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傅立叶讲义谱与反应谱

傅立叶讲义谱与反应谱


kx
k
c
cx
y(t)
此时结构加速度为 (xy)
x
m
m(xy)
kx
k
c
cx
y(t)
绝对位移:x+y,相对位移:x
m ( x y ) c x k 0 x
此地解震称反为应杜振哈动梅方积分程。
m x c x k x m y
x(t)0 tm f( )e0 (t )si n (t)d
埃森特罗地震记录南北分量时程(上)与傅立叶 振幅谱(左下)和相位谱(右下)
加速度/Gal
400 300 200 100
0 -100 -200 -300
0
10
20
30
40
50
时间/sec 160
傅立叶幅值谱/cm/sec
140
120
/2
Hale Waihona Puke /4 100相位/弧 度
0 80
/4
60 / 2
40
0
5
tk k t,a k a tk ,n n ,
可得
1 N1
i2N k n
F ae n
k
Nk0
N1 i2kn
ak Fne N n0
k0,1,2,,N1 k0,1,2,,N1
2
N t
N
2
N
2 t
解释:
1)t 称为采样间隔,时间步距;f 1 1 为频率间
隔,或频率的分辨率。
Nt T
反应谱表征了地震动加速度时间过程作用于单 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最大反应(加速度、速度和 位移)随体系的自振特性(周期、阻尼比)变 化的函数关系。
表示地震反应的物理量不同,反应谱的形 式也不同,如加速度、速度、位移等
位移反应谱; 速度反应谱; 加速度反应谱(绝对)
反应谱计算公式:
ut 1
t
ug e0t sin t d
3、频谱分析的结果可以方便地在结构抗震、基础 隔震等工程问题中应用。
二、反应谱(地震工程的灵魂)
回顾单自由度的地震反应分析,这是结构 地震反应分析最简单,最本质的分析模型。
m
k
c
x
m
k
c
y(t)
此时没有外力作用,结构随地面一起
运动,位移是(x+y),x,y分别为
相对位移和牵连位移。
x
m
m(xy)
2)频率的分辨率取决于时间步距,间隔越小,或时 间步距固定,则采样点(可以补零)越多,频率分 辨率越高。
T
f T
f T
时程 x(t)
傅立叶幅值谱 F(f)
3)时间分割和频率分割精度互相矛盾,是测不准 原理的体现。
4)由于 FnFNn(共轭),故 N 为对称点,称 2
为折叠频率,
可得
N
2
N
2 t
如何估计结构地震反应?
基于两个简化: 1)结构体系模型用单质点模型,计算简单 2)用一个不变的(静)力表示,便于设计 应用
方法:解单质点对地震动的反应 只选取加速度最大值 加速度乘以质量就是惯性力
与重力之比称为地震系数 F*W
反应谱就是以不同单质点自振频率(或周期) 为横坐标,反应最大值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 因为与频率(周期)对应,亦是谱的一种。
2)主要分量在0—10Hz之间
3)因为是离散计算,曲线毛刺多,可以平 滑化,如红线示意。
分解对研究地震动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它定量揭示地震动的动力特性。以不同频率 分量的表现来研究地震动及其对结构的作用, 是动力分析的特点; 2、用严格的数理方法求解结构地震反应时,简 谐振动反应容易求解。对线性体系,先求解每个 简谐振动的反应,再叠加求得总体反应的方法, 比直接求解便利得多;
此处加标题
傅立叶谱与反应谱
眼镜小生制作
什么是频谱?
频谱是针对以时间为自变量的物理量变化 函数而言,例如将任意复杂的振动分解为不同 频率的简谐分量。
一般情况,变化非常复杂的物理量难以直接 定量分析,将复杂的现象分解为许多简单现象的 合成,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如同白光能分解为各种频率的彩色光一样, 任何复杂的地震动也都可以分解为许多简谐振动, 这些简谐振动的振幅、初相位随频率变化。
fN/2 1/2t
若给定时间序列的采样间隔 t 则从采样后的离散信号中所能分辨出的最高频 率就是折叠频率:
fc 1(2t)
称为采样定理,折叠频率亦称奈奎斯特频率 (Nyquist frequency)
fR
例如加速度时程的时间步距为0.01sec,则离 散傅里叶谱的有效高频为50Hz。
加速度振幅谱特点: 1)开始(频率小)很小,迅速增大,然后 减小,高频和低频都小,意味某个频段幅 值大,这些振动分量强
10
15
20
25
30
频率/Hz
20
0
0
5
10
15
20
25
30
傅里叶谱是复数,由实部和虚部组成,它的模称 为幅值谱,幅角为相位谱
C () A () iB () C ()e i( )
C() A2()B2()
( ) a rc ta n [A ( )/B ( )]
实际上地震动时程无法用解析函数表示,因此要 用离散方法做数值计算
(-1)
将振动信号(或任意变化的函数)分解为 简谐振动(三角函数)的过程称为傅立叶 (Fourier)分解。得到振幅和相位随频率变化 的关系称为傅里叶谱,包括振幅谱和相位谱, 统称(大多指振幅谱)为频谱,完成分解的运算 称为傅立叶变换。
振动时程各不相同,傅里叶谱也互相各异, 有各自的特点,即频谱特性。振动信号的频谱 有重要的物理意义和应用。
一、傅里叶谱
在数学上可将任意变化的周期函数分解为正弦或 余弦变化的三角函数(称为简谐函数)之和,分解 是通过傅立叶展开或傅立叶变换完成的。
对随时间任意变化的物理量,分解具有物理意义: 例如对振动信号来说,时间变量的三角函数表示简 谐振动,这种分解就是将复杂的地震动化为无数简 谐振动之和。法国数学家傅立叶(J. Fourier)首 先研究将任意函数分解为三角级数之和的方法和条 件,并建立数学基础,后人发展并以其名字命名, 称为傅立叶级数。
0
ut 0
t
ug e0t cos t
0
d
ut
ug
t
02
t
ug e0t sin t 2d
0
对反应谱的注释:
反应谱是单自由度体系对地震动输入的地震 反应的最大值;
反应谱反映的是地震动的频谱特性; 反应谱还与体系的阻尼比有关。在反应谱计
时域和频域:时程和频谱
不同频率信号的时域图和频域图
复杂周期信号波形
从一般信号分析(数学化)的观点来看: 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 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 周期信号:
ftTf(t) t
连续信号
f(t) 0
f(t)
f0
f1
t
t
0
f2
离散信号
f(tk)
(6)
(4.5)
(3) (1.5)
(2)
-1
t
01 2 3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