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我意识训练案例团体辅导方案

自我意识训练案例团体辅导方案

自我意识训练案例——团体辅导方案
总体目标
1、增加学生对自我的觉察;
2、提供机会使学生重新认识自己、悦纳自我、发展自我;
3、帮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关心他人、信任他人,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6~8人为一小组。

评估方法:
1、填写团体效果评估;
2、参与者感受总结。

团体活动实施如下
第一阶段:初始阶段
目标:
(1)增进彼此认识;
(2)促进相互信任。

活动内容:
1. 滚雪球
学生开始在教室里自由走动,遇到同学就停下来,微笑握手,然后继续走动,尽可能与每位同学握手。

自由走动约4分钟后,每位同学对面的人就成为他今天的朋友,两人互相介绍。

互相介绍。

接着四人为一组,最后合并成八人小组,连环介绍,每人用一句话介绍自己。

话中必须包括姓名、个人特征、家乡。

如第一位说“我是来自甘肃平凉的性格内向的王涛”,下位则说“我是来自北京海淀的性格内向的王涛旁边的来自北京丰台的活泼的刘静”。

以此类推,每个人都必须从第一位说起。

介绍完毕,各小组推荐一个代表,把全组成员向全班一一介绍。

同学们一方面看到了自己的潜力;另一方面团体向心力开始出现并不断增强。

2. 信任之旅。

介绍完毕后,让全体同学站成一圈,按“1、2”依次报数。

报“1 ”(或报“2 ”)的同学向前一步,同时,要求全体同学从此刻起保持绝对安静。

内圈的同学扮盲人,用布条、眼罩或其它物
品蒙住眼睛,然后原地转三圈。

“盲人”体会此时感受,然后由剩下的扮演“向导”的同学每人任选一位“盲人”,带领他走出教室去“旅行”,但二人不能有任何言语交流。

约十分钟后回到教室,摘下眼罩,二人充分交流各自感受约3分钟。

然后,互换角色,而且也要换同伴,重复
之前的活动。

活动完毕,班主任或者辅导员带领大家讨论以下几个方面:
(1)蒙上眼睛后有什么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2) 你对你的“向导”满意吗?为什么?你对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新发现?
(3)作为“向导”,你是怎样理解你的伙伴的?你是怎样设法帮助他的?这使你想起什么?
班主任或者辅导员总结:此次活动的目的在于促进同学间的信任,只有自己先做出使对方信任的行为才能相互信任。

在交流中,只有不断调整、多体会、多反馈,沟通才能顺利。

重要的是,使同学们体会到同情心的意义与功能。

第二阶段:自我探索
目标:
(1)促进自我认识、接纳自我;
(2)认识他人特点,接纳他人
活动内容:
1. 热身。

自做名片。

恢复最初的八人小组,每人制作一张“名片”,贴在胸前。

“名片”上写下自己最想让别人叫的昵称,然后,每个人按“名片”,依次叫一遍其他人的昵称。

2. 性格、气质量表测验。

组织同学做性格、气质量表,班主任或者辅导员解释结果。

解释时应使组员理解,,每个人的气质都不同,并没有好坏优劣之分。

3. 小小动物园。

每位小组成员选择一种最能代表自己的动物写在卡片上,如兔子、狗、小鸟等,写完后大家同时出牌,看都有哪些动物,哪些与自己相似,哪些不同,你在其中有什么感受。

然后,成员轮流说明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动物。

介绍时,其他成员可以有不同的回应,以促使当事人进一步思考。

以上活动,在于促进成员更全面认识自己,增进成员间的了解,学习接纳每个人的独特性.
第三阶段自我探索及自我成长
目标:
(1)深入探索自我;
(2)学会尊重他人,打破自我中心。

活动内容:
1.热身:心有千千结
小组成员手拉手围成圈,,认清自己左右的人。

然后,成员在圈内随意走动,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喊“停”,大家停在原地。

站在原地后,拉住原左右边人的手,不能松开,要求成员设法解开这个“结”。

2.我的恤衫
请组员为自己设计一件有特色的T恤衫,看会选择什么样的图案。

画完后,贴在墙上让其他成员观摩。

然后,请每位设计者讲自己的考虑,其他人可以提问以促进设计者进一步思考,比如:色彩、内容、构图等,想表达什么?想展现什么?
3.设身处地
请组员列出曾经怨恨过的人,然后扮演对方的角色,从对方的立场出发,为他或她找理由,试着原谅对方。

第四阶段:自我成长
目标:
(1)使成员得到进一步的成长;
(2)解答成长中的困惑;
(3)为结束活动做准备。

活动内容:
1.生命线
请每位成员画条线段,左端为出生时间,右端是预测的死亡年龄(根据本人健康状况;家族健康状况;生活地区的平均寿命进行预测),再找出你今天所在的位置。

画完后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过去对你影响最大或最令你难忘的三件事;今后你最想做的三件事或最想实现的三个目标。

想好后写在一张纸上,然后与其他成,每个人都拿出自己的生命线给其他人员一起分享交流。

交流中看,边展示边说明,注意自己与他人内心的反应。

2. 自我探索
给每位成员发几张白纸,请每组成员写出三个“我”:理想中的我,现实中的我,别人眼中的我。

然后请愿意分享自我的同学读出自己的三个“我”,同组中人给予回应,帮助该名同学共同探索和纠正对自我的认识,促进个人的成长。

3.热座
给每位成员发几张白纸条,每张纸条写上自己的名字和一个最困扰、最
想得到帮助的问题,问题必须是相同的。

然后把纸条发给其他成员,请他们回答。

回答者应认真思考,根据自己的经验,怀着真诚的心情回答,没有对错之分,只要写出自己真实的看法,不用署名。

回答完毕,将纸条放进署有相应名字的信封。

成员取回自己的信封,阅读纸条。

最后,每个人谈自己读完意见后的感想。

第五阶段:结束
目标:
(1)自然结束活动;
(2)对活动进行评价性反馈。

活动内容
1.大家都来说
全体同学坐在一起,依次轮流发言。

发言前,班主任或者辅导员发
言,“这是最后一次活动,你会用什么话来描述你对活动结束的感受”或者“你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进步与改变的满意程度如何?”
2.填写团体成员主观评估量表。

3.留出时间让同学们自由结合,自由交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