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

判断题(1ˊ×10)1.小学班级是班队合一的组织,有着共同的教育性目标。

(√)2.班主任的职责就是育人。

(×) (×)3.成功的教育应是家校合作。

(√)4.学校与社区合作就是利用社区力量来为班级管理服务。

(×) 简析(6ˊ×2)1. 小学班级中的非正式组织: (1) 非正式群体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它的存在是自然、客观的现象。

(2) 它是以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为根本,家庭亲缘、邻里亲属为基础,师生褒贬、学校评价为动力综合形成的。

(3) 当她们的目标与班级的目标、愿望一致时,她们与班级的关系是密切的;当他们的关系与班级的目标、愿望不一致时,她们与班级的关系是疏离的。

2. 为什么小学班级管理更依赖班主任与相关老师(1) 主观上,更容易服从管理。

小学生具有明显的向师性,对班主任与相关老师有着天然的崇敬之情。

(2) 客观上,小学生更需要管理。

校园生活比家庭生活规矩多;学习活动代替游戏活动,学习不仅是小学生的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人际关系更复杂,角色更多样化。

3. 了解班级学生的策略 (1) 常规策略① 观察:观察是直接了解学生的一种便捷方法。

② 访谈:班主任可以直接与学生个体进行谈话,组织班级体讨论来了解情况,还可以通过访谈现在或先前的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前任班主任、学生同伴等间接地获得信息。

③ 资料分析法:班主任可以对各种反映学生情况的书面材料进行分析,如学生档案、学生的作文和其他作业、学生个体和班级的日志或周记等。

(2) 新型策略A.“破冰”游戏:游戏活动可以根据班额和游戏内容,选择集体进行或分组进行。

班主任应平等地参与其中,在轻松有趣的活动中去了解学生。

①名字接龙②找朋友③姓名内涵④点点心声 ⑤小记者 B.测量法①人际关系测量法:有助于继任班主任迅速而深入地了解学生个体的人际关系情况和班级发展状况。

②智能与学习风格测量法:智力测验、多元智能评估、学习风格测量表4. 班规的特征: (1) 班规条款的数目: ①班规可分为核心规则(一般3—5条比较适宜)和常规规则 ②班规一般包括规范性条款和奖惩性条款 ③班规可以逐步完善 (2) 班规的内容及其表述①班规应该是全面的②班规应该是具体明确、容易记忆和理解的 ③班规应该是合理合法的 ④班规应该是正面表述的 (3) 班规的制定者和约束对象①班规的出台应是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商讨的结果,它的约束对象应是班级所有成员(包括班主任与每一位学生)的行为。

5. 怎样让制定班规的过程变为一个教育过程?(1) 班规制定的制定过程也是班主任的一个自我教育过程。

(2) 班规制定过程可以让班干部和班级其他成员了解班级特点。

(3) 班规对学生、班级管理是外在约束,我们要使学生向自律转变。

6. 小学班主任应营造出什么样的班级文化?如何营造?(1) ①根据学生的特点营造相应的文化②班级文化应是班级学生内在的需要。

(2) ①目标和谐 ②内容丰富 ③途径多样 7. 如何理解每个班级都会形成自己的文化个性 (1) 成员不一样 (2) 班主任不一样(3) 班级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不一样选择(1ˊ×10)1. 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

2. 小学生更容易服从管理是由于小学生具有明显的(向师性)。

3. 班主任的职责:(育人为核心<育人为本>)、(全面负责)、(有限责任)。

4.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领导者)。

5. 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这句话说明班主任扮演的角色是(管理与示范者)。

6. (了解学生)既是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之一。

7. 班主任要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就必须全面的了解(班级学生)。

8. 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运用的是(首因效应)。

9. 班级学生发展的影响因素有(校内教育力量)、(班主任与家长)、(社区力量)、(偶像力量)。

10. 小学各年段管理:低年级(入学适应<常规教育>)、中年级(自我管理)、高年级(青春期前期教育)。

11. 特殊需要学生产生的原因(遗传、环境、教育、经济、体验、实践)。

12. 儿童发展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生理差异)、(心理差异)。

13. (鲜明的政治性)是中国少年先锋队与其他组织最根本区别,或者说是他的最突出特征。

(203页)名解(5ˊ×4)1.班规:班规是班级成员共同承诺遵守的行为规范及其评价规定,也有人称之为班级公约、班级权利或班级守则等。

2.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处理外部适应和内部融合过程中形成的、班级成员共有的价值和信念体系。

3.家校共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为目的,家庭和学校共同配合、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形成的一种教育合力。

4.重要他人: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的概念,专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5.特殊需要学生:特殊需要学生是指在学校中需要特殊教育帮助的学生,即学校中的特殊需要儿童。

6.学生成长档案袋:通常简称档案袋,是保存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展示学生的成长足迹,为班主任评价学生提供丰富证据的一种重要形式。

7.班主任的专业发展: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是指班主任为适应当前工作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教育理念,完善自身专业道德,拓展自身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过程。

材料(14ˊ×2)1.培养班干部就是培养汉奸;班干部很神气,指挥别人,不用干事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作为班主任如何培养班干部?(1)班主任自己首先要树立平等的师生观和长远的教育观,正确理解自己与学生核心团队领袖、学生领袖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关系。

(2)还应使学生核心团队领袖树立起正确观念,并提高工作能力意识的培养①平等与服务意识②团队与领导意识③自省与自律意识能力的培养①语言表达能力②沟通与交往能力③评价与激励能力2.退缩学生(1)界定:退缩行为往往表现为逃避、依赖、好哭、不爱社交、自暴自弃等。

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生对与人交往根本就不感兴趣或因为焦虑、担忧等原因而不能与人交朋友,称为交往退缩,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交往心理障碍。

另一种是学生不被同伴所喜爱,与他人交往时遭到了拒绝。

小学生的退缩行为常以消极、顺从的形式表现相出来,对集体或他人没有明显的危害,一般不易引起班主任的注意。

但这类问题行为实际上对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潜在和深刻的不良影响,不可小视。

(2)引导①查找原因,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定不同的引导方法。

对于退缩行为比较严重的学生应建议寻找专家帮助。

②引导退缩学生进行自我肯定训练,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个人愿望并强化主动行为,这种方法对于学生的退缩行为比较有效。

具体步骤如下:其一,鼓励学生发现和表达内心的愿望。

班主任应善于激发退缩学生表达的愿望,善于倾听其心声,并帮助她们提高对自己内心的了解和自我表达能力。

其二,给学生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在学校中对同伴、在家中向父母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并且与家长相互配合。

对孩子“作业”做的不恰当的地方给予指导和纠正,对做得好的取得的进步及时表扬,帮助其建立和增强自信心。

其三,帮助学生扩展自己的进步。

当学生在自我肯定的某个“作业”中有进步之后,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将这种行为逐渐扩展到与别人相处的其他方面,从而使其能够真正形成自信的交往方式。

这样既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又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

(3)帮助退缩学生通过认知重建,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

儿童的退缩行为常常源于不正确的自我评价,班主任要帮助学生挖掘内心深处的这类想法,分析其不合理的地方,从道理和事实多方面帮助其重新认识自我,树立信心,有正确的自我评价,从而消除心理上的包袱,轻松地与同伴交往。

(4)在集体活动中给退缩学生创造交往的机会。

班主任应该寻找退缩学生的兴趣和优势,有意地给他创造表达和表现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成功和感受到表扬的积极感受,从而树立自信心,从退缩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中走出来,增进与同学同伴之间的感情。

论述(20ˊ×1)1.怎样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1)学生:第三章(2)制度:第四章他律(3)活动:第六章(4)文化:第五章自律2.以学生为对象做一个班级活动方案3.对整本书进行一个概述或者叙述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或者对某一案例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