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私人银行客户营销服务案例分享(第一期)
私人银行客户营销服务案例分享(第一期)
公司,注册资金 2000 万。张先生的爱人为全职太太,家中 4 岁的女儿上幼儿园。 张先生对女儿特别疼爱,无论多忙亲自接送。张先生对投资有浓厚的兴趣,但工 作繁忙,没有精力钻研。
营销过程 (一)初次拜访 如果让我选择客户对我的第一印象,我希望是:专业。 虽然第一次同客户见面时间不会太长,但前期工作一定要充分细致。我一般
私人银行客户营销案例
营销成果 历时半年,张先生从在交行没有客户号成为 2000 万的私人银行客户。在此
期间,客户先后购买了全球配置理财产品、私银悦行净值型理财及私银系列理财 产品近 1000 万,另外配置基金 270 万,购买收藏金 42 万,购买期缴保险 34 万。 根据规划,客户今后拟继续购买基金 200 万,投资金若干,期交保费 80 万等。
行产品流动性要高、收益也更有保证。 当我把这个建议告知客户后,客户提出我行一年期产品时间太长、利率也未高
于 XX 行 220 天的产品,所以再三考虑后还是想购买 XX 行的产品。面对客户的不
解,我决心结合更加专业和细致的手段来进一步开展营销工作。
首先,我向客户提供了最近宏观经济数据和货币政策走向的分析报告,告知客
再有一次,我围绕季节营销,上门拜访张先生:“现在春天到了,这个迷你 行李箱送给您女儿,锻炼她自己归置行李的能力,也让她爱上和全家共享美好周 末时光的感觉。”客户对这份礼物非常满意,还专门发微信告诉我孩子特别喜欢。
正是在这点滴的接触中,客户关系逐步得到增强。很快,张先生再次转入 1000 万资金,配置流动性资产。
2015 年 9 月
(二)
3
经验分享 共同成长
私人银行客户营销案例
点评 日常营销工作中,这类“准流失客户”并不少见,他们来我行存款或交易 仅仅出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并无更多地业务诉求或感情寄托,如果后续得不到 维护和跟进,流失将自然发生。本案例中的客户经理遇到的情况更为糟糕,客 户的资金只打算在我行做个中转,短期内转出的预期已较为明确。但是这位客 户经理“不抛弃、不放弃”,经过一年持续的追踪,成功的将客户稳住,并使 其晋级为一名三星级私银客户,原因在三: 一是善于抓关键点。作为一名私营企业主,资金保持足够的流动性是其经 营管理的生命线,客户经理牢牢把握住这一点,不仅提供了专业的产品方案, 也在资金面紧张时及时提供了调度的便利,让客户感觉到安心、放心、没有后 顾之忧。 二是善于聚沙成塔。从案例的描述来看,该客户经理是一名善于抓住机遇 的营销能手,他贵在不急不躁,始终保持一种循序渐进的姿态。也就是说,客 户的需求很多,但是他每次只抓一个,围绕这一个把文章做足,做到令客户感 动、折服和交付信任。 三是善于发挥专业技能。营销上的难题是相对的,案例中的客户经理不仅 善于情感营销,也擅长专业营销,从资金不同存法的到期利息试算,到新客户 基金配置的策略,均体现了客户经理善于钻研的性格和细致扎实的工作作风。 总之,这份案例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当我们抱怨“新客户”难寻时,是 不是慕然回首时,发现金矿其实就在身边?
栏
案例作者:辽宁省分行 张琳
2015 年 9 月
4
经验分享 共同成长
私人银行客户营销案例
案例 2 理性分析为本,感性营销为纲
主题词 规划方案 资产配置
客户背景 张先生是我一位客户的朋友,客户初次介绍时,笑称:“这个人有钱。”之
后,历经 10 余次的上门拜访和不断地电话沟通,我重新梳理了客户的背景资料: 张先生今年 36 岁,曾为铁路三局员工,后自立门户,成立了铁路工程建设
经过半年的努力,客户在我行的资产从单一的储蓄变为得利宝、活期存款和 贵金属合成的结构,但我认为仍有优化的空间
2015 年初,股市迎来了新一轮的上涨,我从大势分析出发,建议赖先生适当 配置基金,于是客户又从他行转入了 200 万购买基金。因为客户是第一次购买, 为了降低客户的购买风险,我建议客户搭配不同主题和类型的基金、分散投资于 2-3 只品种。每只基金我都为客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基金经理的特点、之 前的业绩情况、基金的投资方向及特点、当前市场的环境等多方面分析;客户购 买后,我坚持每天将基金净值发送给客户,并时常就市场和基金的表现与客户进 行沟通,购买一个月后客户的收益大幅提升,客户表示这个比他朋友投资股市的 收益还高,更增加了对我行专业服务能力的信任。
私人银行客户营销服务案例
案例 1 从准流失客户到高稳定性客户
主题词 准流失 高稳定性 流动性管理
客户背景 2014 年 2 月,OCRM 系统中提示我名下增加了一位时点资产数为 188 万的客 户——赖女士。经过与赖女士联系得知,该笔存款并非其本人资产,而是替其弟 弟赖先生代为保管,赖先生一旦回国,资产便会划转其名下。得知这一情况后, 我仍然耐心的为赖女士讲解我行的理财产品,引导其购买理财产品以增加保管期 间的利息收入。赖女士最后同意购买我行的天添利 A 款高净值产品。 2014 年 4 月,赖先生回国,188 万本金及利息全额转回了赖先生的账户,赖 先生对该收益结果表示满意,我也因此获得了和赖先生见面沟通的机会。交谈中, 得知赖先生从事的是电力工程方面的工作,并且拥有自己的公司。客户现有资产 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固定储蓄,还有一部分用于公司资金周转。由于客户有朋 友在 XX 银行任支行主管,所以客户的资产主要放在该支行购买私人银行理财产 品,在我行的 188 万很有可能未来会重新转入中行做归集。
点评 本案例的特点是通过规划方案营销客户、通过资产配置销售产品并维护客 户。客户在交行的资产由零增长到 1000 万元,总金额虽然不高,但均衡分布在 私银悦行产品、私银全球配置产品、基金、保险等多种类型产品之间。这种营销 模式的优点是突出了专业性,营销成功后客户一般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忠诚度。 私人银行客户服务模式必须实现由“卖产品”到“卖方案”的转变,未来单 纯通过某些产品吸引客户、通过单一卖产品维护客户的经营模式是注定难以持续 的。维护私银客户的正确方法是以财富管理为出发点,以资产配置为手段,通过 资产配置满足客户需求,根据资产配置推荐产品、带动销售,在满足客户需求的 同时,完成我行业务目标,实现客户银行双赢。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客户 特点辅以感情营销也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首战告捷,但我认为客户关系还不够稳固,所以,我坚持每周同客户见 面沟通,一方面定期为客户提供感兴趣的金融资讯、调整投资方向;另一方面积 极寻找感情营销的机会。
有一次,我了解到客户对经营管理兴趣浓厚,希望能获得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于是我马上向张先生推荐清华、北大等名校的短期培训班,一来增长知识、二来 拓展人脉。这个建议获得了张先生的认可,随即让秘书帮其报名了清华的课程。
2. 客户的资产有一部分是需要随时投入企业的运营的,所以保持资金调度的 灵活性是客户的“刚需”,这是营销时需要牢牢把握的。
3. 客户当前把主要资产放在 XX 行是缘于人情,而人情是可以逐步建立的, 这项工作不能着急,需要自己细心观察、寻找机会、机敏反应。
2015 年 9 月
1
经验分享 共同成长
私人银行客户营销案例
需求识别 了解到客户的上述情况后,我感觉既有危,又有机,“危”是客户可能不久
后就会流失,“机”是一个潜力私人银行客户就摆在眼前,我提示自己在接下来 的营销中要把握好 3 个关键点:
1. 了解 XX 行的私银产品线,并且和我行产品系列进行比对,争取在客户提 出要购买 XX 行产品时,皆能提供对应的背水一战
为深入了解 XX 行的产品情况,我走访了附近 XX 行的网点,得知 XX 行正推
出一款 220 天、年化收益率 5.8%的私人银行产品。我行同期相关的私人银行产品情
况为一年期 5.8%,半年期 5.7%。显然,对于客户而言,最佳的方案应该是一部分
资金购买我行一年期产品,另一部分购买我行半年期产品,因为这比全部购买 XX
户当下市场的资金面比较宽松,各行的理财产品都纷纷下调了年化收益率,并且市
场降准的预期还在加强,市场正处于利率的下行通道。在这个期间购买理财产品,
还是选择投资期限较长的产品更为有利。
其次,我抓住客户在乎流动性便利这个“七寸”,向客户介绍:我行 4R 以下
的得利宝产品一般都提供质押贷款业务,包括这款 1 年期限的产品。如果在产品持 有期间客户需要临时用款,可以通过质押业务解决资金需求。另外,我行现金管理
(三)专业服务,稳扎稳打 此后,我通过与赖先生的持续的沟通,发现客户对美元、贵金属、股票等投
资都有过一些了解,属于具备一定投资经验的客户。于是我开始将我行的优质产 品通过短信或微信的方式持续发送客户。2014 年我行中秋节前贵金属的展销会 上,一款金钞产品引起了赖先生的兴趣,赖先生当即下单购买多套以回馈上下游 企业客户。我随后及时安排提货,以便能让赖先生在中秋节前就可以按计划回馈 商业伙伴。在后续的回访中,赖先生表示这次的推荐帮了他的大忙,上下游客户 收到礼品后都非常高兴并且也很喜欢,赖先生决定以后还要购买。
类的产品非常丰富,利率也颇具竞争力,比如天添利 A 款高净值版的收益就优于
XX 行,提示客户积极尝试。
再次,从产品本身的利息收入分析:我将资金不同存法的到期利息进行了试算,
更直观的向赖先生展示了我行产品的优越性,最终我行产品的综合利息收入和流动
性均高于中行。通过以上多角度的分析和营销,赖先生恍然大悟,决定选择我行产
(三)寻找心灵的柔软地 对于人民币纯金纪念册这个产品的销售,我起初完全从理性分析的角度出 发,比如资产配置、财富传承等,但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才能让客户心动?我灵 机一动,还是回到孩子的身上。 我将纪念册一页一页翻过:“若干年后,孩子们长大环绕膝头,您带着他们 一同浏览祖辈、父辈的照片,重温那流金岁月,感受那心路历程,祖孙三代的最 后一刻定格在最后一页的全家福上。客户对于将全家福定制在纪念册尾页的想法 很心20动15,年最9 月终拿下第一套和第三套人民币6 纯金纪念册共计 42 经万验。分享 共同成长
(二)理性+感性的力量
2015 年 9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