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定位与夹紧
x
5.1.2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2.4.2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1. 六点定位原则
工件定位的实质,就是使工件在夹具中占有某一个
正确的加工位置。一个空间处于自由状态的刚体,具
有六个自由度。要使工件在夹具中占有正确的位置,
就是要对工件的
六个自由度加以
必要的限制——即约束。
夹具用一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一个自由度,用合
间隙配合心轴
H7 g6( f 7)
H7 r6
图2-66 圆柱心轴
3.常见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
3) 工件以外圆表面定位 V形块
半圆环 定位套 支承定位
3.常见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
3) 工件以外圆表面定位 V形块
图2-61 V型块
3.常见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
3) 工件以外圆表面定位 V形块
图2-62 活动V型块的应用
侧挡销
图2-54 连杆钻孔定位方案
平面支承
5.1.2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不完全定位例子: 为保证槽底面与A面的平行度和尺寸60mm两项加工要求, 必须限制 、 、 三个自由度;为保证槽侧面与B面的平 行度及尺寸30±0.1 mm两项加工要求,必须限制 两 个自由度;至于 ,从加工要求的角度看, 可以不限制
自 为基 准的原则
加工余量很小的精加工或光整加工中,常以被 加工表面本身为定位基准,以保证余量的均匀
精磨床身导轨,由于导轨长,磨削余量 很小,用找正导轨面的方法确定工件的 位置——即以导轨面自身作为定位基准
一些光整加工工艺定位基准 选择均采用自为基准的原则
互为基准原则:采取两个加工表面互为基准反复 加工。 便于装夹原则:选择能保证工件定位准确稳定, 装夹方便可靠表面作为定位基准。
(2)不完全定位: 有些工件,根据加工要求,并 不需要限制其全部自由度。
(3)欠定位: 工件的实际定位所限制的自由度数 少于按其加工要求所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数目。 欠定位的结果将会导致工件应该被限制的自 由度不被限制的不合理现象,在夹具中的位 置不能满足加工要求。
2. 常见定位分析
1) 完全定位:
短圆柱销
图5-15 套筒粗基准的选择
1—外圆;2—内孔
第5章 金属切削机床夹具
加工余量合理分配原则
粗基准选择原则二:若需要保证某重要表面的余量均匀,应 选择该表面之毛坯面为粗基准。
重要表面原则
粗基准选择原则三:若需保证多个表面均有足够的余量,应选 择余量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图5-16 阶梯轴粗基准的选择
第5章 金属切削机床夹具
(2)夹紧力的确定
夹紧力的确定包括夹紧力的方向、作用点和大小三要素,必 须依据工件的结构特点、加工要求、切削力和其他外力作 用工件的情况以及定位元件的结构和布置方式等综合考虑。 夹紧力方向: ①夹紧力的方向应有助于定位稳定,且主夹紧力应朝向主 要定位基面。
P160 表5-1
作业
1.简述基准、设计基准、工艺基准的概念。 2.什么是定位基准?精基准与粗基准的选择各有何原则?
3. 如图所示的零件,
在加工过程中将A面 放在机床工作台上加 工B、C、D、E、F表 面,在装配时将A面与 其他零件连接。试说明: ①A面是那些表面的尺寸 和相互位置的设计基准? ②哪个表面是装配基准和 定位基准?
9
一、零件的基准及其分类
什么是基准?
基准就是用来确定生产对象 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 据的点、线、面。
一、零件的基准及其分类
1. 设计基准 在零件设计图上用以确定其
它点、线、面位置的基准(点、 线、面),称为设计基准。
图2-47 零件的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示例
一、零件的基准及其分类
2. 工艺基准 零件在加工、检验和装配过
第5章 金属切削机床夹具
教学重点:
掌握定位基准的概念及分类; 掌握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理解常用定位原件所能限制的自由度; 掌握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
教学难点:
常用定位元件所能限制的自由度; 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
第5章 金属切削机床夹具 定位:加工前,使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上
图5-8 几种常用的自位支承结构 1—钢球;2—心轴;3—支承销
3.常见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
1) 工件以平面定位
辅助支承
辅助支承
3.常见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
2) 工件以圆孔定位
定位销 定位心轴 定心夹紧装置
3.常见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
2) 工件以圆孔定位
定位销
圆柱销 圆锥销
长定位销 短定位销
常见的圆柱销结构:
理分布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
在夹具中的位置完全确定。这就是六点定位原则。
5.1.2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图2 -8 工件定位时支承点的分布
5.1.2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2.工件的定位方式
(1)完全定位: 工件的六个支承点全部被限制, 工件在空间占有完全确定的惟一位置,称完 全定位。
形成的加工误差。
互 为基 准的原则
当相关表面位置精度要求很高但精加工余量很小,加工时 要用这些表面互相作为定位基准。
精度高于6级的淬火齿轮,齿形 相对于轴线的位置精度要求很 高,加工需用磨齿工艺。因淬 火后齿轮孔和齿面均产生变形, 而孔和磨齿的加工余量都很小, 故先以齿面为定位基准磨孔; 再以孔为基准磨齿面。 齿面和齿轮孔互为基准。
当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相互矛盾时,若采 用统一定位基准能够保证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则 应遵循基准统一原则;否则应遵循基准重合原则
第5章 金属切削机床夹具
粗基准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选择:
相互位置原则
粗基准选择原则一:若需要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的相互 位置关系时,应以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
2. 工艺基准
(3)测量基准
检验零件时,用以测量加工 表面的尺寸、形状、位置等误 差所依据的基准。
图2-47 零件的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示例
2. 工艺基准
(4)装配基准
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组件 和部件相对于其他零件、组件 和部件的位置所采用的基准。
传动轴
键 传动齿轮
图2-48 齿轮的装配基准
(二)精基准及其选择原则
3.常见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
3) 工件以外圆表面定位 定位套:内孔轴线是限位基准,内孔面是限位表面, 为了限制工件沿轴向的自由度,常与端面联合定 位。
图2-63 工件以圆孔定位的定位套
半圆套
下面的半圆套是定位元件,上面的半圆套起夹紧作 用。主要用于:大型轴类零件及不便于轴向装夹的 零件。
3.常见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
第5章 金属切削机床夹具
可调支承:主要用于工件的毛坯制造精度不高,以未加工 过的毛面作为定位基准的工序中。可调支承点的位置一经适 当调节后,便通过锁紧螺母锁紧,以防止夹具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定位支承螺钉的松动而使支承点的位置发生变化。
图5-7 可调支承结构
第5章 金属切削机床夹具
浮动支承:也称为 自位支承,是指支承 点的位置在工件定位 过程中,随工件定位 基准面位置变化而自 动与之适应的定位元 件。因此,这类支承 在结构上均需设计成 活动或浮动的。
3.常见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
1) 工件以平面定位
支承钉:工件以粗基准(毛面)定位时,对于作为主
要定位面的粗基准,一般采用三点支承方式,使用的是球 头支承钉或锯齿头支承钉。
3.常见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
1) 工件以平面定位 支承板: 工件用精基准定
位时,不能采用与工件上的 精基准全面接触的整体大平 面的定位元件来定位。实际 上使用的是小平面式的定位 元件、平头支承钉或支承板。
1.机床夹具的组成
(1)定位装置 :是由定位元件及其组合构成的,用于确定 工件在夹具中的正确位置,常见的定位方式是以平面、圆孔、 外圆定位。圆柱销5、菱形销9、支承板4
(2)夹紧装置 : 保持工件在夹具中的确定位置,保证定位 可靠,使工件在切削力的作用下不产生移动。包括夹紧元件、 传动装置及动力装置等。螺杆8、螺母7、开口垫圈6
1. 常用的统一基准 2. 轴类零件:两顶尖孔; 3. 盘 类 件:孔+端面; 4. 箱 体 件:一面二销孔(大批量) 5. 三个垂直平面(小批)
• 统一基准会产生基准不重合 的问题,工艺设计中应解决此 问题;
• 基准统一不能排除在个别工 序中采用其它的基准定位。
采用统一基准的优点:
简化工艺过程和夹具设计;节省工艺与夹具设计费用。 能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多个表面,减少由于基准转换
图2-64 工件以圆柱孔定位的定位套
常见的圆锥销结构:
图2-65 锥销定位
3.常见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
2) 工件以圆孔定位
定位心轴
锥度心轴 圆柱心轴
过盈配合心轴 间隙配合心轴
3.常见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
2) 工件以圆孔定位 锥度心轴
图2-67 锥度心轴
3.常见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
2) 工件以圆孔定位 过盈配合心轴
第5章 金属切削机床夹具
二、工件的夹紧
(1)夹紧装置的组成及要求 夹紧装置主要结构由动力装置、传力机构和夹紧元件三
部分组成。 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
①夹紧过程可靠,不改变工件定位后所占据的正确位置。 ②夹紧力的大小适当,既要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其位置 稳定不变、振动小,又使工件不会产生过大的夹紧变形。 ③操作简单方便、省力、安全。 ④结构性好,夹紧装置的结构力求简单、紧凑,便于制造 和维修。
图2 -9 加工零件通槽工序图
5.1.2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4)过定位(重复定位):是指定位时几个定位支 承点重复限制工件的同 一个自由度。有时是必要 的。
图2 -11 工件过定位及改进措施
3.常见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
1) 工件以平面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