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节目介绍及分析
• 其节目定位是:见证科学;
(1).科学精神的最高境界是人文关怀
• 应该说,《最强大脑》的最大魅力在于关注了科学与人的 关系,它通过充分挖掘普通人身上的科学潜力,试图让观 众看到与自己一样的普通人是如何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 无论是郑才千、心算神童,还是周玮、盲女等,其实都会 给观众带来这种最直观、最深切的感受。
(二)调节受众情绪和情感
1.利用节目选角激发情绪 2.通过改变认知调节情绪和情感 3.在节目中穿插故事调节情绪和情感 4.调动或调控受众情绪和情感变化的节奏
(三)受众需求的满足
➢ 1、求知心理需求 ➢2、娱乐心理需求 ➢3、好奇心理需求 ➢4、互动心理需求 ➢“微信抢红
他可以一秒钟算出任何两位数 99以内的次方
他可以记住40位客人同时点 菜
为他们的特殊技能设置挑战 关卡
节目现场展示
评委+科学家评分
过关选手进入中国脑力人才 库
赢取百万超级大脑基金
中外超级大脑终极PK
选手类型
选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类: ➢ 意外的天才:因为残障、脑病或事故而发生的 基因突变; ➢ 生为天才:天赋异禀,天生对某些事情有天赋; ➢ 造就的天才:通过多年的训练、培养而在某一 领域的杰出人才。
(2).奇观化的舞台竞技展示
如果说,《最强大脑》作为一档节目已经取 得了成功;那么,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它将 难以视觉化的科学内容表现成了情节化、悬 念化、过程化的“竞技真人秀”画面。
• 在道具的制作和运用上,奇观化和娱乐化色彩比 较浓郁。
• 无论是光影交错中 83 根激光线组成的 10 米长廊 ,还是 2500 个色彩斑斓的魔方构建的魔方墙,或 是 101 只精挑细选的花色相近的斑点狗,百余个 肌肉男和几十对同卵双胞胎等等,都强化了受众 奇观化的视觉刺激和感官享受,消解了科学研究 中的严肃性、距离感和求知欲。
• 长期以来,科学家因职业性质常被公众忽略,游离于 电视、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之外。此人的出现颠 覆了传统电视栏目嘉宾的形象,也颠覆了大众文化 与高雅文化的视域分野,他时尚、帅气,又不失科学 家的严谨、理性和好奇。
• 尽管从第一期节目开始,嘉宾与“Dr.魏”、观众与 “Dr. 魏”的观念和判断就开始发生冲突,但“科 学是唯一评判标准”的价值观恰恰在冲突中得到 了充分的体现。
【节目看点】
➢ 形式新颖,题材安全,符合主旋律; ➢ 难以置信的技能展示,天才不是传说,高手就在民间! ➢ 科学家探秘天才的世界,让科学流行起来! ➢ 中外脑力强人的顶尖对决,民族自豪感的唤起! ➢ 用最有意思的方式来科普 ➢ 打破真人秀节目同质化趋势
他可以记住101只斑点狗身上 的斑点
他可以蒙眼穿越激光线重现电 影《偷天换日》的情节
• 现如今,科学评审魏坤琳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科学家,被众多“科学粉”及广大观众奉为弘扬理 性精神的“科学男神”。他在节目上坚持“科学 ”是唯一检验标准的表现,激发了受众对权威的信 任情绪,从而对《最强大脑》节目产生好感。
科学家评委Dr.魏
(4)创新模式增加看点
• 虽然《最强大脑》的节目模式引自德国的《Super brain》,但江苏卫视并没有照搬套用,而是针对中 国电视栏目的实际进行了具有特色化的创新和尝试。
• 借助《最强大脑》,观众不但可以认识自己,还能够找出 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这一点成为许多观众不断追看节目的 主要原因。
• 整个节目并不是去机械地展示人脑特殊的功 能,而是着力于众多普通人靠自己的努力和 学习所能展现出来的能力,节目里展现了挑 战者们的生活,甚至包括他们向命运的挑战 等等,这是对人本价值的尊重,也是对社会 正能量的弘扬。
• 2014年1月3日,江苏卫视引进了德国《 Super brain》的节目模式,推出中国首档科
学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节目一经推 出,立刻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成熟的节目背后运营操作
海选挑出300脑力达人库 在茫茫人海中,拥有超级脑力的人可遇而不可求。据介绍,栏目组从 去年三四月份开始筹备,整整找了大半年,到去年9月份跟专家组再碰 的时候,专家说栏目组找的人,超过了他们院校这么多年为研究去找 到的样本。《最强大脑》节目组寻找选手的途径有三:第一,通过专 业途径,极力搜索世界脑力竞标赛的脑力界高人选手;第二,通过媒 体报道以及坊间传言,遍寻所有关于脑力牛人的信息,一旦得知哪里 有这样的奇人,就去当地挨家挨户打听;第三,通过各类活跃的脑力 兴趣小组,比如在果壳网、豆瓣社区等社区网站上搜罗。
• 问起李云龙如果赢得比赛想要什么奖励时,他说希望好好 玩三天,这个愿望从一个12岁孩子的嘴里听到似乎略显讽 刺。李云龙没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子承父业”就是他的 标签。
• 两位同为12岁的少年,他们的童年生活却有着天壤之别, 这其中折射出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
• 许多观众从这两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同龄孩子 身上看到了两国间教育的差异,进而引发了
➢ 心灵鸡汤,煽情,有爱;(女性)
➢ 可以帮助选手把天赋转为生产力,提供发展机会;
➢ 有个性魅力的明星。
评委
科学判官:李永波,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 梁冬,凤凰卫视名嘴 陶晶莹,台湾著名艺人,主持人、歌手。 周杰伦,台湾著名歌手。 还有大家熟悉的金秀贤、周杰伦、章子怡、
李彦宏、孟非、宁财神、林丹、张柏芝等等。
打分与晋级
每轮展示前,评委(3位)根据选手的描述各自打出印象分(1-5分), 当选手展示之后,科学家(1位)将给出难度系数(1-10分), 难度分与印象分相乘,得出选手的最终得分。 只有总得分超过100分,选手才有可能晋级。
当选手晋级,评委区域左右移动,打开一扇门。晋级通道是 一个阶梯,灯柱在阶梯上依次亮起,指引选手通向成功之门。
更加深刻和广泛的社会关注与探讨,这种舆 论反响比对决胜败更加引人注目。
• 《最强大脑》运用的心理要素
一、吸引受众注意 二、调节受众情绪和情感 三、受众需求的满足
(一)吸引受众注意
1、吸引受众的无意注意 (1)刺激物强度大——空间 (2)刺激物活动变化丰富——剪辑 (3)刺激物对比关系强——色彩 (4)刺激物的新异性(不平常性) 2、使受众选择性注意 3、在受众注意的广度内做节目 4、保持受众注意的持续性 5、吸引受众注意还需要注重内容
(3)史无前例的道具和明星效应
进入“视觉时代”后,节目需要更多新奇有 创意的视觉刺激来赢取观众的注意力。 •《最强大脑》不可不说的是道具的神奇性。 选手的超常智力本身是个难以想象的奇迹, 而展现奇迹的“道具”更是没有做不到只有 想不到。
• 节目中的道具堪称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史无 前例;
• 如在中德对战赛中,节目组成功复原立体 版《清明上河图》,将原本画卷上的神作 还原到现实生活中来;
• 不同国家间选手的同台竞技,也折射出各国 的社会文化差异。
•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属中国与意大 利PK赛中,中国选手李云龙与意大利选手安 德烈的比拼,两位同为12岁的记忆高手在PK 赛中相遇。
• 在主持人的一段采访中,安德烈说起一段印象深刻的经历 时表示:“夏天和爸爸及堂兄们在卡拉布里亚的海滩上生 篝火,在漫天繁星下睡觉。为了看黎明整晚都呆在海里, 是最难忘的经历。”
主持人
非专业出身的主持人
蒋昌建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博士学位,耶鲁大学政治学系博士后研究
学术背景。 2001年至2005年担任《杨澜访谈录》的总策划及央视特约评
论员的媒体从业经历。
选择蒋昌建主持这个节目, 首先是因为他丰富的个人经历背景。 第二因为他严谨缜密的思维。 第三因为他较强的公众影响力及儒雅从容的个人形象
最强选手
• 周玮“中国雨人”:有语言障碍、曾被诊断为“中度脑残”的周玮挑战高 难度心算,三道超复杂计算题被他解开,最终以满分150分晋级下一轮。周 玮的坎坷经历和震撼表现感动了全场。
• 郑才千“超级找茬王”: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世界上第一位在20岁之前 获得世界脑力锦标赛最高荣誉“世界记忆大师”终身荣誉的选手。郑才千 挑战的是“魔方墙找茬”:在左右两个各有2500个魔方、图案相同的魔方 墙上,由嘉宾随机挑选一个魔方并变动其中一个方格,挑战者需要找出两 面魔方强一个方格色块的不同。郑才千凭借超常脑力挑战成功。
成 功 之 门 打 开
观众视角平视图 俯视图
合作专家
国内顶级专家负责80%的难度分
魏坤琳副教授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事实上,魏坤琳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他的背后 有一个包括美国耶鲁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等近三十位国内外专家组成的“智囊团”。
评委定位
评委负责20%印象分
➢ 理性、爱挑剔、总是在质疑,不相信天赋;
二、节目特点分析
• (一)、内容创新:科学竞赛节目与真 人秀成功结合
• 节目虽然以科学为主题,但实质上是一场脑力 竞技真人秀,主要内容是选手们“不秀智商秀 天赋”的表演,“像是挑战吉尼斯和现在真人秀 的一个组合模式”。(采访中国传媒大学综艺 节目编导专业老师韩莹)
• “最强大脑”有效地利用观众这种对未 知领域强烈的好奇心,将科学引入电视 ,在热门明星和科学家的陪同下与观众 共同见证人类大脑的超常与奇迹。
• 道具的精致“奢华”让观众津津乐道,一 改以往单纯道具的作用,成为节目吸引眼 球的重要元素。
• 明星效应在娱乐节目中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 《最强大脑》除了每期选用当红明星(如近来大受 欢迎的韩国影星金秀贤、奥运冠军林丹、音乐才 子周杰伦等)来做点评嘉宾外,还安排了一位时尚 帅气的科学家评委d r.魏。
• 贾立平“魔方狂人”:以1分04秒的成绩,成功创作了“水下盲拧还原2个 魔方”的世界纪录。
【能力展示说明】
举例一:盲攀
选手将蒙住双眼, 根据规定颜色的岩点, 蒙住双眼,凭借记忆与 过人的体能,攀登高达 9米的岩壁。这一项考 验了选手的感知力、记 忆力以及协调能力。
举例二:魔方墙找茬
现场摆出两面一模 一样的魔方墙,每一面 墙由2500个魔方组成, 主持人随意改动其中的 一块魔方色块,选手必 须在最快的时间内找出 哪一块魔方被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