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生物监测2014.10 ppt课件
生物监测2014.10 ppt课件
有些有害物质及代谢物在全血、血浆、血清和血细胞中 分布是不同的,因此,在采样时必须根据检测的需要, 采集不同的血液部分。
在进行金属分析时,必须考虑EDTA抗凝剂对金属离子 的络合作用,影响测定结果,最好采用肝素抗凝。
注意事项:
用注射器采静脉血时,在转移血液时应先把注射器针头 取下,再将血样慢慢注入容器内,可避免发生溶血。取 未梢血时,不得用力挤压采血部位,要尽量让其自然流 出,避免因渗出组织液使血液稀释,并弃去第一滴血。
cr ( g/L ) 式中:C - 校正后尿样中待测物的浓度,mg/g;
c - 校正前尿样中待测物的浓度,mg/L; cr - 尿样的肌酐浓度,g/L。
10/4/2019 15
尿样校正要求
采用尿比重校正法进行校正时,应在采样后未加防腐 剂或保护剂以前尽快测量尿比重。如果条件允许,应 在采集样品现场进行。
c - 校正前尿样中待测物的浓度,mg/L或g/L; D - 尿样的实测比重,g/ml。
10/4/2019 14
2.肌酐校正法
将尿样中的待测物浓度用尿中肌酐浓度进行校正的方法 。(机体每日肌酐的排泄量是比较稳定的,不受饮食、出 汗等因素影响) 校正公式:
c ( mg/L ) C = ――――――――
尿代谢产物
9
血液
各种有害物质进入人体,不论经过哪个途径进 入,都进入血液,再输送到机体的各部分,血液 中有害物质和其代谢物的浓度通常反映了接触的 水平。 优点:反映接触水平。 缺点:血液的采集会造成一些损伤。
10/4/2019 10
注意事项:
当取血量在0.5m1以上时,当收集样品的环境有外源性 化学物质存在增加了污染可能性时,以及测定血中易挥 发性的化学物质时,均不宜采集末稍血,应采集静脉血 。
10/4/2019 16
尿样的采集和保存
采样的时间很重要,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采样。 尿样的采集通常采集一次尿液,例如晨尿、班前尿、班
中尿或班后尿,每次采样最好收集全部尿液,尿量应在 50ml以上。 24小时尿样采集方法是在一个规定时间,先将尿液排空 弃掉,然后在24小时内,将所有的尿液收集到容器中, 直到开始规定的时间。
在测定金属化合物的尿样中加入酸,还起到保护金属 离子不被容器壁吸附的作用。通常100ml尿样加1ml 防腐剂,加后摇匀。
采集的尿样若不能及时测定,应放在冰箱中保存;需 要长期(5天以上)贮存的样品,最好保持在冰冻状态。
有的尿样如测定尿汞和挥发性有害物质的要尽快分析 ,否则因容器壁的吸附或挥发使测定结果偏低。
空气监测无伤害,一次空气监测可防止许多人的过量接 触。
空气监测的应用范围比生物监测广得多,对主要在接触 部位起作用(刺激、呼吸道致癌)的有害物质,和机体 吸收很少的有害物质来说,比生物监测要有用。
可区别职业和非职业接触。 但是,环境监测并不能准确地告诉我们机体实际接触的
情况。
10/4/2019 4
在运输过程中,血样应避免强烈振动和大的温度改变。 血液冷冻后会溶血,为了防止溶血,可以将血液的各部
分(血浆和血细胞)分别冷冻贮存。 如果血样临时存放过夜,可放在4℃保存,否则必须冷冻
保存。 用于测酶活性的血样,必须尽快分析,放置时间过长会
使酶活性降低。
尿液
许多有害物质及其代谢物通过尿液排泄,其浓 度与接触剂量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优点:采集简单方便
第三节 生物监测 (315)
10/4/2019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6版)
1
职业或环境卫生中监测的类型
预防措施
(a)
接触的生物监测
环境监测 外接触
(c)
(b)
健康监护
预防措施
生物接触限值
医疗保健措施
在职业卫生服务领域,我们主要从事的是生产环境 的环境监测和健康监护。
10/4/2019 2
一、生物监测的基本概念
呼吸道 皮肤 消化道
吸途径和不同来源总的接触量 和总负荷。
air monitoring 空气监测
exhaled air 呼出气
protein Adducts 蛋白加合物
blood
Metabolites
血代谢产物或 原型
urinary metabolites
10/4/2019
10/4/2019 17
注意事项:
采样时,采样对象应离开工作场所,更换工作服,洗 净手和脸,最好洗澡后,在清洁的环境下,将尿液收 集到清洁的容器内。
在采集班中尿或班后尿时,必须防止外来物的污染。
在收集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尿样被多次转移。为了 防止尿样变质,通常需要加入防腐剂。常用的防腐剂 是盐酸或硝酸、氯仿等。
没有伤害,容易接受。 缺点:受多种因素影响
必须进行校正
10/4/2019 13
1.校正的方法有尿比重法和肌酐法
将尿样中待测物浓度校正到标准比重的方法。(我国规 定标准比重为1.020g/ml) 校正公式:
1.020 – 1.000 C=c×
D – 1.000 式中:C - 校正后尿样中待测物的浓度,mg/L或g/L;
测量时,将收集的尿样移入25ml量筒中,放入尿比重 计,进行尿比重测定。对于比重低于1.010g/ml和大 于1.030g/ml的样品应当舍弃,应重新进行采样。
测量比重后的尿液,最好弃去不用。 采用肌酐校正法进行校正的尿样,需要返回实验室后
尽快进行肌酐检测,肌酐浓度大于3g/L和小于0.5g/L 的尿样应当舍弃。
环境监测指测定和评价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有毒有害因素,又 称为空气监测; 空气监测是评价接触的最常用方法,已有有害物质的监测 方法、接触效应及接触—效应关系和接触限值。 空气监测在监测急性接触危险物、确定发射源、评价工程 控制方法的效果和评价职业卫生状况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10/4/2019 3
一、生物监测的基本概念
一、生物监测的基本概念
生物监测是指定期(有计划)地、系统地监测人体 生物材料(血、尿和呼出气等)中化学物及其代谢 物的含量或由他们所致的生物效应水平,将测得值 与参考值相比较,以评价人体接触化学物质的程度 及其对健康产生的潜在影响。
10/4/2019 5
职业性 有害因素
非职业性 有害因素
生物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