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古诗教案《古朗月行》——彭晓和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这首诗的意境。
2、能认读古诗中得生字“朗”、“行”、“盘”、“疑”、“端”,能背诵古诗。
活动准备:1.本课生字卡片,观月图片。
2、幼儿已经了解李白这个人。
活动过程:一、导入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非常神秘的客人,是我国古代非常出名的天才诗人,大家都叫他“诗仙”,谁能猜出他是谁呢?(在上节课中教师提过李白,幼儿回忆上节课学习过的《静夜思》的作者)他的名字就叫做李白。
(设计意图:通过让幼儿猜诗人的名字,引导幼儿回忆上次所学的古诗的作者)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静夜思》的内容,并请幼儿完整的背诵。
师:我们这昨天也学过一首李白的诗,谁还记得那首诗的名字?师:那你能把这首诗完整的背下来吗?(分组再集体一起背诵)2、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更多李白写过的诗,并请个别幼儿表演背诵。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昨天刚学的故事现在就已经会背了,那你们还知道哪些李白写的诗呢?你会背诵吗?(设计意图:回忆复习古诗《静夜思》,同时回忆幼儿自己知道的李白写的古诗,引出活动主题)二、呈现活动主题1、教师将挂图遮挡住,露出月亮,不提示幼儿这是月亮,让幼儿自己发挥想象说说它像什么。
师:小朋友们仔细看一下老师的这张纸上有什么?你觉得它应该会是什么?(幼儿发挥想象,自由回答)2、教师揭下遮挡的纸让幼儿观看图片,3、自己认出月亮。
引出主题师:这个是李白小时候看到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到底看到了什么呢?(教师揭下遮挡纸)师:他看到的是什么?(月亮)李白小时候,有一天在晚上抬头忽然看到天上有一个大大圆圆的又白白亮亮的东西,他不知道这是什么,他不认识月亮。
于是,他也和你们一样看这它觉得很像白玉做的盘子,于是就叫月亮“白玉盘”。
后来他才知道这原来是月亮,于是他写了一首诗叫“古朗月行”,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呢?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教师朗诵古诗)(设计意图:以讲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意思,提高幼儿学古诗的兴趣和动力。
)师:李白真是有趣,他把月亮当成了白玉盘,李白又把月亮想象成什么了呢?师:哇,李白又把月亮当成了“瑶台镜”。
小朋友们猜猜看瑶台镜是什么东西?师:这个瑶台镜是神话故事里的王母娘娘用的镜子哦。
(可解释一下瑶台镜是什么。
(添加点神话色彩))师:诶,老师是怎么知道李白吧月亮当成了瑶台镜的?(引导幼儿自己说出诗句“又疑瑶台镜”)师:那诗中说瑶台镜怎么了?谁知道?可再次朗诵古诗,引导幼儿自己说“出飞入青云端”(设计意图: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自己说出诗句,帮助幼儿回忆诗句,记忆古诗)三、记忆、背诵古诗3、教师带领幼儿熟读古诗并认读生字师:李白小时候想象力真是丰富,他呀“小时不识月”,后来将月亮“呼作白玉盘”,但是又不确定“又疑瑶台镜”,却又好奇瑶台镜怎么就“飞入青云端”。
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来朗诵一次吧。
(幼儿跟读古诗)师:小朋友们读的真好听!这两首里面的字宝宝都认识了吗?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老师这里有几个字不认识,谁能帮帮老师呀?(出示生字卡片,请会的幼儿读。
孩子们都不会的话可以“场外求助”游戏。
)4、能认读生字以后尝试背诵诗句师:小朋友们都认识上面的字宝宝了,那我们一起看着自己认识的这些字宝宝吧这首诗完整的读一次吧。
师:小朋友们读的声音真响亮真好听。
现在我想请小朋友,用李白这首诗里的话,告诉老师;李白小时候看月亮的故事。
看看谁说的最好。
师:小朋友们说都很好听。
既然小朋友们都会讲故事了,那我们一起试着不看这些字宝宝把这首古诗背出来给老师听听看,听听谁的声音最好听。
(幼儿集体背诵,在分组背诵)四、结束活动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月亮吗?那你们喜欢李白观看月亮的这首诗吗?它叫什么呀?你们回家以后愿意把李白看月亮的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吗?你愿意把李白的这首诗也念给爸爸妈妈听吗?师:那请小朋友们回家以后吧古诗背给爸爸妈妈听吧,再见!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入青云端。
古诗:咏鹅一、活动目标:1、初步培养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
2、引导幼儿能够边模仿动作边诵读古诗。
二、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磁带,头饰人手一个,塑料地毯围成一个小“池塘”。
三、活动过程:(一)通过鹅妈妈带着鹅宝宝去游泳的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宝宝们,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妈妈带你们到池塘里去游泳吧!2、听音乐做戏水的动作。
(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划划水)3、游累了,我们来休息一下,你们看哪里也有小白鹅,哪些长的是什么样子的呀?(模仿小鹅的手型)4、我们仔细看看它们在干什么呀,?(二)结合多媒体,初步欣赏古诗《咏鹅》。
1、哦原来呀,小鹅看见这么多的客人来了,正在高兴地欢迎我们呢!你们看,有这么多的小鹅?(鹅鹅鹅)2、小白鹅一边在欢迎我们,一边还在跳舞呢,我们再来看看它们是怎样来跳舞的?(三)再次结合多媒体,通过模仿动作,进一步感知古诗《咏鹅》。
1、它们是怎么在跳舞的呀?它们的脖子是怎样的?(它们伸着脖子,头还抬的高高的一边跳舞一边还唱着歌呢:曲项向天歌)集体模仿动作。
2、它们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白白的羽毛)哦,你们看它们还在水里游泳呢?(白毛浮绿水)集体模仿动作。
3、它们的小脚可真漂亮,是什么颜色的呀?(红红的)那它们是怎么在游的呀?哦,像划船一样的,我们来学学看,(红掌拨清波)集体模仿动作。
(四)和着音乐诵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
1、我们现在听着音乐轻轻的来学学小白鹅边唱边跳,好不好。
(轻音乐)2、这次我们大声的唱给小白鹅听。
(轻音乐)3、小白鹅,它送来了一盒它唱歌的磁带呢,不过它唱歌的速度有点快,我们跟着小白鹅一起唱,好吗?(跟念)4、这一次,小白鹅想请你们能找个朋友表演给它看,你们愿不愿意呀?(快)两只两只小鹅手牵手到草地上去玩。
《游子吟》1、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古诗的主要含义,学习按照古诗的韵律、节奏朗诵。
(2)让幼儿通过朗诵,了解母亲的辛劳和慈母之爱。
(3)激发心中热爱妈妈的情感。
2、活动准备:缝制的衣服,挂图一张3、指导要点:(1)复习诗歌《妈妈的心》感受妈妈的爱。
(2)引导幼儿观察挂图,介绍古代孩子圆形的情况以及与现代孩子的区别,出示缝制的衣服让幼儿理解母亲为什么要赶着缝制衣服,缝制衣服地辛苦。
(3)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把握古诗的韵律、节奏,请幼儿欣赏。
帮助幼儿理解“游子、寸草、心、三春晖”等词语的含义。
(4)幼儿学习朗诵古诗,结合挂图和教师的讲解正确理解古诗的含义,并能模仿教师的朗诵韵律、节奏学习古诗。
读准:慈母、身上衣、迟迟归、寸草心、三春晖等字音。
(5)请个别、分组、集体等朗诵形式进行朗诵表演,表达对妈妈的爱(6)要求回家把古诗作为礼物朗诵给妈妈听,并向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谢谢妈妈”等话语表达对妈妈的爱...幼儿园大班古诗教案《绝句》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在给诗配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会整首吟诵。
3.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理解动词“鸣”、“上”、“含”、“泊”的含义。
活动准备:课件、挂图、画有古诗内容的小图片、字卡:鸣、上、含、泊。
活动过程:一、导入1.师幼自由交流认识的飞禽引入课题。
2.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幼儿简单了解黄鹂和白鹭:黄鹂:羽毛的颜色非常好看,经常站在树枝上展示它动听的歌喉。
白鹭:是一种水鸟,会用嘴捉鱼,当它们成群的飞上天空的时候,经常是排成一行。
3.师幼一起或请个别幼儿朗诵这首关于黄鹂和白鹭的古诗《绝句》。
二、展开1.前两句采用幼儿给诗配画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内容。
老师朗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请幼儿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画出这两句的意思,并请幼儿解释其含义。
(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白鹭排成一行飞上晴朗的蓝色的天空。
)2.后两句采用看大挂图的形式,理解其诗句的内容。
(1)“窗含西岭千秋雪”。
西岭: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几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从窗户里向外望去,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
幼儿用手势当作“小窗户”,看一看西岭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户”里了。
(2)“门泊东吴万里船”。
东吴:是一个地方的名字,离这里有几万里路,这些船有将要驶向东吴的,也有从东吴来的,都停在这里;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个字“泊”;门外停着将要驶向几万里外东吴的船和从万里东吴驶来的船。
3.老师示范朗诵并演示操作活动教具,请幼儿完整欣赏古诗。
4.教师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动词。
鸣:鸟的叫声;上:飞上;含:向外望去,西岭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泊:停泊、停靠。
5.知识拓展:古诗是描写人物的还是描写景色的?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里知道的?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写这首古诗?三、结束幼儿自由朗诵学过的古诗。
本教案目标制定较好,能够反应幼儿教育所提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对教材的理解透彻,制定的目标符合幼儿认知规律,难度适合。
创设情景,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在活动中,借助图片、身体动作等帮助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图片的出示,形象生动的再现了诗歌的内容,帮助幼儿从直观的视觉上感知诗歌的美,还帮助幼儿进行诗歌内容的记忆。
幼儿模仿诗中所及动物叫声,使幼儿借助直观经验加深对诗歌意境理解。
分析诗歌特点,引导幼儿归纳总结。
在学习诗歌的同时,通过启发引导,让幼儿明确诗中的景物及动物,有效的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结构,为学习仿编诗歌做铺垫。
很多的幼儿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朗诵诗歌较为连贯,诗歌内容掌握较好。
大班综合活动:枫桥夜泊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所表达的思乡之情。
2.学习词语:一丛丛、一簇簇;星星点点;飞檐翘角,并能用相匹配的肢体动作表现。
3.能大胆合作,用长卷画的形式表现故事中的景物,体验创作的愉悦。
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1.“今天,薛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师进行配乐讲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你听到了什么?”幼儿讨论、讲述。
“你们在什么时候也会感到孤独呢?”二、再次欣赏故事观看PPT观看PPT 师讲述故事第二遍1、刚才,你在画面中看到的枫叶,是什么样的呢?“什么叫一丛丛、一簇簇?”2、乌蓬船是怎样停在江面上的呢?“那我们也来变成一条条乌蓬船,星星点点的停在江面上。
”幼儿用动作表示3、远出一排排的寺庙是什么样子的呢?“飞檐翘角是什么样子的啊?”三、学习古诗“你们表演得真像故事中的景物。
诗人在这样的景色中,写了一首古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师朗诵古诗《枫桥夜泊》2、集体动作朗诵“让我们一边朗诵,一边来表演吧”3、情景表演四、绘画创作“现在,就让我们把这美丽的景色画下来吧。
”幼儿进行古诗绘画创作古诗:山行活动目标:1、理解古诗内容,学习朗诵古诗。
2、寻找古诗中认识的汉字,培养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