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中华法系的形成及其解体。

2.中华法系主要特征是什么?
第二章思考题:
1、夏商神权法思想及其发展。

2、夏代刑法的主要内容。

3、商代刑法的主要内容。

4、商代民事、婚姻和继承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思考题
1、基本概念:明德慎罚宗法制周公制礼吕刑非眚九刑七去三不去五听
2、西周法制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制产生的影响。

3、礼与刑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4、西周的婚姻和继承制度对古代社会的影响。

第四章思考题
1、论述李悝《法经》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阶级本质与历史意义。

2、论述商鞅变法的内容与意义。

3、资料分析题。

秦太子驷案。

此案发生在战国初期的秦国。

公元前359年,秦国在商鞅变法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令,但施行1年后,百姓议论纷纷,很难贯彻实施。

商鞅以“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为由,将法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

此材料此材料虔,黥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

此段史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此材料可以看出商鞅变法的那些思想?
第五章思考题:
秦代主要的法律形式有哪些?
秦代的刑罚种类有哪些?
简述秦代的定罪量刑原则。

秦代的民事权利主体、客体大致各有哪几类?
简述秦代的婚姻制度。

简述秦代的经济法规的内容。

秦代行政法规中关于官吏职责有哪些规定?
论述秦代行政法规的主要内容。

试述秦代诉讼制度中的诉讼程序、诉讼原则及诉讼制度对后世影响。

第六章思考题
1.概念:德主刑辅《九章律》上请制度亲亲得相首匿录囚秋冬行刑《春秋》决狱
2.汉初法制思想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封建时代的重大影响。

3.汉代法律内容呈现出的时代特点。

4.汉文景时期刑制改革及其意义。

5.西汉法律儒家化特点的表现。

6. 汉代诉讼审判和监察制度的发展。

7.引经决狱制度评析。

第七章思考题
1、基本概念∶《魏律》《晋律》《北齐律》八议官当准五服以制罪重罪十条《名例律》
2、魏晋南北朝时期进一步引礼入律的表现内容。

3、从魏律到北齐律法典编制体例的演进。

4、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制度的主要发展变化。

5、《晋律》、《北齐律》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6、魏晋南北朝时期诉讼审判制度的发展变化。

第八章思考题:
1.基本概念∶《开皇律》《贞观律》《永徽律疏》《唐六典》五刑十恶保辜制义绝三司推事三复奏
2.《开皇律》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3.唐朝的主要立法活动与唐朝的法律形式。

4.《唐律.名例律》的主要内容。

5.唐律的刑法原则。

6.唐律的主要特点及历史地位评价。

7.唐朝司法监察制度和诉讼审判制度的发展变化。

第九章
1.基本概念∶《宋刑统》编敕重法地折杖法《洗冤集录》
2.宋代的立法活动与《宋刑统》。

3.宋代法律体系的特点。

4.宋代刑事立法的特点。

5.宋代民事及经济立法的特点。

6.宋代司法制度的发展变化。

第十章思考题
1.基本概念∶《至元新格》《元典章》
2.元代法律中保留的蒙古族的旧习俗和法律制度的特色。

3.元朝司法制度和诉讼审判制度的特点。

第十一章思考题
1.基本概念∶大明律明《大诰》三司会审
2.明朝立法的指导思想。

3.明《大诰》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4.明朝刑事立法及经济立法的内容及特点。

5.明朝审判制度的特点。

6、《大明律》与《唐律》相比有哪些变化?
7、明朝刑法原则有那些变化?
8、明代的会审制度有何发展?
9、论述明初立法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10、明代是如何严法整饬吏治和惩治官吏的?
第十二章思考题
1.基本概念∶大清律例文字狱秋审
2.清朝立法中律与例的关系。

3.清朝法律遏制资本主义萌芽的规定。

4.清朝的会审制度。

第十三章思考题
1.基本概念∶预备立宪《钦定宪法大纲》资议局资政院《十九信条》《大清新刑律》领事裁判权
2.清末预备立宪的历史背景、主要活动及其实质。

3.清末修订法律的主要活动及其评价。

4.《大清新刑律》的修订与礼法之争。

5.清末司法制度的变化与改革。

第十四章思考题
1.基本概念∶《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性质和特点。

3.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法令及其社会意义
4.南京临时政府法制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第十五章思考题
1.基本概念∶《天坛宪草》《中华民国约法》贿选宪法《暂行新刑律》2.北洋政府时期的宪政立法。

3.北洋政府法律制度的特点。

第十六章思考题
1.基本概念∶《六法全书》《训政时期约法》《中华民国宪法》
2.南京国民政府宪政立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国民党政府的立法体制及六法体系。

4.国民党政府刑法和民法的内容特点。

第十七章思考题
1.基本概念∶施政纲领三三制减租减息马锡五审判方式《五四指示》《中
国土地法大纲》
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主要内容、性质及评价。

2.工农民主政权时期土地立法的基本内容及其调整变化。

3.左倾错误路线对工农民主政权时期的法制产生的影响。

4.《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的内容和意义。

5.抗日民主政权人权保障立法的重要意义。

6.抗战时期土地立法的调整。

7.人民调解制度的产生、内容和发展
8.人民民主政权宪政立法的内容和意义。

9.《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10.《关于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和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的内容及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