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历史上册历史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历史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历史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50分)1.在福州一纪念馆的檐柱上,挂着一幅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

”楹联歌颂的是A.魏源B.林则徐C.左宗棠D.邓世昌2.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A.英国军队B.法国军队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3.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为划久安长治之策,纾朝廷西顾之忧,则设行省、改郡县,事有不容己者”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设立A.台湾省B.青海省C.甘肃省D.新疆省4.光绪皇帝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追悼在中日海战中壮烈殉国的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

“足壮海军威”的悲壮场景,从哪部影视剧中可以看到A.《鸦片战争》B.《虎门销烟》C.《末代皇帝》D.《甲午风云》5.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完成了他一生中签订的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两个月后,在北京病死。

这“最后一个”条约是指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二十一条”6.1872年,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赴美学习,为日后创造铁路建设的突出成就奠定了基础,詹天佑赴美留学,与哪一事件有关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7.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宣布A.设立京师大学堂B.教育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几个阶段C.废止科举考试D.创办商务印书馆8.“各国军队在北京城划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

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这个局面出现在A.1840年B.1860年C.1895年D.1900年9.1898年9月28日,“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

丢掉幻想后的爱国者发动了A.维新变法运动B.辛亥革命运动C.新文化运动D.洋务运动10.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还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一变革体现了A.中国开始与国际流行接轨B.显示中华民国与清政府的区别C.资产阶级平等的愿望D.对别人更加尊重11.某年北京的街道上,一群学生打着“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标语,高喊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游行、集会。

这是下列哪一事件中的场景A.公车上书B.五四运动C.九一八事变D.卢沟桥事变12.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何年何月在何地召开的A.1919年5月北京B.1921年7月上海C.1935年1月遵义D.1945年4月延安13.“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

”(胡锦涛)。

“这个伟大的事件”是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井冈山会师14.2006年10月,一学校要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图片展,搜集到了下面四幅图片,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①遵义会议会址②泸定铁索桥③红军过草地④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纪念碑,应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15.有一段发言是这样写的:“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

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

这段发言应放置在哪个纪念馆门前A.台儿庄战役纪念馆B.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D.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16.台儿庄大捷后,中国军队的司令官在台儿庄火车站站牌下留影,成为永恒纪念,载入史册。

此人应是A.朱德B.彭德怀C.蒋介石D.李宗仁17.被周恩来称为“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的著名歌曲是A.《义勇军进行曲》B.《黄河大合唱》C.《大刀进行曲》D.《愚公移山》18.按人民军队创立和发展过程排列以下各支军队的顺序:①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②工农革命军③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④华北解放军A.①③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②①③④19.在一幅军事地图前,一些解放军将领正在研究作战方案。

从图中可以看到徐州、碾庄、双堆集等地。

这预示着哪场战役即将开始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20.南京总统府蒋介石办公桌上的台历,定格在了“中华民国卅八年4月23日星期六农历己丑年三月”。

这与下列哪个事件有关A.国民党挑起全面内战B.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被粉碎C.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1. 在实践上,中国革命走上由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的关键性事件是:A.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22. 下列口号不能反映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是:A.“自强”、“求富”B.“扶清灭洋”C.“外争主权,内惩国贼”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23. 有的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持这一观点最根本的依据是:A. 刀矛弓箭抵挡不住坚船利炮的进攻B. 世界上人数最多的陆军敌不过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C. 贫穷的封建国家打不赢富有的资本主义国家D 腐朽糜烂的封建主义战胜不了蒸蒸日上的资本主义24. 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攻占北京的战争有: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中法战争④甲午中日战争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⑥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A ①③⑥B ②④⑥C ②⑤⑥D ①④⑤25. 李鸿章曾打算捐银参加强学会,被康有为拒绝。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李鸿章奉旨到广东挖了康有为、梁启超的祖坟。

这说明:A.李鸿章心胸狭窄,公报私仇B.李鸿章变法无门,便起歹心C.李鸿章从洋务派变成维新派,又从维新派变成顽固派D.李鸿章也想图变,但他毕竟还是清廷的奴才。

26.《马关条约》中,具有帝国主义时代特征的条款是()A、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俩C、增辟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27.下列各项能体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①封建统治危机四伏,阶级矛盾尖锐②国家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③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④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②③④28.某电视台欲拍摄历史剧《北洋水师》,编写剧本时应参阅下列哪些人物的传记A.孙中山、黄兴B.林则徐、魏源C.康有为、梁启超D.邓世昌、丁汝昌29.红军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主要是指:()A.国民党不再围剿红军B.保存了革命的基本力量C.国民党已无力围剿红军D.革命取得了成功30.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近代中国的缩影。

下列事件没有发生在该地的是A.中华民国成立B.同盟会的成立C.国民党政权垮台D.日本侵略者制造大屠杀惨案二、非选择题(共50分)27.从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起,至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多年间,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强迫中国签订过不平等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和主要危害。

(8分)(2)俄国通过《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先后割占中国东北地区10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请说出这两个条约从中国割占领土的范围。

(2分)(3)与《南京条约》的内容相比,《马关条约》中最新的一条规定是什么?从开放的通商口岸分析,在侵略程度上出现了怎样的新变化?(4分)(4)从明朝迁都北京以来,一直居住在东交民巷的朱进的曾祖父一家,在1902年不得不将家搬了出来,为什么?(2分)2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

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在到观念层面,中国人每向前迈一步,都异常艰辛,但确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回答:(1)文中所说的“自强”、“变法”、“革命”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举出这些事件力图达到的主要目标。

(9分)(2)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中,哪些人的思想认识分别达到了“器物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6分)(3)任选“自强”、“变法”、“革命”中的一个事件,分析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3分)29.根据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不同时期的相互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形成,两党合作以后,共同进行了那两项重大活动?(4分)(2)西安事变前,国共两党的关系如何?西安事变后,周恩来到西安谈判的目的是什么?此后两党的关系如何?取得了什么成果?(4分)公元2005年4月29日下午3时整,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微笑着伸出右手,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微笑着伸出右手,两只手伸过最近出距离135公里的台湾海峡。

伸过60年的历史风雨,紧紧地握在一起。

(3)60年前两党领导人的握手是在什么时间、地点?那次握手取得了什么成果?此后两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造成了什么样的局面?(5分)(4)面对今天的台海形势,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