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班主任主要工作业绩

小学班主任主要工作业绩

小学班主任主要工作业绩小学班主任主要工作业绩为了更好地发挥班主任在学生思想教育及日常管理中的作用,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比较系统客观地评价班主任工作,根据班主任工作职责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管理,为教职工职称的评聘、年度考核等提供依据,制定我校《班主任工作业绩量化考核评估细则》。

此评估细则作为班主任评先、晋级、评职称等的重要依据,评比结果每学期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并记入个人业务档案。

对其中工作突出的班主任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作为学年优秀班主任评比的重要依据。

一、量化办法1、建立由校长室、政教处、总务处等多人组成的考核评估小组,负责考核评估。

2、学校制定班主任工作业绩考核细则。

3、班主任考试每学期一次,由考核小组初步评定,报校长室审批、核实。

二、考核内容1、按时上交各种表格及计划、总结(每项2分,共计16分)。

3、准时参加班主任会议(每次2分,共计30分)。

7、班主任各类出勤情况(共48分)。

5、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落实情况(共12分)。

6、班会课开展情况(每次2分,共计30分)。

7、学校布置任务(大扫除、班刊等)的完成情况(每次2分,共计24分)。

8、学校“各种竞赛”情况汇报(每次2分,共计30分)。

9、班级公物管理。

10、班级出现流生和违纪现象及好人好事。

三、量化考核方式1—8条考核内容以两百分为基础,通过加分与减分的方式,期末总评时将奖惩分累加,得出实际得分,并评定等级。

等级分一等、二等、三等,190分以上为一等,180—190分为二等,160—180为三等,120分以内的为不及格。

奖金:一等为200元人民币,二等为150元人民币,三等为100元人民币。

四、量化考核评估细则(一)量化标准1、按时上交各种手册、表格、计划、总结,不按时上交每次扣0.5分,缺交每次扣2分,累计计算,扣完16分为止,2、班主任工作手册和班级日志检查(1)学期初没有计划、期末没有总结,每项扣2分;(2)班级简况、学生名册、班干部名单、班级座位表没有记录,每项扣1分;(3)一学期班主任会议记录不全,没缺一次扣1分;(4)一学期家访记录不少于10次,没少一次扣0.5分;(5)一学期班级日志记录内容要求完整,每堂课有教师意见和签字,一天有小结,如不按要求记录,视情节扣1—5分。

注:各项累计计算,扣完10分为止。

3、准时参加政教处召开的各类会议,每迟到一次扣1分,无故缺席扣3分,累计计算,扣完30分为止。

4、班主任各种出勤情况(共48分)①班主任必须在第一节上课之前到达学校,每迟到一次扣1分,缺岗扣2分;但允许一周迟到两次,扣完30分为止。

②两操出勤:班主任两操必须到岗,每缺一次扣1分,扣完15分为止。

5、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落实情况(共计12分)(1)学生在校期间仪表端正,穿校服。

出现仪表不端正,每人次扣0.2分,累计计算(以值日老师、学生督查检查为准),扣完5分为止。

(2)仪表检查发现每5人次口1分,6—10人次扣2分,累计计算,扣完6分为止。

6、无故不开班会课,每次扣4分,累计计算,扣完30分为止。

7、学校布置分配的任务完成情况(每次2分,共计24分)①大扫除不按要求每缺一次扣2分,累计计算,扣完8分为止;②运动会等大型活动无故不参加扣8分;③班刊不按要求每次扣2分,缺一次扣2分,累计计算,扣完8分为止。

8、学校“各种竞赛”情况汇总(每次2分,共计30分)每周评为三星得2分,二星得1分,一星得0.5分。

(二)量化奖惩分1、各项活动:(1)学校板报评比获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加3分、2分、1分;(2)参加校级比赛获团体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加6分、4分、2分;区级比赛获团体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加8分、6分、4分;县级获团体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加10分、8分、6分。

2、班级出现好人、好事,在学校中,社会上产生一定影响,每件事加2分,社会反映大的加5分。

3、班级出现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现象,如吵架斗殴事件、吸烟、喝酒、赌博、偷窃、敲诈、进入“三室一厅一吧”、观看不健康书籍等,每件扣2分,情节恶劣,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扣5分。

累计计算。

另班主任没及时、主动、积极配合处理本班学生违纪事件的扣20分。

4、班级公物管理不善,凳子、玻璃、开关板损坏一付扣1分;桌子、小平台损坏扣2分。

(三)附件1、每学期班主任考核为三等的取消本年度的评优评先资格;2、每学期班主任考核不合格者取消班主任资格。

一年班主任考核为不合格者三年内不准再聘任;3、一学年内两次班主任考核均为三等的,两年内不得再担任班主任,经学习培养后方可重新上岗。

注:未尽事宜,由校量化考核评估小组会议议定为准。

一、了解学生。

二、选好班委。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选择品学兼优、责任心强、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级干部。

平时,我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

当然,选出的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因此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

对班委的工作我经常检查,而且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既不包办代替,也不把班上的工作全部推给班干部自己放手不管。

在班干部会议上,我组织他们学会制订计划及具体措施,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改进,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及时阻止同学中的不良行为。

而对三、培养学习、纪律和卫生习惯。

四、多用心。

班主任需要多花心思,多了解,多观察,多动脑。

我从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深深感受到管理班级,引导学生得用“心”,会用“心”。

即对学生有“爱心”,能“操心”,有“耐心”和“真诚之心”,对班干部有“放手之心”,与科任教师有“协作之心”,对家长有“热情之心”,对自己培养有“进取心”。

有了这些“心”,班级就好管理了。

(一)、有爱心(二)、能操心班主任管理班级需要操心。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班级的卫生、纪律,学生的行为、生活??样样少不了班主任操心。

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头脑灵活、思想独立、个性鲜明、敢说敢做。

我们班的孩子的特点也很明显。

他们很活跃、喜欢表现自己,自信心强、上进心强。

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骄傲、娇气、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表扬,听不了批评,不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等。

针对这些问题以及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我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人人争先进”的评比活动,以此鼓励、强化文明行为,良好习惯的养成。

这个活动从“文明”、“守纪”、“好学”、“勤劳”、“特长”五个方面进行评比。

(三)、有耐心(四)、要真诚班级管理需要“真心”“诚心”,平时要多与学生谈心,要多注意学生的举止言行,掌握他们的思想变化,一旦发现问题苗头后,就要进行教育引导,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每个班级都有拔尖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并没有放弃他们,而是因材施教,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做好人,向他们讲先成人后成材的道理。

并且经常给这些学生家长打电话,这样做一方面对家长产生促进作用,对孩子有信心。

另一方面使学生觉得自己受老师的重视从而树立自信心。

(五)、协作之心班级教育和管理活动要有科任教师的团结协作。

不少科任教师在平时由于和学生交流不够,了解不深,所以在对学生的评价上,往往以自己这一学科的眼光去进行。

有时因为不够准确全面而影响了教育效果。

我在平时工作中就注意到这一点,时常与科任教师交流各自所掌握到的学生的思想情况和学习情况,并向他们征询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老师之间,师生之间互相配合,感情融洽了,教学也就相长了。

(六)、热情之心班级教育和管理活动也要有家长的密切配合,把热心送给家长,信任尊重家长,虚心听取家长意见,这是我作为一名班主任与家长交往的一条原则。

当学生有错时应与家长取得联系,能理解家长的难处,不训斥家长,不把学生的错误转嫁给家长,要尊重家长的情感,对家长做到温和有礼,以商量谈心的方式来交流教育孩子的得与失。

不歧视差生家长,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家长对班主任或学校工作有意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做到宽容大度,胸襟开阔。

对“留守学生”的家长,我也经常与他们通电话,向他们汇报子女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

这样,我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进行友好交往,不仅沟通了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

孩子进步了,家长也来表示致谢。

经常家访,与家长谈心,希望他们与孩子说话能和蔼些,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否则容易造成逆反心理;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也要关心孩子的休息;我在中午和晚自习后经常到学生宿舍转转,使孩子觉得有约束。

热心帮助家长的同时,能了解到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班级工作,合理、有效管理班级。

(七)、进取心小学班主任特别是一年级的班主任,是一个复合性角色。

当孩子们需要关心爱护时,班主任应该是一位慈母,给予他们细心的体贴和温暖;当孩子们有了缺点,班主任又该是一位严师,严肃地指出他的不足,并帮助他改正。

于是,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既艰巨而又辛苦的工作。

说其艰巨,是指学生的成长,发展以至能否成为合格人才,班主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说其辛苦,是指每天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以外,还要关心他们的身体、纪律、卫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等情况。

尽管这样,下面我就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常规习惯,常抓不懈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节课、一两天说说就行的,它必须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

于是我制定出详细的班规,要求学生对照执行,使学生做到有规可循,有章可依。

由于低年级学生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比较差,避免不了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能操之过急。

于是,我经常利用班会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及时教育,给他们讲明道理及危害性,从而使学生做到自觉遵守纪律。

二、细处关爱,亲近学生三、具体要求,指导到位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是整体性的,能熟知轮廓,但不注重细节。

我认为,首先要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观察事物,用孩子能听懂的话和他们交流。

其次,要注重细节教育,把该做的事指导到位,因为他们很想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很想把事情做好。

四、示范带头,直观引导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有过这样一段话:“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低年级的学生对自己的班主任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他们会留心观察班主任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种表情,会细心倾听班主任的每一句话,他们对班主任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

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之中会成为全班几十个孩子的榜样。

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从我做起,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的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