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城市形象标志设计的思考
[摘要] 良好的城市形象能提升城市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竞争力,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必须研究的课题。
本文主要从赣州城市旅游产业资源与打造良好城市形象的关系进行思考,提出了以赣州旅游资源为基础打造“中国绿色旅游城”的城市形象以及赣州城市形象标志设计方案。
城市形象标志设计对于提升城市品牌竞争力,振兴区域经济发展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赣州城市形象标志设计
近年来在国家的一些经济政策的条件下,结合赣州城市的实际情况,旅游资源富饶,为促进赣州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我们应首先塑造赣州城市形象,推广城市标志设计,大力宣传赣州的旅游文化形象。
城市形象的建设和旅游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成为当今赣州城市发展的一个机遇,为此我们将以当前形势为契机,对赣州的旅游资源文化进行整合分析,寻求适合赣州文化发展的城市形象设计。
1、赣州城市形象标志设计的意义
(1)城市形象是城市整体化的精神与风貌,是城市全方位、全局性的形象,包括城市的整体风格与面貌,城市居民的整体价值观、精神面貌、文化水平等。
进行城市形象设计,可以将城市整体的精神与风貌等特质予以提炼、升华,塑造独特的城市文化形象,充分发挥城市功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城市建设雷同化、一般化的倾向,推动城市全面发展,创建名牌城市。
且城市形象设计有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将起到重要作用。
(2)目前我国已有很多城市成功设计了城市形象的标志,如香港、大连、青岛等城市都导入了城市形象标志,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以香港为例:1997年,香港遭受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经济活力大受影响,社会存在比较严重的危机和悲观意识,迫切需要重新拾回信心,向全球展现积极进取的形象。
从2000年起,香港政府新闻处就开始负责统筹策划香港的新品牌形象,组建了一支跨国顶尖的专业品牌顾问团。
该顾问团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广泛性的专业调查和研究,为香港城市品牌的定位和视觉形象的表现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和富有创意的设计。
2001年5月10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隆重向大众推出了“香港品牌—飞龙标志”,一个百年城市新品牌形象从此诞生,新标志显示了香港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创新思维。
香港城市的形象定位不仅反映了城市的核心精神,也增强了市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香港的城市形象得到有利的提升,促进了香港的经济增长。
可见香港充分发挥了城市形象标志设计的功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城市建设上的一些问题,推动了城市全面发展,创建了名牌城市。
(3)从我们城市赣州的现状来看,赣州是个中等城市,为了促进城市的经济的发展、增强居民自豪感,应大力推广城市形象,及时进行赣州的城市形象标志设计。
我们只有塑造出独特的、民族的、个性化的城市形象,形成整体的城市形象,才能产生巨大的城市凝聚力,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合理流动,增强城市的交流性、
世界性、竞争性,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赣州城市简介
赣州是文物古迹型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古遗址、古建筑、古代工程建筑、文物、文化艺术、名人故居、民族风情等。
其地域文化旅游资源主要体现在四大特色旅游资源,即宋城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
2.1宋城文化
赣州城位于江西南部,赣江上游,章、贡两江在城下汇合成赣江,是赣江源头第一城。
因为这里保留有众多的宋代文物古迹,所以有“宋代历史博物馆”之誉,因此又称为宋城赣州。
1993年11月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赣州历史悠久,先秦时期为越民族。
秦始皇为南定百越,开辟了一条从长江——鄱阳湖——赣江——章江——浈江——北江——
珠江的通道,从秦到唐的1000多年,这条通道在军事上直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汉高祖六年(公无前201年),派大将灌婴平定赣南,在赣江上游设立赣县(又名赣州,在今蟠龙镇一带),属九江郡,在章、贡两江间修筑了赣州郡城。
从此赣州城为赣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隋开皇九年(1589年)改为虔州。
南宋绍兴23年(1153年),朝廷认为虔州农民起义不断,是因为虔州的“虔”字带“虎”字头,有虔杀之义,所以取章贡合流之义改名赣州。
明清时期,赣州为府治,民国废州府,赣州属江西省,为民国江西第四行政区专员公署驻地。
解放后设赣州市,1999年7月1日随撤地设
市改为章贡区。
宋代赣州,是古代赣州最繁荣时期。
由于西域丝绸之路受阻,中国对外贸易的通商渠道改走水上丝绸之路,即经赣州——大余越梅关古驿道过广东南海。
这时,赣州城就为长江、珠江、闽江三大流域的交通枢纽,是全国兴盛繁荣的三十名城之一,赣州城规模和格局,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基本形成,城市功能也基本完善。
有闻名遐迩的八境台、郁孤台;还有独具特色的宋代四古(古城墙、[通天岩]古石窟、古浮桥、[七里镇]古瓷窑);有蒋经国先生任赣南督察专员时的旧居;还有辛弃疾、文天祥、苏东坡等历代名人留下的墨迹。
2.2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合了畲、瑶等土著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她具有质朴无华的风格,务实避虚的精神。
与闽西、粤东相比,赣南客家文化以其历史悠久和内容丰厚而为世人所瞩目;赣州有着约占江西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的沃土蕴藏着丰富的客家文化,它包括历史文化遗迹、姓氏宗族文化、方言文化、民居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艺等方面。
2.3红色文化
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从井冈山来到赣南,开辟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不仅
版图最大,人口最多,而且是中央党、政、军、群首脑机关所在地,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领导指挥中枢,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大本营和中心区域。
1931年11月,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红色共和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她是新中国的雏形和基石,这片红土地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祥地。
2.4山水文化
赣州有着丰富的山水旅游胜地:①小武当山矗立在江西最南端赣州市的龙南县武当镇境内,赣粤两省的交界处;一望无际的石峰形成于古生代,大约在二亿年前地壳频繁运动,该处上各为砾岩群峰,为典型的丹霞地貌,沉积岩形如人工用水泥浇筑而成;数十座奇峰平地突兀而起,绵十数公里,犹如一幅美妙的图画;②安远三百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由300多座山峰组成,总面积333平方千米,是香港同胞饮用水——东江水的源头,主要景点有东江第一瀑、九曲十八滩、三叠瑶池、知音泉、天印奇松、福鳌塘、高峡飞虹、将军椅、双乳峰等;③龙南县九连山,以其美轮美奂的自然风光造就了一个独特的“森林氧吧”、“天然温室”,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1981年龙南县九连山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5年纳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03年6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
近年来,龙南县通过完善交通和基础设施,开辟旅游项目和活动,使九连山这个“绿色旅游”品牌迅速唱响,景区初步形成生态教育、生态农业、保健休闲度假、
探险活动四大景区。
景区的景点主要有客家古村、有机农业观光园、虾公塘原始森林度假村、红豆杉村、大丘田度假山庄等。
3、结合赣州文化提出城市形象设计的思考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赣州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中国旅游产业的投资与发展的经济政策的条件下,我们应抓信机遇,结合赣州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宏扬赣州的旅游文化,塑造赣州旅游新形象。
3.1城市形象定位。
对于城市形象的设计应对城市进行定位,如维也纳:音乐之都;威尼斯:水上之城;香港:亚洲国际都会;广州:南国花城,激情商都;珠海:浪漫之城;成都:休闲之都;巴黎:时尚之都等。
所以塑造赣州城市形象应提出一个对城市的定位:综合赣州的城市环境,赣州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还享有卫生城市的美誉,所以我们提出对赣州城市的定位是“中国绿色旅游城”。
定位之后政府应加大力度宣传,全力打造出以旅游文化而闻名的赣州,使得更多的人来了解赣州的文化,纷纷慕名而来,推动赣州文化旅游的发展。
3.2赣州城市形象标志设计方案。
如下图:
3.3赣州城市标志设计方案释义。
①本方案以树叶形状为基本设计元素,由“赣”字开头字母“g”和“州”字开头字母“z”组成一片树叶的形状,寓义赣州绿色城市特征。
②绿色的字母“g”字,且又是树叶形状,寓义赣州绿色
的旅游形象,通过旅游使来访者了解赣州,进而推广赣州丰富的各种文化的内涵。
③红色的字母“z”寓义赣州的红色文化。
④城市标准字体中结合了标志里的某些元素,标志和字体紧密联系在一起,字体“赣”字里既是赣州的“赣”字,又包含了“州”字的第一个英文字母“z”,增强了统一的整体效果;字体稳重,显得庄重,城市稳步发展;字体颜色采用绿色,传达出绿色之城的形象。
4、结论
良好的城市形象的标志设计与形象推广能提升城市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竞争力,目前城市旅游已成为当前城市形象的主要竞争力之一,城市形象标志设计与旅游业发展存在着相辅相成关系,由此联系到我们城市赣州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我们城市的发展可加大旅游产业的开发,并对赣州城市形象进行定位和城市形象标志的设计,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形成统一识别,以旅游文化产业带动经济的增长,提高赣州城市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联盟资讯中心,旅游资源大全
[2]江西赣州旅游信息
[3]江西旅游资讯
[4]《宋城赣州文化》
[5]《江西赣州客家文化底蕴》,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