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民风民俗
5.以下哪个县不属于嘉兴?( D )
A.桐乡
B.西塘
C.嘉善
D ) A.文虎酱鸭 B.五芳斋 C.蓝印花布 D.西瓜
B 7.嘉兴素有“(
B )”、“(
)”之美誉。
A.玉米之国 杭嘉湖 B.鱼米之乡 丝绸之府 C.西南湖 丝绸之府 D.鱼米之乡 杭嘉湖
嘉兴民间习俗与当自然地理条件和民风 民性有着巨大的关系,是当地民风的在生产、 生活等社会实践中的特定表现形式,也是地方 文化、民间文学的一种重要载体。这些风俗习 惯有的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有些是官方推行、 约定俗成的。 嘉兴民俗大致可以分为生产习俗、生活习 俗、礼仪习俗、岁时习俗、庙会习俗等几大类。 由于嘉兴古代农业发达,稻作习俗和蚕桑习俗 最为普遍且最具特色。
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是登高、用米粉和栗 子做糕,插三角彩旗的节日。旧俗一般人家在 此日砌新灶,民国时期本地人延续清代旧俗去 郊区胥山、城内瓶山、真如塔登高。郊区新丰 乡登青村有登青墩,系胥山余脉,“广寻数 丈”,附近群众到此登高。城中怡情曲社于是 日在寄园举行“同期”,拍曲赏菊。桐乡濮院 重阳兴吃赤豆糯米饭,称“增智饭”。建国后, 有关重阳诸习俗渐淡。80年代后,定为“老人 节”,开展敬老活动。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 节”、“天中节”、“重午”。是日斗 草、吃粽子、饮雄黄酒、吃咸鸭蛋,又 有吃“五黄”之俗。小孩额头上用雄黄 酒写王字,佩挂香囊,妇女头上插黄茧 剪成的小老虎,门上贴道士所送的黄纸 符,花瓶插石榴花,中堂悬钟旭画像, 都为驱邪祛病之征。旧时郊区新丰、净 相乡一带,农家有以砖测午的习俗。并 在此日熏黄烟,在大门上贴“端午送百 虫,一送影无踪”字幅。又将蒜头埋在 火灰里焐熟食用,称烧蒜头,此俗至今 仍存。端午节吃棕子、酱鸭广泛流行, 至今不变。
嘉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中国江南 文化的发源地。早在六、七千年前,先民们 就在此孕育了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早期新石器 文化的代表——马家浜文化,这是中华民族 古老文明的源头之一。嘉兴历代名人辈出, 仅近现代就涌现出了文坛巨匠茅盾、国学大 师王国维、新月派诗人徐志摩、漫画家丰子 恺和张乐平、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武侠小说 大师金庸等一大批名家大师。
1.南湖因地处嘉兴城南而得名,与西南湖合称( C )。 A.南溪湖 B.星月湖 C.鸳鸯湖 D.相思湖
2.嘉兴的中山路始建于( B )年?
A.1984
B.1983
C.1976
D.1992
3.元代在子城正门上建一楼,名“(A )” A.丽谯 B.开冰 C.史软 D.秦琪
4.嘉兴市有城镇社区( D )个? A.301 B.290 C.96 D.108
制作人:陈婧雯
嘉兴市下设南湖区、秀洲区,辖嘉善、海盐2个县以及平湖、 海宁、桐乡3个市(县级市)。嘉兴市有建制镇47个、街道24 个、城市社区218个、城镇社区108个、居委会9个、行政村 858个。 其中:南湖区有镇5个、街道6个、城市社区53个、 城镇社区12个、行政村63个,陆地面积426平方公里; 秀洲 区有镇5个、街道2个、城市社区6个、城镇社区21个、行政村 114个,陆地面积542平方公里; 嘉兴经济开发区有街道3个、 城市社区18个、行政村9个;嘉兴港区有镇1个、城镇社区11 个、行政村11个;
嘉兴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是全国双 拥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 林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嘉兴发展更是充满生机 与活力,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据统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1917.96亿元,增长9.3%;财政总收入279.35亿元,其中地方 财政收入141.7亿元,分别增长10.8%和11.7%;全社会研究开 发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1.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93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685元,分别增长9.8%和9.9%;居 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9%;城镇登记失业率3.5%;人口自然 增长率-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