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三维建模与仿真

物流三维建模与仿真

学生实践报告(文科类)课程名称:物流三维建模与仿真专业班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所属院部:商学院指导教师:20 ——20 学年第学期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实践报告书写要求实践报告原则上要求学生手写,要求书写工整。

若因课程特点需打印的,要遵照以下字体、字号、间距等的具体要求。

纸张一律采用A4的纸张。

实践报告书写说明实践报告中一至四项内容为必填项,包括实践目的和要求;实践环境与条件;实践内容;实践报告。

各院部可根据学科特点和实践具体要求增加项目。

填写注意事项(1)细致观察,及时、准确、如实记录。

(2)准确说明,层次清晰。

(3)尽量采用专用术语来说明事物。

(4)外文、符号、公式要准确,应使用统一规定的名词和符号。

(5)应独立完成实践报告的书写,严禁抄袭、复印,一经发现,以零分论处。

实践报告批改说明实践报告的批改要及时、认真、仔细,一律用红色笔批改。

实践报告的批改成绩采用百分制,具体评分标准由各院部自行制定。

实践报告装订要求实践报告批改完毕后,任课老师将每门课程的每个实践项目的实践报告以自然班为单位、按学号升序排列,装订成册,并附上一份该门课程的实践大纲。

实践项目名称:物流三维建模与仿真的基础操作实践学时: 8 同组学生姓名:实践地点:实践日期:实践成绩:批改教师:批改时间:指导教师评阅:一、实践目的和要求本课程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在掌握物流系统建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物流实验室的taraVRbuilder软件,熟练掌握物流三维建模及仿真过程,并能设计物流系统,为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上述总体目标主要由多个具体的阶段性目标组成,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思路,有计划按步骤地加以落实。

“物流三维建模与仿真的基础操作”的实践目的和要求是:1、熟悉TaraVRbuilder三维建模及仿真软件的操作界面、工具栏和操作风格,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物流系统建模及仿真的方法和程序,并领会三维仿真的原理和意义;2、掌握建立物流入库和出库流程及相关设备设施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并学会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仿真,同时了解物流仓储作业的基本要求和相关物流设备的基本作用;二、实践环境与条件1、满足学生人数和硬件配置要求的计算机实验室;2、物流三维建模与仿真软件一套(网络教学版);3、内部局域网。

三、实践内容实验1:TaraVRbuilder三维建模及仿真软件的基础认知和操作;实验2:建立一个货物入库模型并进行仿真。

基本要求如下:(1)入库模型的主体为一座仓库,该仓库配置1个入口和2个出口,其它细节自由定义;(2)入库模型中,设定有两种货物(原料A和原料B)同时需要入库。

两种原料都由货运卡车运输到货。

原料A必须用叉车才能完成装卸,原料B 则可以由人工完成装卸,原料A要求通过传送带运送直接存入1号原料存储区(自动立体高架货仓),原料B可以通过传送带运送直接存入1号原料存储区(自动立体高架货仓),也可以直接存入2号原料存储区(滑移式货架);(3)按照上述要求完成建模和仿真操作,然后对模型进行适当的美化,如增添支撑、地面、墙体、门窗、走道和楼梯等细节,提高仿真的真实感和实际效果;(4)模型在仿真过程中能够顺利运作,不出现堵塞、溢出等错误;(5)不违反物流设施设备的基本操作规程。

实验3:建立一个货物出库模型并进行仿真。

基本要求如下:(1)在实践内容2所建立的入库模型基础上继续完成建模和仿真;(2)设定原料A和原料B分别经过一道工序(由一个机器人完成)的生产加工,最终组合成为成品C(每个C由1个A和2个B组成)。

生产出来的成品C放置到托盘上再存放到成品货架(托盘货架)区,最后由成品货架区出库装车,其它细节自由定义;(3)按照上述要求完成建模和仿真操作,然后对模型进行适当的美化,如增添支撑、地面、墙体、门窗、走道和楼梯等细节,提高仿真的真实感和实际效果;(4)模型在仿真过程中能够顺利运作,不出现堵塞、溢出等错误;(5)不违反物流设施设备的基本操作规程。

四、实践报告(附件)实验1:TaraVRbuilder三维建模及仿真软件的基础认知和操作;TaraVRbuilder是一款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和模拟基于时间的传输、物流和仓储技术的软件工具。

作为一款“数字化工厂”的软件,它的特色在于用户可以在不具备特别的编程和三维设计技能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可自定义参数的丰富的三维动画模库,简便快捷地创造虚拟的三维动画场景。

这套软件用于对工厂机组装置的分析和可视管理。

它的应用领域包括销售支持、计划、工程规划以及档案整理等。

TaraVRbuilder可以通过标准数据库中的模块来配置所需要的设备。

除了可以构建生产流水线和自动传输技术的厂房和建筑之外,还可以呈现许多外部设备,例如机床、运输车、工人等,并可以使用不同的货物及通过设备中的不同途径来模拟物料流。

因此,TaraVRbuilder是第一款可以简便快捷地在三维场景中配置物流设施、设备和部件动画到中等复杂程度的标准软件。

TaraVRbuilder软件的主要操作界面包括:1.程序栏、菜单栏和工具栏;2.状态串;3.3D窗口和2D总览;4.项目树;5.输入区域和连接点。

TaraVRbuilder软件的主要操作功能包括:1.连接点的选择操作和状态识别;2.创建、打开和保存项目;3.导入和导出项目;4.常规、默认设计、连接点、支撑装置、速度、商标、测量、设备列表、物件号、当前对象、背景、坐标系统、阴影、保存等的设定。

实验2:建立一个货物入库模型并进行仿真。

一.卸货1.在适当位置插入两辆“负载货车”(记为货车1和货车2);2.在“负载货车”内部适当位置分别插入1个自内向外的“多堆积”,并定义“分配源”:原料A(酒箱(空))和原料B(瓶),分别对应货车1和2;3.在货车1的“多堆积”后插入“叉式装卸车”,并设置路线至传送带1;4.在货车2的“多堆积”后插入装卸“工人”,并接至传送带2;5.在“叉车”路线末端插入“前部卸载区域”并插入“多堆积”(即传送带1);6.在“工人”另一个连接点处插入“多堆积”(即传送带2);二.输送7.将传送带1设置至合适长度后插入“转车”;8.在“转车”的连接点2处插入“多堆积”(传送带3)至2号原料存储区(“滑移式货架”);9.在“转车”的连接点3处插入“多堆积”(传动带4)至1号原料存储区(“自动立体高架货仓”)并设置转车分货比例;10.在传送带2 后插入“多堆积”并连接至传送带4;三.入架11.在传送带3后插入“卸载站”和“机器人”,并将“机器人”接至“滑移式货架”(至此完成原料A卸货入库);12.在传送带4后插入“高架货仓类型3”(至此完成原料A和B卸货入库)。

实验3:建立一个货物出库模型并进行仿真。

一.出架1.在“高架货仓类型3”后增加一连接点并在两个连接点后分别插入多堆积(传送带5、6);2.设置“高架货仓类型3”出货动画及比例,使传送带5输送原料B(瓶),传送带6输送原料A(酒箱(空));二.加工3.在传送带6后插入“装载站”和“机器人”,并使“机器人”另一连接点接至传送带5,同时设置装载站动画,使得进入1个原料A(酒箱(空))和2个原料B(瓶),生成1个成品C(酒箱(满));4.在“装载站”的后插入“多堆积”(传送带7);5.在传送带7后插入“工作站3”并设置动画,使得进入1个成品C(酒箱(满)),生成1个“托盘800×600负载”(实现将成品C放置到托盘上);6.在“工作站3”后插入“叉式装卸车”并设置路线至成品货架区;三.入架7.在“叉车”路线末端插入“前部卸载区域”并插入“多堆积”;8.在上述“多堆积”后插入“托盘货架(即成品货架,至此完成成品C的加工及入库);四.装载9.在“托盘货架”内部适当位置插入1个自内向外的“多堆积”,并定义“分配源”为“托盘800×600负载”,同时延迟出货时间;10.在上述“多堆积”后插入“叉式装卸车”,并设置路线至“负载货车”(记为货车3);11.在“叉车”路线末端插入“前部卸载区域”并插入“多堆积”;12.插入“负载货车”(即货车3)使得上述“多堆积”在车内适当位置(至此完成成品C由成品货架区的出库装车)。

实践项目名称:小型物流系统的设计和评价实践学时: 12 同组学生姓名:实践地点:实践日期:实践成绩:批改教师:批改时间:指导教师评阅:一、实践目的和要求本课程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在掌握物流系统建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物流实验室的taraVRbuilder软件,熟练掌握物流三维建模及仿真过程,并能设计物流系统,为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上述总体目标主要由多个具体的阶段性目标组成,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思路,有计划按步骤地加以落实。

“小型物流系统的设计和评价”的实践目的和要求是:1、掌握物流作业分析的方法和程序,并学习利用仿真软件对物流作业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基本评价结果;2、培养独立思考和设计一个小型物流系统的能力,能够根据物流管理要求选择相应的物流作业模式和物流作业设备,并综合分析从而构建一个符合要求的物流系统。

二、实践环境与条件1、满足学生人数和硬件配置要求的计算机实验室;2、物流三维建模与仿真软件一套(网络教学版);3、内部局域网。

三、实践内容实验4:物流系统设计和评价仿真基本设定如下:(1)在实验2和实验3所建立的出入库模型基础上继续完成物流系统设计和评价仿真,对物流系统进行管理优化;(2)假设原料A和原料B的到货量之比为3:2,原料A每次卸货的分批数量为1,而原料B每次卸货的分批数量为2。

原料A和原料B经过加工生产出单件成品C所需的时间为10分钟;(3)1号原料存储区的存储位置数量共200个,这其中原料A的原始库存为5个,原料B的原始库存为10个。

2号原料存储区的存储位置数量共100个,这其中,原料B的原始库存为30个;(4)各种物流设备设施的运转速度为默认状态,并且不考虑运输货车的装载能力限制。

(5)模型在仿真过程中能够顺利运作,不出现堵塞、溢出等错误;(6)不违反物流设施设备的基本操作规程。

在上述条件下,仿真该物流系统中生产200个成品C的全过程,并尽可能缩短整个作业流程所需的时间和成本。

四、实践报告(附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