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十月革命备课日期教法学、问、探、练、结授课日期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为以后学习苏联历史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让学生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
引导学生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难点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板书设计教后感课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备课日期教法学、问、探、练、结授课日期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等基础知识。
引导学生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客观地叙述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同时实事求是地总结其成就与失误。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它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
认真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板书设计教后感积累多投资。
二、中考命题分析本课在中考中的题型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有少许与其他相关知识结合考查的非选择题。
试题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主要考点有: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的特点与影响。
苏联模式与中国以及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深远影响,是历年中考的热点。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历来是考查重点,且可以与我国的改革开放结合起来考查,所以这一知识点也不容忽视。
三、巩固训练:[2012·汕头]列宁说:1921年春天,情况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简洁、迅速、直接的办法去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这里失败的“尝试”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冷战政策C、产业复兴法D、马歇尔计划[2012·达州]右图反映的是20世纪20年代初俄国工农大众生活恶化的情况。
面对此景,列宁沉痛地说:“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联系所学知识,对列宁这句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应该禁止商品自由交换B.资产阶级的统治思路更符合俄国国情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做法必须改变D.坚决退出世界大战是错的,应该让德国做出赔偿俄国人在等待面包[2012·泰州]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
”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A.推行农奴制改革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实施新经济政策D.形成斯大林模式[2012·恩施自治州]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有益探索,这种探索表现在A.解决了国内的经济困难,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C.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摆脱了经济危机[2012·江苏淮安]有学者分析某一经济政策时说:“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
对列宁来说,这一政策只是暂时的退却。
”这一政策指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D.社会主义工业化[2012·白银]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维护了现有制度、促进了经济恢复、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的历史事件是A.法国大革命和“雾月政变” B.“光荣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C.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D.十月革命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012·广东]列林说:“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2012·聊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
”苏俄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A.夺取十月革命胜利B.恢复发展国民经济C.推动工业化建设D.对付美国的“冷战”[2012·汕头]列宁说:“在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A、农业集体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土地法令[2012·河北] “它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
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材料主要论述了新经济政策A .实施的背景B .实施的内容C .实施的过程D .实施的结果[2012·广安]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世界上第一个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者。
20世纪20年代列宁对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A .实行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B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C .实行新经济政策D .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2012·徐州]美国人哈默最早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他还劝说坚决反共的大资本家亨利·福特到苏俄开办企业。
后来,福特成了在苏俄经销福特汽车和拖拉机的唯一代理人,美国其它公司也一涌而上。
该现象的出现是因为苏俄A .全面实施新经济政策B .外商经营重要工矿企业C .帝国主义矛盾消除D .推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2012·盐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
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A .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实施新经济政策C .按照五年计划组织经济建设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2·南京]引起右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发展商品经济B .实行农业集体化C .赫鲁晓夫改革D .戈尔巴乔夫改革[2012·苏州]右图为《1913年和1937年各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图》,其中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是A .俄国农奴制废除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C .新经济政策实施D .斯大林模式推动[2012·莱芜]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5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0%。
这说明①苏联执行了工业化方针②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③苏联由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国 ③苏联继续实施了新经济政策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苏联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户数及比例年代 1929 1930 1937 户数(百万户) 1.0 6.0 18.5 占农户总数(%) 3.9 23.6 93.0课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备课日期教法学、问、探、练、结授课日期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为进一步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史,特别是掌握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变化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对巴黎和会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内容的分析与探究,使学生认识《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掠夺性条约,从而得出巴黎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这一重要结论;通过引导学生对华盛顿会议的内容进行简要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极大地扩大了自己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势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从经济和军事实力两个方面分析帝国主义外交政策的能力;通过揭示美国在《九国公约》中宣称的“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旗号下向中国扩张的企图,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重点《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主要条约难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板书设计教后感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C.《慕尼黑协定》D.《联合国家宣言》[2012·黄冈]历史结论的提出,必须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下列历史结论,不正确的是A .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B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意味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矛盾的彻底消除C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D .纳米比亚的独立,宣告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几百年的历史结束[2012·山东泰安]毛泽东指出: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哪一条约导致了这一局面出现?A .协约国同保加利亚签订的和约B .《凡尔赛和约》C .同盟国同保加利亚签订的和约D .《九国公约》[2012·乐山]多元化的世界充斥着国家间的利益争夺与矛盾冲突 。
下面有关“华盛顿会议”的新闻报道,正确的是A .《凡尔赛和约》把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转交给日本B .《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独霸中国的局面C .《慕尼黑协定》把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到了顶峰D .《雅尔塔协定》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2012·泸州]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在一战后初期再次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A .《凡尔赛和约》B .《九国公约》C .《四国条约》D .《五国海军条约》[2012·山东临沂]美国总统奥巴马2012年1月5日宣布推出一项新军事战略,表示将美国军事重心转向亚太地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安排”这一地区,美国曾倡议召开了A .巴黎和会B .华盛顿会议C .雅尔塔会议D .万隆会议[2012·荆州] 1922年,美、英、日、中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此条约的最大受惠者是A.中国B.美国C.日本D.英国赔款 有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殖民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有英、法、日等国瓜分课题经济大危机备课日期教法学、问、探、练、结授课日期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包括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