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对于旅游产品文化传递的作用和影响调查问卷分析为分析上海博物馆对于旅游产品文化传递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了解上海博物馆能否将旅游产品文化传递给旅游者及其传递方式,以获取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产业文化层次提升的借鉴意义,从而使旅游者在博物馆中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务质量和文化熏陶,我们小组于2009年5月18日拟定了共计23项调查事项的“上海博物馆对于旅游产品文化传递的作用和影响调查问卷”,并于2009年5月22起,向上海博物馆参观者发放问卷共计385份。
截止5月24日,收回有效问卷309份,回收率为80.3%。
我们对其进行了数据统计,汇总分析。
此次问卷调查通过对上海博物馆实地所服务的对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真实性。
现将分析情况和思路报告如下:一、上海博物馆的市场分析1、我们将性别和将上海博物馆作为旅游地推荐给他人的可能性做了相对风险分析。
通过定性相对风险分析,考察了不同性别推荐博物馆可能性的差异程度。
RR(女)=1.2073RR=RR(男)/RR(女)=0.6909RR值说明男性将上海博物馆作为旅游地推荐给他人的可能性为女性的0.7倍。
女性显然更容易将上海博物馆作为旅游地推荐给其他人。
所以在文化旅游的宣传上,尤其是博物馆这类亟待深度开发的旅游资源的开发推广上,如何抓住女性游客的心,使其成为潜在的免费广告宣传者是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
比如旅游产品的个中细节如何与女性消费者产生共鸣等等。
2、我们将受教育程度与参观博物馆的目的进行了分析,以期望得出不同教育背景人群对博物馆的心理诉求,并对旅游产品的市场开发进行定位。
兴趣学习研究旅游教育孩子特别展览小学以下 3 0 0 0 0初中 3 1 0 1 1高中及中专17 15 6 12 11本科及大专61 55 36 20 3911 2 1 14 4研究生(含)以上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参观上海博物馆人群中学历为本科及大专的占了很大比重。
由于学历为初中、小学以下及研究生(含)以上的样本过少,这里不作研究。
高中及中专学历中,选择“兴趣”的占28%,选择“学习研究”的占24%,选择“旅游”的占10%,选择“教育孩子”的占20%,选择“特别展览”的占18%。
本科及大专学历中,选择“兴趣”的占29%,选择“学习研究”的占26%,选择“旅游”的占17%,选择“教育孩子”和“特别展览”的分别占9.5%和18.5%。
有趣的是,在兴趣、学习研究和特别展览着三项的选择上,这两大人群的选择比重几乎相等。
而高中及中专学历选择“旅游”的比例要低于本科及大专学历7个百分点。
而在“教育孩子”上的比例却要高出本科及大专学历10个百分点。
博物馆作为旅游目的地似乎更受较高学历者的青睐。
而较低学历者似乎更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培养。
3、不同职业参观博物馆的人数比例行政机关科教文卫事业单位企业自由职业者农业生产学生离退休其他人数/比例12 24 66 70 20 1 95 11 10在此次的上海博物馆实地调查中,有31%的受调查者为学生,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分别占到23%和21%。
由于调查的随机性,使得此图并不能精确地说明上海博物馆受众群体的百分比分布。
但是,我们可以从此图中初步得出结论:学生和企事业单位的占了比较大的比重,他们是上海博物馆的主要参观群体。
针对学生群体,上海博物馆主要以社会教育为主,旅游产品的开发上不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是应该主动承担起社会教育的责任。
针对企事业单位的员工,上海博物馆可以和旅游企业共同合作,开发出适合此类人群的产品,努力开拓好这块市场。
4、收入和是否参加过带有博物馆参观的旅游1500以下1500—3000 3000—5000 5000—10000 10000以上是16 21 29 23 1否66 61 66 23 3收入越高,参加过带有博物馆参观项目的旅游的人数比例就越大。
这一方面是因为低收入无法支付较高的旅游费用而无法出行,就更不用说参观旅游行程中的博物馆了。
另一方面是一般收入较高者文化层次和品味也较低收入者高,对博物馆所传递的文化能较好认同和接受。
同时,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中,针对一般收入者要加大宣传力度和增加博物馆参观的旅游项目。
5、我们将年龄和一年内参观博物馆的次数及感兴趣的展览内容进行分析,以获取不同年龄50100150历史艺术科技自然纪念馆没有特别倾向对“历史”这一展览内容感兴趣的选择次数最多,各个年龄在此项的分布较为均匀。
选择“艺术”,21-40年龄阶段的人选择次数占此项总共选择次数的67%,可见对艺术展品感兴趣的还是以青年与中年为主。
选择“科技自然”的,30岁以下的占64%,这符合其年龄特点,热爱科技自然,追求新事物,求知欲强,好奇等等。
“纪念馆”这项,40岁以上占39%,因为受调查者中中老年的样本数量较少,若采集的年龄分布更均衡,我们预测选择此项的中老年比例会更多。
选择“没有特别倾向”的,20岁以下占24.5%,21-30岁占41.5%,31-40岁占到23.5%。
“没有特别倾向”可能意味着什么展览都有兴趣,也可能表示无所谓什么展览都没兴趣。
选择此项,表明此类人群尚未形成自己的独特爱好及兴趣或者兴趣广泛,什么都有兴趣去参观了解。
79%的人选择了“1-3次”18%的人选择了“4-7次”3%的人选择了“很多次,记不清了”这里针对研究选择1-3次的人群。
20岁选择1-3次占同龄人群总数81% 21-30岁选择1-3次占同龄人群总数79% 31-40岁选择1-3次占同龄人群总数75% 41-50岁选择1-3次占同龄人群总数81% 可见人们每年参观博物馆的次数不多。
6、对于表示下次还会来上海博物馆参观的人会带谁一起来我们进行了研究。
这对于旅游产品的开发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旅游产品可以根据其人群进行细分,推出符合其身份和年龄特点的旅游项目,如果做的好,其经济附加值是相当高的。
一个人朋友同学同事家人亲戚旅行团公司机关或学校的团体活动其它人数/比例36 134 120 14 25 2大多数人表示愿意带朋友同学同事或者家人亲戚一起来博物馆参观。
也就是说人们普遍希望在一种轻松的,自由度较大的环境氛围中参观欣赏。
只有4.53%的人表示希望通过旅行团参观博物馆,这说明人们普遍对随团参观的好感度不佳,或者说是随团参观博物馆的感觉不好。
跟团自由度受限,时间受限,不能很好的欣赏自己感兴趣的展品或许是人们不愿意选择跟团的主要因素。
旅游企业所要做的就是如何打消人们的顾虑,开发出自己的品牌文化旅游,在时间和自由上面给足旅游者,在讲解方面做好,赢得游客的好评和口碑才是最重要的。
二、上海博物馆服务质量分析1、对上海博物馆配套服务的综合评价满意一般不好没接受到这样的服务次数/比例117 131 17 44上海博物馆提供的服务:陈列与展览的定时导览,讲座,文化活动。
38%的受访者对上海博物馆的配套服务表示满意,42%的受访者认为一般,觉得配套服务不好和表示未接受到这样服务的分别为6%和14%。
数据表明上海博物馆的配套服务做的尚可,但仍有不足。
其中20%的人表示不好或认为没有接受到讲解服务、人员服务等相关配套服务,这就需要博物馆及时发现问题并完善其配套服务。
2、什么方式帮助您更好的加深对展览的了解次数/比例提供系列讲座5370提供更多普及性的关于展览或建筑的书籍或读物相关互动活动67多媒体影片88语音导览或讲解122提供系列讲座获得53次选择,占17%。
提供更多普及性的关于展览或建筑的书籍或读物获得70次选择,占23%。
相关互动活动获得67次选择,占22%。
多媒体影片获得88次选择,占28%。
语音导览或讲解获得122次选择,占39%系列讲座的被选择次数比例最低,为17%,表示人们对传统的讲座模式兴趣度较低,认为呆板的讲座不能够帮助参观者更好的加深对展览的了解。
提供更多普及性的关于展览或建筑的书籍或读物、相关互动活动和多媒体影片三者的得票数较为接近,表明人们对博物馆的配套服务及设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兼顾了对软件和硬件的要求。
选择语音导览或讲解的占39%,这表示人们更希望有自由的参观方式,在技术设备的支持下进行参观。
3、上海博物馆最需要改进的方面服务水平和态度硬件设施门票发放等管理政策展览方式展品其它次数/比例43 42 61 90 97 10通过此项数据,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人们更希望改进上海博物馆的展览方式和展品。
不少受调查者表示现有展品过少,展览方式单调。
其中有一份问卷中写到:“把展品做成一些物美价廉的卡片,通过扑克,一套书签的形式出售,现有品种太少。
”大致意思就是说纪念品开发不足,需要加强开发。
增加新的品种,满足不同人士的需求。
4、受教育程度和认为博物馆工作人员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大专以上学历,能熟练掌握业务知识本科以上学历,有丰富的知识面能和旅游者进行互动,有较强表现力小学以下 1 1 1初中0 1 5高中及中专19 18 33本科及大专60 71 104研究生(含)以上 4 16 13高中及中专学历大专以上学历,能熟练掌握业务知识19本科以上学历,有丰富的知识面18能和旅游者进行互动,有较强表现力33表明对其对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学历要求的关注的同时更期望工作人员能很好的和参观者进行互动。
本科及大专学历中大专以上学历,能熟练掌握业务知识60本科以上学历,有丰富的知识面71能和旅游者进行互动,有较强表现力104和高中及中专学历类似,对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学历要求的关注的同时更期望工作人员能很好的和参观者进行互动。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大专以上学历,能熟练掌握业务知识4本科以上学历,有丰富的知识面16能和旅游者进行互动,有较强表现力13表明他们对博物馆工作人员有更高的学历要求。
三、上海博物馆对旅游产品文化的传递性分析1、上海博物馆形象的包装和推广体验经济时代,衡量博物馆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就是它能否为旅游者提供一种让他们在其中难以忘怀的体验。
包装是博物馆对人们的第一印象非常好较好一般不太好很不好不了解47 121 90 33 6 1215%的人认为上海博物馆形象的包装和推广做得非常好。
39%的人认为上海博物馆形象的包装和推广做得较好。
29%的人认为上海博物馆形象的包装和推广做得一般。
11%的人认为上海博物馆形象的包装和推广做得不太好。
2%的人认为上海博物馆形象的包装和推广做得很不好。
4%的人不了解上海博物馆形象的包装和推广。
由于对社会上对博物馆存在偏见的人认为博物馆是存放古董的场所,所以上海博物馆在包装和推广上要改变这部分人的看法,改变他们对博物馆的印象。
2、是否参加过带有博物馆参观的旅游项目(一)有对旅游行程中的博物馆参观有何看法多余,浪费时间很好,愿意参观无所谓人数/比例22 29 39(二)没有是否希望增加很希望不必了无所谓人数/比例73 62 8490人有参加过带有博物馆参观项目的旅游,219人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