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企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内容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违法行为罚则1 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配备情况高危行业:300人以上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照不低于千分之五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不足300人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他行业:1000人以上: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照不低于千分之三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00-1000人: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不低于两人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0-300人: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0人以下: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市安全生产条例》第十二条)规定。
公司有XX人,未按照《××市安全生产条例》第12条的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市安全生产条例》第四十三条第一项)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的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安全总监。
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的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在1000人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委员会。
(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冶金、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和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单位为高危行业)未按《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第11条规定设置安全总监未按《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第12条规定设置安全生产委员会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整顿,可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第35条第4项)存在职业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第(一)项)未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21条规定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一条第二项)2 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情况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其他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生产车间(区队)负责人、生产班组负责人、一般从业人员等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并逐级进行落实和考核。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第6条)未按照《××市安全生产条例》第10条第2项的规定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责令限期改正,对主要负责人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对生产经营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市安全生产条例》第四十二条第一项)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安全生产会议制度;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3、安全生产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4、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5、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6、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8、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市安全生产条例》第十一条)未按照《××市安全生产条例》第11条的规定,建立XXX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应涵盖:⑴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⑵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⑶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⑷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⑸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⑹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⑺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⑻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⑼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⑽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⑾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⑿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未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21条的规定建立或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一条第二项)3 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安全生产培训,具备与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市安全生产条例》第十三条)主要负责人XXX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XXX未按照《××市安全生产条例》第13条的规定参加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市安全生产条例》第四十三条第二项)4 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建立档案,保证教育、培训费用和时间。
(《××市安全生产条例》第十六条)未按照《××市安全生产条例》第16条的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应当标明有多少人、什么员工没培训,是新员工还是其他从业人员的培训)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市安全生产条例》第四十三条第三项)存在职业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对接触职业危害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第二款)未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一条第四项)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详细、准确记录培训考核情况。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24条)未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24条规定,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
责令限期改正,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二十九条第二项)5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情况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2、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应在有效期内;3、特种人员有:电工作业、焊接(热切割)作业、制冷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三条)特种作业人员XXX未按照《安全生产法》第23条的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二条第四项)6 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
对于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规定进行监控、治理。
(《××市安全生产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款)事故隐患全面排查,高危行业每月至少组织1次,其他行业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
要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详细记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档案应当包括:隐患发现日期、基本情况、类型等级、治理情况等内容,一般事故隐患档案至少保存1年,重大事故隐患档案至少保存3年。
(《××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第12条、17条)未按照《××市安全生产条例》第23条规定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责令限期改正,对主要负责人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对生产经营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市安全生产条例》第四十二条第二项)即罚项高危行业应当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逐月和逐年统计分析,并分别于次月5日前和次年1月15日前,通过××市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系统将统计分析情况报送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
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逐季和逐年统计分析,并分别于次季首月10日前和次年1月15日前,通过××市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系统将统计分析情况报送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
(《××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第12条、18条)未按照《××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第18条规定,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通过××市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系统进行上报。
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按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44条(十):拒不执行安全监管部门监察指令,给予警告,并对生产经营单位处罚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其他负责人处1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7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情况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免费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所配备的特种防护用品应当具有特种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市安全生产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未按照《山东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的规定,为XX(工种)XXX(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并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市安全生产条例》第四十四条)存在职业危害的用人单位应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未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23条第1款规定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三条第二项、第三项)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未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23条第2款规定,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
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未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26条第3款的规定保持正常运行、使用状态8 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演练情况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结合本单位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