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地理试题命制的新变化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地理试题命制的新变化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地理试题命制的新变化初中毕业地理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客观、准确地检测学生是否达到了地理课程标准的目标。

与以前大纲版地理教材毕业考试命题相比,目前的学业考试命题继承了前者的一些优点,如重视考查学生对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突出主干知识;充分利用地图语言体现地理的区域性与综合性,考查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凸显地理学科的特点等等。

同时,地理学业考试命题顺应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变化一:试题更加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或生活体验,考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帮助学生感悟地理知识的价值和意义。

命题时高度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世界,从生活走向地理,从地理走向社会,真正体现地理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地理,学好地理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因此,设计试题时重视挖掘生活中的地理素材,多尝试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或对试题进行“生活化的包装”,给试题设计“生活化”的情境,使试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或体验有机融合。

此类“生活化”试题具有鲜明的特点:生活性---“问题”来源于生活,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体验性---能让每个学生获得探究地理问题的体验;实践性---强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趣味性---背景材料,问题情境生动有趣,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活化”试题具体命制时有以下一些形式:1 •感知现象,探究发现。

重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引导学生观察、感知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从中去发现简单的地理问题,以及运用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解释这些生活现象的地理原因。

【例1】家住娄底的小悦与纽约的姨妈互通电话:小悦:姨妈,晚上好!姨妈:小悦,早上好!小悦:姨妈,你那儿现在是什么时间?姨妈:嗯……4月30日晚上8点。

同一时刻,小悦和姨妈打电话互致问候,为什么会有问候语中的差异?(2006年娄底市20题)A .因地球自转产生B .两地气候不同C .因地球公转产生D .两地季节不同【例2】玲玲每天中午12 : 00下课,发现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有些奇怪,暑假前后最短,寒假前后最长。

请你帮玲玲找到合理的解释(2006年长沙市2题)A .玲玲的身高在变化B .玲玲观察的位置不同C.由于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位置不同,正午太阳高度在变化D .玲玲观察可能有误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是重点、难点内容。

试题设计巧妙,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去发现和探究这些地理问题,使深奥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有趣、浅显易懂。

对探究生活中的问题学生感兴趣,又可以依托生活经验对疑难问题进行“形象化”的思考,再灵活迁移运用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来理解,就容易得多。

2. 联系生活,探究应用。

试题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尝试迁移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强调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3】星期天,小雪的爸爸到学校来看他。

但小雪正在公园玩。

请你告诉小雪的爸爸公园在哪里(2006年娄底市11题)A •公园在学校的西北方B .公园在学校的东南方C.公园在学校的西方D .公园在学校的东方【例4】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小畅在图中甲地遇上了泥石流(图中虚线表示泥石流路线)他机智地逃离了危险,小畅选择的逃生路线最有可能是(2006年株洲市2题)A .①B.②C.③D.④地图上的方向、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是初中地理重要的基础知识,在生活中非常有用,同时又是难点内容。

所举题例的设计避免了让学生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就知识考查知识的弊端,巧妙地从生活的角度切入,使试题充满生活气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灵活迁移运用所学知识真正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地理知识非常有用。

3. 设置情境,探究开放。

根据考试内容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实例,设置富有生活气息的问题情境,并且问题是开放的,学生可充分展示各自的魅力。

【例5】学以致用---活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006年娄底市33题)(1)识别聚落:①聚落周围有农田、果树、池塘等,居民主要从事耕作。

该类聚落叫_____________ 。

(2)认识家乡的聚落:小雪说他的家乡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而发展成一个人口密集的聚落。

你知道自己家乡所在地的聚落(村庄、乡镇或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有利因素吗?(3)建设新聚落:小雪的家乡要安置三峡库区的一批移民,拟在如图所示地区修建一个新的居民点,有②、③、④三种选址方案……假如你是设计建造该居民点的工程专家,你会如何选址来修建这个居民点?请说出你的理由。

本题的设计非常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所提问题都是富有生活情趣的实际问题。

前面二个小题在题干上作了充分的提示,引导学生在理解聚落的概念、形成因素的基础上,根据生活体验正确答题,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地理知识。

后面一小题从生活中寻找命题素材,设置了具体的生活情境,可贵的是其答案是开放的,不论选择哪种方案,都有其作为阐述依据的地理知识,关键是看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

如:选择②地,这里河水更洁净,靠近山区,便于开发山区资源;选择③地,这里位于河流的交汇处,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对外联系也可能便利些;选择④地,这里水可能更清、山可能更绿,风景可能更美,又不侵占大量耕地……给学生思考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

变化二:试题更加贴近当地实际或社会实际,考学生身边的或经济发展中的地理,让学生感悟到地理知识的真实性。

其一,从家乡典型的自然地理特点、独特的风俗民情、秀美的山水、丰富的资源、著名本题立意是考查学生对“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办法”的理解和掌握,巧妙地以当 地的气候特点和水资源季节分配的具体情况为切入口。

学生不能靠死记硬背知识回答问题, 应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帮助感知, 在“形象化”思考的基础上灵活迁移和应用相关知识分析、综合、判断得到正确结论。

【例7】旅游天地(2006年娄底市28题)家住湘江河畔的亮亮, 暑假到北京参加中学生夏令营活动。

到达北京后,他和正在新疆 进行地质勘查的表哥通了电话, 表哥说他正在 天山南边的一个著名盆地勘测……告诉亮亮北 京有很多的名胜古迹,要好好看看!第二天晚上—亮亮又上网和在云南昆明读美术专业的表 姐聊天,表姐告诉他 昆明坐落在云贵高原上, 气候四季如春,希望他有时间到昆明去玩。

并 告诉亮亮下个学期她会去湘西北的 武陵源风景区写生。

亮亮迫不及待地告诉表姐,到时一定要到离他家不远的 “五岳名山”看一看……(1) 你知道亮亮的家乡在哪个省吗?离他家不远的“五岳名山”是指哪座山? (2) 你知道亮亮的表哥正在哪个盆地勘测吗? (3) 亮亮在北京最有可能会参观游览哪些风景名胜? (4)家住娄底的小悦想利用五一假期享受旅游的快乐、放飞心情……但他只有800元的花费。

根据他的实际情况, 请你在上文中加了下画线的风景名胜地中选择一地, 为小悦设计合理的旅游计划。

试题设置了有趣的生活情境,又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世界,学生备感亲切,产生浓厚的 兴趣。

“可能参观游览北京的哪些风景名胜“、 ”设计合理的旅游计划”等问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作答有多种选择的空间, 体现个性化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特别是有生活体验的学生回答这样的问题会感觉较容易。

其二,试题紧密联系经济建设的实际,体现从“生产到科学,从科学到实践”的理念,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领悟出所学知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

【例8】一个农业开发公司来湖南投资创业,以下四种投资方向,不合适的是( 2006年湘潭市25题)A .种植优质水稻B .发展特种水产C .饲养瘦肉型牲猪D •在丘陵山地栽培苹果树从开发农业资源、投资农业生产的角度提取命题素材,考查湖南省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的一些特点,富有新意。

既让学生体验学好地理知识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出谋划策的乐趣, 感悟地理在生产中的价值,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家乡,进行热爱家乡的情感熏陶。

【例9】娄底市有甲、乙、丙、丁四个厂家分别带上自己生产的产品到美国参加订货会。

请分析收到订单最少的厂家可能是(2005年娄底市16题)A .甲:其产品是服装B .乙:其产品是计算机C .丙:其产品是鞋帽D .丁:其产品是儿童玩具试题立意新颖独特, 别出心裁,引导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达到考查相关知识的目的。

要求学生迁移、运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的不同特点” 的知识,找到正确答案。

的物产、经济发展的特色等方面寻找命题素材, 和乡土气息,增强试题的区域适应性和亲和力。

【例6】我们的家乡娄底市水资源较丰富, 影响农业生产,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好办法是(A •大量开采地下水B .修建水库切入试题情境,使试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降水集中在春夏两季, 少雨季节易成旱灾,2006年娄底市3题)C .防治水污染D •从外地区调水变化三:试题更加注重对“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考查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多方法分析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新课程理念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针对这种全新的理念,各地的学业考试越来越多地命制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彰显自己的个性特色,发展创新能力。

开放性试题的设计往往与实际问题(如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实际等)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提出问题或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考有价值的地理。

答题时只要求学生能够有自己的观点、选择和设计,并有合理的阐述和解释就是正确的。

根据开放性试题的开放程度可以分成两大类:1 •限制性开放题。

对知识的考查多是单方向的开放,或是有较明显的选择倾向性。

表现为或条件开放或结论开放或过程开放或方法开放等。

【例10】材料:1991年5月,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每年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纪念日,为全国土地日。

历年全国土地日都有一个宣传主题,如2001年:规范用地,利国利民;2004年: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

2006年全国土地日即将来临,请你为今年的全国土地日拟一个宣传主题:________ 。

(2006年益阳市47题第3小题)本例为结论开放题,为“土地日”拟宣传主题,只要切合题意就是正确的,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思考和作答。

同时,本题也渗透了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

【例11】酸雨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现象,通常将PH值(衡量酸碱程度的化学指标,数值越小表示酸性越强)小于5.6的雨水或其他形式的降水(如雾、露、霜等)统称为酸雨。

酸雨可导致水体、土壤酸化,对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

湖南省所在的华中酸雨区是我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