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材料学习题

工程材料学习题

目录绪论、第一章 (1)第二章 (2)第三章 (4)第四章 (6)第五章 (9)第六章 (12)第七章 (14)第八章 (17)第九、十、十一章 (18)第十二章 (20)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工程材料学精品课程组工程材料学习题绪论、第一章一.填空题1.纳米材料是指尺寸在之间的超细微粒,与传统固体材料具有一些特殊的效应,例如、和。

2.固体物质按其原子(离子、分子)聚集的组态来讲,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3.工程材料上常用的硬度表示有、、、以及等。

4.在工程材料上按照材料的化学成分、结合键的特点将工程材料分为、、以及等几大类。

5.结合键是指 .6.材料的性能主要包括、和三个方面。

7.金属晶体比离子晶体具有较的导电能力。

8.低碳钢拉伸试验的过程可以分为弹性变形、和三个阶段。

9.金属塑性的指标主要有和两种。

二.选择题1.金属键的特点是:A.具有饱和性 B. 没有饱和性 C. 具有各向异性 D. 具有方向性2.共价晶体具有:A. 高强度B. 低熔点C. 不稳定结构D. 高导电性3.决定晶体结构和性能最本质的因素是:A. 原子间的结合力B. 原子间的距离C. 原子的大小D. 原子的电负性4.在原子的聚合体中,若原子间距为平衡距离时,作规则排列,并处于稳定状态,则其对应的能量分布为:A. 最高B. 最低C. 居中D. 不确定5.稀土金属属于:A. 黑色金属B. 有色金属C. 易熔金属D. 难容金属6.洛氏硬度的符号是:A.HB B. HR C. HV D.HS7. 表示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符号是。

A. σeB. σsC. σ B.D. σ-18.下列不属于材料的物理性能的是:A. 热膨胀性B. 电性能C. 磁性能D. 抗氧化性三.判断题1. 物质的状态反映了原子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他们的热运动。

2. 用布氏硬度测量硬度时,压头为钢球,用符号HBS表示。

3. 用布氏硬度测量硬度时,压头为硬质合金球,用符号HBW表示。

4.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可以理解为金属材料的失效抗力。

四.问答题1. 工程材料是如何分类的?它们之间性能的主要差异表现在哪里?工程材料与功能材料的大致概念是什么?2. 材料的弹性模量E的工程含义是什么?它和零件的刚度有何关系?3. 说明以下符号的意义和单位。

(1)σe;(2)σs(σ0.2);(3)σ B. ;(4)δ;(5)ψ;(6)σ-1;(7)ɑk ;(8)K I;(9) K IC. ;4. 现有标准圆柱形的长、短式样各一根,原始直径D. 0=10mm,经拉伸实验测得其伸长率δ5、δ10均为25%,求两试样拉断时标距长度。

5. δ与ψ两个性能指标,那个表征材料的塑性更准确?塑性指标在工程上有哪些实际意义?6. ɑk指标有什么实用意义?7. 比较布氏、洛氏、维氏硬度的测量原理及应用范围。

8. 在零件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力学性能指标有哪些?为什么?第二章一.填空题1.在晶体学中,通常按晶胞中三个棱边的长度及夹角是否相等,还有夹角是否为直角的原则,将全部晶体分为种晶系,种晶胞。

2.纯金属常见的晶体结构主要有、和。

3.点缺陷的三种表现形式为、和。

4.在立方晶系中,{120}晶面族包括。

5.位错分为两中,它们是和,多余半面原子是位错所特有的。

6.γ-Fe、α-Fe的晶胞内的原子数分别是和。

7.每个体心立方晶胞在晶核中实际含有原子,致密度为。

8.每个面心立方晶胞在晶核中实际含有原子,致密度为。

二.选择题1.晶体中的位错属于:A. 体缺陷B. 面缺陷C. 线缺陷D. 点缺陷2.α-Fe和γ-Fe分别属于晶格类型。

A.面心立方和体心立方B.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C.均为面心立方D.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3. 当铁发生以下同素异构转变时:γ-Fe到α-Fe ,其体积将:A. 膨胀B. 不变C. 缩小D. 有些方向膨胀,有些方向收缩4. 常见金属金、银、铜、铝室温下的晶格类型。

A.与α-Fe相同 B. 与γ-Fe相同 C. 与δ-Fe相同 D. 与Zn相同5. 在面心立方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向是:A. <110>B. <100>C. <111>D. <112>6. 在体心立方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是:A. {100}B. {110}C. {111}D. {112}7.每个体心立方晶胞中包含有个原子。

A. 1B. 2C. 3D. 48.每个面心立方晶胞中包含有个原子。

A. 1B. 2C. 3D. 49.晶体中的位错属于:A. 体缺陷B. 线缺陷C. 面缺陷D. 点缺陷10.晶界是由:A. 点缺陷堆积而成B. 位错垂直排列成的位错墙而构成C. 晶界间的相互作用构成D. 原子的边界构成三.判断题1. 单晶系是各项异性的,所以实际应用的金属材料在各个方向上性能也是不相同的。

2. 密排六方晶格在晶格中实际仅包含的原子数量7个。

3. 在立方晶系中,(123)晶面与[123]晶向垂直。

4. 把在实际晶体中出现的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缺陷叫做面缺陷。

5. 把在实际晶体中出现的空位和间隙原子的缺陷叫做线缺陷。

6. 面心立方晶胞在晶格中实际仅包含的原子数量是5个。

7. 晶体缺陷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能引起晶格畸变。

四. 问答题1.分别说明以下概念:(1)晶格;(2)晶胞;(3)晶格常数;(4)致密度;(5)配位数;(6)晶面;(7)晶向;(8)单晶体;(9)多晶体;(10)晶粒;(11)晶界;(12)各向异性;(13)同素异构。

2.金属常见的晶格类型有哪几种? 如何计算每种晶胞中的原子数?3.已知α-Fe的晶格常数为0.289nm。

试求出晶体中(110),(111)的晶面间距。

4.在立方晶格中,如果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的数值相同,该晶面与晶向间存在着什么关系?5.写出体心立方晶格中的{110}晶面族所包含的晶面,并绘图表示。

6.金属实际晶体结构中存在哪些缺陷?每种缺陷的具体形式何?7.已知银的原子半径为0.144nm,求其晶格常数。

8.单晶体与多晶体有何差别?为什么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材料通常不表现出各向异性?9.画出体心立方、面心立方晶格中原子最密的晶面和晶向,并写出其相应的指数。

10.画出一个B. C. C. 、fC. C. 、hC. p晶胞,计算B. C. C. 、fC. C. 的致密度。

11.将下列各组晶向、晶面分别画在一个立方晶胞内:①(1 2 3)、(4 2 1),②(2 1 0)、[2 1 0],③(1 1 1)、[1 1 2],④(1 1 0)、[1 1 1]12.写出 {2 2 3} 晶面族中包括的全部晶面。

13. 写出附图1.1所示立方晶格中晶面ABCD和晶向CE的指数;在右图单胞中画出晶面(111)和该面上属于<112>三个晶向,并标出具体指数。

(12分)第三章一.填空题1.结晶过程是依靠两个密切联系的基本过程实现的,这两个过是和。

2.液态金属结晶时,结晶过程的推动力是,阻力是。

3.过冷度是指,其表示符号为。

4.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所占位置的不同,固溶体可以分为和两类。

5.随着过冷度的增大,晶核形核率N ,长大率G 。

6.细化晶粒的主要方法有和。

7.共晶反应的反应式为,共晶反应的特点是。

8.共析反应的反应式为,共析反应的特点是。

9.包晶反应的反应式为,包晶反应的特点是。

二.选择题1. 铸造性能最佳的合金应该是成分的合金。

A. 固溶体B. 亚共晶C. 共晶D. 过共晶2. 固溶体的结构与 相同。

A .溶剂 B. 溶质 C. 其他晶型 D. 自身原有状态3. 组成合金的最基本的 ,称为组元。

A. 化学元素B. 能够独立存在的物质C. 稳定的化合物D. 单一成分的物质4. 一种金属元素与另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相互 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称为合金。

A .机械混合 B. 熔合 C. 各自保持原来特性 D. 化合5. 在实际冷却速度 的条件下,以树枝晶方式结晶的固溶体中,先后结晶的树枝状晶体内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称为枝晶偏析。

A. 较慢B. 较快C. 适中D. 极为缓慢6. 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其实际结晶温度将 :A. 越高B. 越低C. 越接近临界理论结晶温度D. 与冷却速度无关7. 实际金属结晶时,通过控制生长速率N 和长大速率G 比值来控制晶粒大小,在下列情况下获得的晶粒较为较为粗大的是 :A. N/G 很大时B. N/G 很小时C. N/G 居中时D. 与N/G 无关8. 在二元合金相图中,三相平衡共存时,必定是一条水平线,每条水平线必定和 相遇,也一定与 以一点接触。

A. 一个两相区B. 两个两相区C. 三个两相区D. 一个单相区E. 共存三相之中的二个单相区F. 共存三相的三个单相区9. 在发生βα+−→−L 共晶反应时,三相的成分: A. 相同 B. 确定 C. 不确定 D. 不相同三. 判断题1. 物质从液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的过程称为结晶。

2. 金属结晶后晶体结构不再发生变化。

3. 液态金属结晶时的冷却速度越快,过冷度就越大,形核率和长大率都增大,故晶粒就粗大。

4. 物质从液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5. 当过冷度较小时,纯金属晶体主要以平面状的方式长大。

6. 液态金属冷却到结晶温度时,液态金属中立即就有固态金属结晶出来。

7. 过冷度的大小取决于过冷速度和金属的本性。

8. 当晶核长大时,随过冷度的增加,晶核的长大速率增大。

但是过冷度很大时,晶核长大速率很快减小。

9. 在实际金属和合金中,自发形核常常起着优先主导的作用。

四. 问答题1. 何谓凝固?何谓结晶?2. 什么是过冷度?液态金属结晶时为什么必须过冷?3. 何谓自发形核与非自发形核?它们在结晶条件上有何差别?4. 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何关系?它对金属结晶后的晶粒大小有何影响?5. 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哪些措施控制晶粒大小?6. 什么是合金?什么是相?固态合金中的相是如何分类的?相与显微组织有何区别和联系?7. 说明固溶体与金属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特点并指出二者在性能上的差异。

8. 何谓间隙固溶体?何谓间隙化合物?试比较二者在形成条件上的的异同点。

9. 何谓组元、成分、合金系、相图?二元合金相图表达了合金的哪些关系?有哪些实际意义?10. 何谓合金的组织组成物?指出w Sn =30%的PB. -Sn 合金在183℃下全部结晶完毕后的组织组成物和相组成物,并利用杠杆定律计算它们的质量分数。

11. 什么是共晶反应?什么是共析反应?它们各有何特点?试写出相应的反应通式。

12. 已知在500℃时,A-B 二元系共晶反应式为 L (w B=75%)−→−α (w B=15%) + β (w B=95%),A 组元的熔点为700℃,B 组元的熔点为600℃,并假定α及β固溶体的溶解度不随温度而改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