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少。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手术入路和方法
因出血部位的不同,也有区别
碎吸技术 立体定向技术 内窥镜技术 血肿溶解技术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新技术
适应征
1.根据临床表现 2.根据血肿部位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1.根据临床表现:
1)发病后病人呈嗜睡状态,临床状况为Ⅱ级者
2)临床状况为Ⅲ级者,或已发生颞叶钩回疝的病 人,应争取超早期清除血肿。
出血向内侧扩展者
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
。 和向病侧的同向凝视等症状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Mizukami根据CT所见,将壳核出血分为二型:
• Ⅰ型为局限型: 血肿累及壳核及外囊 • Ⅱ型为进展型:
– Ⅱa型为壳核锥体束型: 血肿仅破坏部分椎体束 – Ⅱb型为锥体束脑室型: 血肿大部破入脑室
2)丘脑出血,血肿量在10ml以上。 3)小脑出血,血肿量>10ml。 4)脑干出血,血肿量>5ml,血肿接近脑干
表面。 5)脑室内出血,充满整个脑室系统3/4以
上,形成阻塞性脑积水。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禁忌证
1)病情垂危、年龄超过70岁的深昏迷病人不宜手 术。
2)临床状况Ⅳ级,脑疝晚期,双侧瞳孔已散大, 不宜手术。
②早期手术 (即在出血1-5天手术)
此时手术效果较好。因为出血1天内植物神经中枢功能 紊乱,生命体征多不稳定;而出血数天后,血肿和脑水 肿造成的颅内压增高逐渐明显,都不利于手术。
③晚期手术 (即在出血1-2周后)
此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脑水肿多已消退,血肿与
脑组织分界清楚,手术比较容易,再出血的机会也减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手术技巧】
根据血肿位于丘脑的前部或后部的不同
分别采用
• 经额叶皮质 • 经顶叶皮质进入侧脑室的入路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
壳核55%
脑基底节区出血
丘脑10%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Scheinker将脑基底节出血简要分
为:
①外侧型
壳核和外囊出血
②内侧型
丘脑、丘脑下部和内囊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
• 内科治疗 • 外科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Juvela手术和非手术的前瞻性研究 仅在GCS为7-10分的病人中手 术组的结果明显优于非手术组。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最佳手术时间?
①超早期手术 (即在出血24小时内手术)
及时解除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而且能减少血肿周围 组织的水肿和坏死,使神经功能的最大限度恢复。
③混合型
内侧、外侧都有血肿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Kitamura根据CT表现把基底节分为
下列四型。
(1980)
①壳核型
血肿直径小于3cm,局限于壳核区.
②壳核-内囊型
血肿直径大于3cm,超出壳核范 围,内囊后肢部分受累。
③壳核进展型
血肿占据壳核、内囊、放射冠、 中央半卵圆、颞叶后部白质或侧 脑室。
④脑室型
血肿累及丘脑邻近结构,破入 侧脑室和三脑室。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小量,局限丘脑出血
意识障碍较轻,临床上 可出现丘脑定位症状
丘脑内侧
眼部症状:眼球垂直运动障碍,瞳 孔缩小及对光反应迟钝,眼球聚 合不能等
丘脑外侧
感觉障碍
丘脑大量出血
高热、昏迷、完全性偏瘫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手术结果:
由于丘脑出血的外科治 疗效果不佳,手术指征应 从严掌!!
3)病情缓慢进展,或内科治疗过程中病情继续加 重,应争取在脑组织未遭受不可逆的损害前清 除血肿。
4)年龄在65岁以下,无严重的心、肺、肝、肾功 能不全。
5)手术后病情一度好转,待经过一段时间后症状
又逐渐加重,CT扫描确定血肿复发者,应再次
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2.根据血肿部位:
1)壳核和皮层下出血 血肿量>30ml,伴有中线移位。
3)全身情况极差,有高热、呼吸道不畅等严重肺 部并发症,或有严重的冠心病、供血不足,以 及肾功能衰竭,或多脏器功能损害者不宜手术。
4)严重高血压应在基本控制血压后再进行手术。 5)脑出血量小,病人情况良好,保守治疗可以治
愈者。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根据血肿的部位分述
一.壳核血肿 二.丘脑血肿 三.脑皮质下血肿 四. 小脑内血肿
死亡率:
血肿量大于80ml,100%死亡 血肿量在50-60ml者,死亡率为78-90% 伴有脑室内出血者,死亡率为45-76%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四级分级法
1981年中华医学会脑血管专题学术会议 拟定
Ⅰ级 神志清楚至昏睡,不完全偏瘫 Ⅱ级 浅昏迷至中度昏迷,完全性偏瘫 Ⅲ级 中度昏迷,完全性偏瘫,病灶侧瞳孔散大 Ⅳ级 深昏迷,完全性偏瘫或去大脑强直,双侧 瞳孔散大,有明显的生命体征改变
充填脑室或脑室系统铸型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手术技巧】
1.经颞叶入路 2.经外侧裂入路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二.丘脑血肿(基底节内侧型血肿)
丘脑的供血来源主要是丘脑穿动脉
• 丘脑的前部
后交通动脉→前丘脑穿动脉
• 丘脑的后内侧
大脑后动脉近侧段→内侧中央支, 通过后穿质供应后(丘脑穿动脉)
• 丘脑的后外侧部分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中国卒中培训中心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高血压性脑出血
死亡率:占脑血管疾病的首位 发病率:占在脑血管疾病中1/3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出血多发生在以下五个部位:
基底节的壳核出血最多,约占55% 大脑半球皮层下出血约占15% 丘脑出血占10% 脑干出血占10% 小脑出血占10%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血肿巨大,累及内囊、丘脑和大部 分脑室系统,特别是三脑室。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大脑后动脉的外侧中央支(丘脑 膝状体动脉)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Kitamura(1980)根据CT表现把丘脑 出血分为下列四型:
丘脑型
血肿局限于丘脑外或内侧核群 或以脑向外扩大累及内囊。
丘脑底部-中脑型
血肿由丘脑向内下方扩大,累及 丘脑底部和中脑。
脑室型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一.壳核血肿(基底节外侧型血肿)
• 该区是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
壳核出血多呈垂直方向发展
血肿增大过程中首先累及壳核、锥体束、 尾状核头所构成的三角区
Mizukami称之为“脆弱三角”
当此部位破坏后血肿即穿入侧脑室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壳核出血向外侧扩展者
可波及外囊、屏状核和岛叶 病人意识障碍较轻,可无明显偏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