、宣传上稿。
工作被县、地区、自治区、国家(残联)报刊(网站)报道的,分别给予加1分、2分、3分、5分;残疾人工作信息发送在机关排列前三名的,分别给予加1分、1.5分、2分。
4、所在办公室工作在县、地区、自治区、全国获奖或推广的,分别给予加1分、5分、8分、10分。
(四)公休日加班(40分)1、公休日因临时性工作、突发工作需加班的,由办公室审核,分管领导审核。
公休日加班的可补休,在不影响办公室正常的工作的情况下,可申请补休。
申请补休后加班日期不在计算为加分项目。
没有申请补休的,可列为加班项目。
公休日每加班一天,加2分。
加分不设上限。
五、考核办法(一)考核按照月考核进行,当月考核在次月10日前结束并公示。
1、每月1-5日由办公室公布上月考勤,并计算出考勤分。
2、每月1-5日办公室负责人计算出办公室工作人员加班情况、补休情况,报办公室审核,办公室审核后上报各分管领导审核。
3、每月1-5日办公室负责人召集办公室人员,对照岗位目标责任进行月考核,上报分管领导审核。
4、每月6-10日办公室负责人负责将以上三项汇总并公示,若公示无异议,个人签字确认并存档。
五个工作日内若有不同意见,可以向单位绩效考核工作办公室申诉。
5、年底考核结果为月考核结果累加分数。
(二)各办公室工作人员每月未向办公室负责人上报本月工作小结及下月工作计划,不上报者酌情扣分。
年底总结时,需提交年底个人工作总结,必要时可根据考评小组要求辅以述职报告。
六、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与绩效工资分配1、机关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结果是工作人员工作评定的综合结果,是机关工作人员工作评定的基本依据,也是每个工作人员工资分配、岗位聘任、职务晋升、培养培训、表彰奖励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2、绩效考核分三个等级,即优秀、称职和不称职,考核结果先记为分数,按绩效考核得分从高到低确定,然后经综合以等级呈现。
3、绩效工资分配:按照现行财政预算管理体系,结合单位年终绩效考评定等结果以及干部职工绩效考评结果,实行绩效奖励差异化分配。
干部职工个人考评达到优秀级差,奖励7000元/人;达到良好级差,奖励5000元/人;达到合格级差,奖励3000元/人;绩效考评不合格,不兑现绩效奖励。
4、比例分配绩效考评优秀单位,各级差在干部职工总数中的比例上限为:优秀级差60%,良好级差40%,合格级差不设比例(合格级差从良好级差比例中递减);绩效考评良好单位,各级差在干部职工总数中的比例上限为:优秀级差30%,良好级差70%,合格级差不设比例(合格级差从良好级差比例中递减);绩效考评合格单位,各级差在干部职工总数中的比例上限为:优秀级差15%,良好级差30%,合格级差55%以上(不设上限比例,从良好级差比例中递减)。
七、考评定级(一)本年度具有下列情况之一,干部职工当年绩效奖励确定为合格级差:1、有旷工现象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2、病假累计超过3个月,累计超过30天或连续超过25天(因公负伤、法定节假日、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产假除外);3、在重点工作、专项检查、会风会纪等明察暗访中被地区、县委信息督查室、政府督查室、县绩效办等相关部门通报问责负有直接责任;4、被投诉举报查实,尚未构成违法而由单位内部通报、批评教育、诫勉谈话问责处理;5、被本县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部门诫勉谈话;6、县绩效考评领导小组或单位内部规章制度自行认定的其他情形。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干部职工绩效考评确定为不合格(与干部职工考核定等不直接对应):1、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被追究法律责任;2、因问责被现今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或调整工作岗位、降级、降职等处理;3、因工作不力造成一定影响,被地委、行署或上级部门通报批评负有直接责任;4、被自治区、地区绩效办明察暗访通报问责;5、因违反婚丧喜庆、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办公用房、会议活动等纪律作风规定,被本级或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实名通报;6、同一责任被地区、县委信息督查室、政府督查室、县绩效办等相关部门通报问责累计2次以上;7、地区绩效考评领导小组或县绩效考评领导小组自行认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