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血压脑出血病历

高血压脑出血病历

江津市中医院住院病案心脑血管科床住院号:姓名:性别:男病案号:年龄:61岁婚况:已婚职业:出生地:重庆江津民族:汉国籍:中国家庭地址或单位:邮政编码402260入院时间:2/7/6 9Am 病史采集时间:20/7/6 9Am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可靠成度:可靠发病节气:小暑前问诊:主诉:反复头晕头痛10年,复发加重2小时,呕吐胃内容物1次。

现病史:患者于10年前,常因劳累或情绪激动而出现头晕,头痛,面时潮红,曾测血压高,最高时达180/120 mmHg,曾服用卡托普利25毫克每日三次治疗,服用药物一月余,患者头痛症状好转,血压降至正常,故自停服用降压药物至今。

但以后常因劳累或情绪激动而感头昏痛症状加重,经服中草药治疗(具本药物不详),患者头昏痛症状时轻时重,但未曾引起重视,也未曾治疗,长期血压值在170-180mHg/100-110mmHg之间。

2小时前,患者突感头昏痛症状加重,且呕吐胃内容物一次,当时无意识障碍及抽搐,无肢体瘫痪,无大小便失禁,故急送至我院,急查头颅CT示:脑室出血,故门诊以“脑室出血”急收入院。

患病来,患者大小便正常,无潮热盗汗,无胸闷、心累及心前区不适,无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既往史: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输血史,无职业病史,无中毒史,余各系统回顾无重要病史。

过敏史:否认食物、金属等过敏史。

其它情况:出生于江津,我院退休职工。

居住环境及生活条件好,不吸烟、饮酒。

平素性格急躁,20岁结婚,育一子一女。

爱人及儿子、女儿均体健。

否认家族中有传染病史及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T 36.2o c P 92次/分 R 18次/分 BP 168/105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查体合作,步入病房,精神差,自动体位,身体肥胖,正力体型,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全身皮肤无黄染,温度、湿度、弹性均可,未见斑丘疹及出血点。

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头颅外观无畸形,眼睑无浮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0.3cm,对光反射灵敏。

鼻腔中未见异常分泌物,耳听力正常,外耳道无溢浓,乳突无压痛,口唇无发绀,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

胸廓无畸形,呼吸动度一致,节律均匀,叩呈清音,语颤对等,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

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处,无扪及震颤,心率92次/分,律齐,A2亢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坦,全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3—5次/分,无腹主动脉搏动杂音。

肝脾未扪及,莫非氏征阴性,脊柱四肢关节无畸形,双肾区无叩痛,肛门直肠及外生器检查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

神经系统查:神清,颈软,眼底查:视乳头水肿,A/V=1/3,有交叉压迹。

颅神经检查无异常。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无感觉障碍,双侧病理征阴性。

辅助检查:头颅CT示脑室出血。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1、眩晕肝阳上亢西医诊断:1、脑室出血2、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3、脑动脉硬化症补充诊断:西医诊断:1、肺部感染2004年7月7日2、高血压性心脏病隐匿型左心室增大心功I级2004年7月17日3、二重感染2004年7月18日4、尿路感染2004年7月18日5、前列腺增生2004年7月31日首次病程记录20年7月6日9Am患者,男,61岁,职业,因“反复头晕头痛10年,复发加重2小时,呕吐胃内容物1次。

”于2004年7月6日9Am收入院,病史特点如下:1、老年男性。

2、患者于10年前,常因劳累或情绪激动而出现头晕,头痛,面时潮红,曾测血压高,最高时达180/120 mmHg,曾服用卡托普利25毫克每日三次治疗,服用药物一月余,患者头痛症状好转,血压降至正常,故自停服用降压药物至今。

但以后常因劳累或情绪激动而感头昏痛症状加重,经服中草药治疗(具本药物不详),患者头昏痛症状时轻时重,但未曾引起重视,也未曾治疗,长期血压值在170-180mHg/100-110mmHg之间。

2小时前,患者突感头昏痛症状加重,且呕吐胃内容物一次,当时无意识障碍及抽搐,无肢体瘫痪,无大小便失禁,故急送至我院,急查头颅CT示:脑室出血,故门诊以“脑室出血”急收入院。

患病来,患者大小便正常,无潮热盗汗,无胸闷、心累及心前区不适,无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3、入院时查体:T36.2o c,P 92次/分,R 18次/分,BP 168/105mmHg。

步入病房,精神差,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身体肥胖,双肺检查无异常。

心率92次/分,律齐,心界正常,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处,A2亢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检查无异常。

脊柱、四肢关节无畸形。

双肾区无叩痛,肛门直肠及外生器检查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

神经系统查:神清,颈软,眼底查:视乳头水肿,A/V=1/3,有交叉压迹。

颅神经检查无异常。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无感觉障碍,双侧病理征阴性。

4、辅查示:头颅CT示脑室出血。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1、眩晕-肝阳上亢诊断依据:头晕头痛,面时潮红,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口干苦,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辩证分析:患者,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上冒清空故头晕头痛,阳升则面时潮红,肝火内盛则急躁易怒,肝火扰乱心神,故失眠多梦,本病波及于胃,致胃气上逆,故见呕吐胃内容物。

口干苦、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为肝火内盛之征。

鉴别诊断:眩晕应与头痛鉴别,眩晕和头痛可单独出现,亦可同时出现,二者相比,头痛病因有外感、内伤两个方面,眩晕则以内伤为主,在辨证方面头痛偏于实证者为多,眩晕则以虚证为主。

西医诊断:1、脑室出血依据:(1)患者,老年男性。

(2)有高血压病史多年。

(3)突发头痛加重,且呕吐胃内容物一次。

无肢体瘫痪。

(4)查体:神清,颈软,眼底查:视乳头水肿,颅神经检查无异常。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无感觉障碍,双侧病理征阴性。

(5)头颅CT示脑室出血。

本病据头颅CT检查,诊断明确,无需鉴别。

2、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诊断依据:(1)、有头晕头痛症状10余年。

(2)、曾测血压值为180/120 mmHg,(3)经服用降压药物治疗患者头昏痛症状好转,说明治疗有效。

(4)此次测血压为BP 168/105mmHg。

鉴别诊断: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一定的基础疾病引起的高血压。

本病无引起血压增高的原发疾病,如肾动脉狭窄,嗜咯细胞瘤等,故不考虑继发性高血压。

3、脑动脉硬化症依据:(1)患者平素有头昏痛症状病史多年。

(2)有脑出血疾病。

(3)眼底查A/V=1/3,有交叉压迹。

待患者病情平稳后可进一步作经颅多普勒检查以明确。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1、眩晕肝阳上亢西医诊断:1、脑室出血2、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3、脑动脉硬化症诊疗计划:1、心脑血管科一级护理。

2、病危留伴。

3、尽快完善各项入院检查。

4、中医治以平肝潜阳,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2g钩藤122g石决明12g川牛膝12g夜交藤12g杜仲2g当归12g山栀10g甘草6g5、西医给予降颅压、降压及对症支持治疗。

6、辨证施护:低脂低盐饮食。

2004年7月7日9Am 主治医师查房记录主治医师经仔细询问病史,作了体格检查及结合辅查后总结病史特点如下:(1)患者,老年男性。

(2)有高血压病史多年,曾测血压值为180/120 mmHg,入院时查BP 168/105mmHg。

今日查BP 168/100mmHg(3)平素有头昏痛,此次突发头痛加重,且呕吐胃内容物一次,无肢体瘫痪。

今日晨起出现咳嗽,咯少许白泡痰。

(4)入院时查体:体温正常。

神清,颈软,眼底查:视乳头水肿,眼底查A/V=1/3,有交叉压迹,肺部未闻及干湿罗音。

颅神经检查无异常。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无感觉障碍,双侧病理征阴性。

今日查体温为37.9o c,双肺可闻及散在湿罗音及痰鸣。

(5)辅助检查:肾功:BU:8.97mmol/L,余无异常;血分析回示:WBC:14.1×109/L HCT:0.523 PLT:89×109/L PCT:100×10-2/L GRA:79.2% LYM:14.5% GRA:11.3×109/L MCV:99fl MPV:11.3fl 余无异常。

电解质示钾低:3.45mmol/L;凝血血象、血糖、肝功、血脂、尿分析无异常发现;头颅CT示脑室出血;心电图示: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大便未解。

某某主治医师查房后认为:(1)患者有高血压病,肾功示尿素氮高,故考虑患者高血压肾损害,故注意勿使用对肾功有损害的药物。

给合患者症状、查体及辅查,同意入院之西医诊断。

(2)中医据症状、舌苔、脉象,辨证为眩晕之肝阳上亢,治以平肝潜阳,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3)西医治以扩血管、降压、改善血液流变及对症支持治疗。

(4)患者现有咳嗽症状,考虑有可能为卡托普利的副作用,故停用,改用吲哒帕胺2.5毫克每日一次和心痛定缓释片10毫克每日两次口服以降压。

(5)患者查血分析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于今日出现发热,有咳嗽、咯痰症状,查体双肺可闻及散在湿罗音和痰鸣,故补充诊断:肺部感染。

考虑青霉素效差,改用菌必治抗感染治疗。

(6)患者查电解质示钾低,故加大静滴补氯化钾的量为10毫升。

(7)患者心电图示:左前分支传导阻滞,追问病史,无心前区不适、疼痛史,以往行心电图无异常发现,故暂不做特殊处理;隔日复查。

(8)医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调畅情志,低脂低盐饮食。

(9)已向患者家属说明:脑室出血可给予脑室引流治疗。

但患者家属暂不愿意给予此种治疗,并述一切后果由患者及其家属自负。

(10)患者病情危重,请科内讨论该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余未作特殊指示,已遵嘱执行,继续观察病情变化。

出院记录2年8月11日9Am患者,男,61岁,职业,因“反复头晕头痛10年,复发加重2小时,呕吐胃内容物1次。

”于2004年7月6日9Am收入院,经治后好转于2004年8月11日9Am 出院,共住院36天。

患者于10年前,常因劳累或情绪激动而出现头晕,头痛,面时潮红,曾测血压高,最高时达180/120 mmHg,曾服用卡托普利25毫克每日三次治疗,服用药物一月余,患者头痛症状好转,血压降至正常,故自停服用降压药物至今。

但以后常因劳累或情绪激动而感头昏痛症状加重,经服中草药治疗(具本药物不详),患者头昏痛症状时轻时重,但未曾引起重视,也未曾治疗,前述症状时轻时重,长期血压值在170-180mHg/100-110mmHg之间。

入院前2小时,患者突感头昏痛症状加重,且呕吐胃内容物一次,当时无意识障碍及抽搐,无肢体瘫痪,无大小便失禁,故急送至我院,急查头颅CT示:脑室出血,故门诊以“脑室出血”急收入院。

患病来,患者大小便正常,无潮热盗汗,无胸闷、心累及心前区不适,无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