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时
主备人:王秀枝授课时间2012年11月12日
教学内容:正比例函数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能够判断两个变量是否能够构成正比例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燕鸥飞行路程问题”的研究,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严谨学习,善于总结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通过正比例函数概念的引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是由于人们的需要而产生的,与现实世界密切相关,同时渗透热爱自然和生活的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函数意义及解析式特点.能根据要求完成转化,解决问题.教学难点:例题拓展,能根据要求完成转化,解决问题.
教法与学法:探究─交流,归纳─总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展示
学法指导:通过解题练习起到巩固知识深化概念的作用,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1.函数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2.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对前段时间对函数的学习有初步的复习。
二、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一九九六年,鸟类研究者在芬兰给一只燕鸥(候鸟)套上标志环.4个月零1周后人们在2.56万千米外的澳大利亚发现了它.
1.这只百余克重的小鸟大约平均每天飞行多少千米(精确到10千米)?
2.这只燕鸥的行程y(千米)与飞行时间x(天)之间有什么关系?
3.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的行程大约是多少千米?
我们来共同分析:
一个月按30天计算,这只燕鸥平均每天飞行的路程不少于:
25600÷(30×4+7)≈200(km)
若设这只燕鸥每天飞行的路程为200km,那么它的行程y(千米)就是飞行时间x(天)的函数.函数解析式为:
y=200x(0≤x≤127)
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的行程,大约是x=45时函数y=200x的值.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