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相信自己 1.我很棒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并懂得发扬优点。 让同学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 教学重点: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特点,由教师判断其特点的优劣。 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并欣赏自己的优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大家面前勇敢地说出优点。 教学方法:谈话、讨论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只要我们相信自己,学会取长补短,就会是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在性格、言谈、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形成了一些特点。你有哪些值得欣赏的优点呢?请夸夸自己吧! 二、新课 1.引导学生在本上写出自己的特点,勇敢的站起来说说自己的特点。 2.对于学生的特点,教师和同学帮助评一评 3.老师仔细分析同学身上的优点,并使同学们发扬自身优点。 4.上课讨论,教师评价学生的优点并让同学来评价好朋友的优点。 三、课后作业 1.让同学们回家记录家长对自己的夸奖并整理老师,同学,家长对自己的夸奖。 2.写出听完夸奖后的感受 四、板书设计 五、总结 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就要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这样才能使自己好上加好,越来越棒!
2.亮出自己来 教学内容: 我的特长 教学目标: 清楚自己的兴趣,明白经过努力,兴趣可以发展成特长的道理。 教学重点: 展示自己的特长。 教学难点: 如何是兴趣发展成为特长。 教学方法:讨论、言谈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有了兴趣,只要坚持不懈,就可以发展成为特长。我们班有很多同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长,让他们为大家展示一下好吗? 板书课题:我的特长 二、新课 1.分析列图 图一女孩展示跳舞方面的特长。图二男孩展示书法上的特长。图三男孩展示游泳方面的特长。图四女孩展示剪纸方面的特长。 2.在书上写下自己的特长 3.表演或介绍自己的特长 4.反思:为什么我的兴趣没有发展成为特长呢? 三、板书设计 四、总结 有了兴趣,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可以发展成特长,长大以后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为国家争光。
3.你行我也行 教学内容: 勇敢面对不足,我的成长计划,给自己加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正视不足。 2.树立信心,形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3.培养学生敢于尝试,用于探索的能力。 4.知道只有相信自己,敢于表现自己才能使自己得到锻炼的道理。 教学重点: 如何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对自己有信心 认识到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教学难点: 如何面对不足,如何克服不自信的心理 自己要战胜自己,勇于自我挑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生活中,做一些事情时,有的同学敢于表现自我,有的同学却自我放弃和退缩。我们要勇敢面对,学会取长补短,鼓足勇气相信自己,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 板书课题:你行我也行 二、新课 (一)分析一 1.分析9页例图。小男孩上课不专心听讲,爱搞小动作,自己想改正。小女孩胆子小,上课不敢发言 2.帮他们出主意。。 3.这下自己的不足及自己学习榜样。 4.思考你最想改变的不足或争取实现的愿望是什么? 5.写出自己的成长计划以及自己要找的监督人。 (二)分析二 1分析11页例图。两幅图都是给自己加油,最后取得成功。 2.给自己加油的含义 一是在心理上,当自己胆怯时,要给自己鼓励,对自己说我能行。二是在行动上,当自己在某方面做的不好时,要提醒自己不断努力,争取一次比一次做得好。 3.我能行歌谣 三、板书设计 四、总结 同学有不足一定要找好榜样,并克服困难。要有自信,遇到事情不能退缩,要勇于表现自己。相信自己,给自己加油。
第二单元 我爱我家 4.说说我的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我的家庭成员 教学目标: 1.关注和了解自己的家人。 2.学习用调查方法获取信息,作用类推方法进行问题分析。 教学重点: 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教学难点: 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但每个家庭的成员结构是不一样的。你知道不同的家庭都有哪些家庭成员吗? 二、我的家庭成员 1.分析插图 有的家庭祖孙三代住一起。 大多数家庭都是三口之家。 2.我要把我家的合影贴在这里。 3.你还知道那些不同成员组成的家庭。 4.向同学介绍一下你的家庭成员。 5.小调查: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情况,填写表格。 三、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家庭成员与亲属 教学目标: 知道自己家庭成员的组成,初步了解家人的民族、职业、爱好、个性特点,自己家人和亲属的社会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家人和亲属的社会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在家庭成员中,你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你知道爸爸妈妈是谁的孩子吗?与爸爸妈妈同辈的还有谁?相互之间怎么称呼? 板书课题:家庭成员与亲属 二、家庭成员与亲属关系 1.知道学生看15页家庭成员与亲属结构图,帮助学生对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的认识理解。 2.讲解家庭成员与亲属的关系树状图。 3.看看你们,看谁回答的又快有准!完成15页问题。 三、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我的家规 教学目标: 了解自己的家规,并明白家规内容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家规,懂得其中的道理。理解为什么要有家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什么是家规呢?家规就是家庭中所形成的规矩。良好的家规有利于我们优良品德的形成和健康的成长。 二、新课 1.分析例图 同学们交流家规。用完的东西要放回原位;做人要诚实,正直;吃有吃相,站有站相;吃饭时,老人没上桌晚辈不能先吃。 2.写下自己的家规,完成表格。 3.分析17页例图,思考,家庭生活中为什么要有家规? 4.你认为那些家规是好的,那些是不合理的?把它写下来并对不合理的家规进行修改。 三、板书设计 四、总结 家规就是家庭教育,好的家规有助于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同时,家规也有利于家庭和睦,邻里和谐。
5.不忘长辈养育恩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活动,使同学们能感受父母的辛苦。 2.能够体察父母的辛苦。 3.对父母的辛苦能理解,并愿意承担一部分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探究活动,使同学们能感受父母的辛苦。 教学难点: 能够体察父母的辛苦,了解父母的烦心事,并能想法给父母减压。 教学过程: 一、分组讨论 1.阅读教材18、19页文字及插图。 2.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介绍自己的父母。 3.每个小组选出一人在全班面前交流。 4.思考父母为什么这么辛苦? 二、了解父母因为你所带来的烦心事 1.分析20页文字和例图。 2.通过分析,让小组讨论图上孩子们的做法是否正确? 3.小组代表在全班面前说说自己在家怎么对待父母的。 4.思考:在家庭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5.你在关心和孝敬长辈方面做的怎么样?分析21页图并完成下面图片内容。 三、从今天开始做起 1.思考:对于长辈的关心,我们要怎么感谢他们呢? 2.分析22页两位小孩的话,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下面表格。 3.教师引导学生记住一些重要的日子。 四、板书设计 五、总结 我们的每一步成长,都饱含着父母长辈的关爱,没一点进步,都离不开他们的精心培育。我们要孝敬长辈,体谅关心他们。
6.我做家庭小主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健康的生活,远离不健康和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 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家里做事情,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懂得家庭礼仪。 教学难点: 做家庭和自己的小主人。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大人们很辛苦,不进要努力工作,还要抚养子女和照顾老人。我们已经长大了,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会给他们减轻许多负担。 二、新课 1.分析例图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洗衣服、认真写作业、自己整理房间、整理自己的物品。 2.说一说,在家里哪些事情是你自己做的?那些事情是家人帮你做的? 3.大家一起讨论意见并完成自我评价表格。 4.做出承诺。从今天开始哪些事情自己来做?完成我的承诺。 5.说一说家里的什么事情我们可以帮着做? 6.分析四幅图。我们可以拖地,喂鸡,洗衣服,为菜园子浇水。 7.大家讨论,我们能帮家里做的还有哪些并做出评价。完成表格。 8.想一想,如果我们想帮忙但怕做不好以及家长不让我们帮忙的情况你会怎么办? 三、板书设计 四、总结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理所应当的。如果能把你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就更好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养成好习惯。 2.引导同学懂得家庭礼仪。 教学重点、难点: 改变不良习惯,养成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习惯是逐渐形成的,改变不良习惯,养成好习惯,可以使我们受益一生。 二、新课 1.分析例图 按时作息,早睡早起;保护牙齿,正确刷牙;吃饭挑食,不吃青菜。教师引导学生改正不好的习惯。完成偏食挑食的后果,可能是。。。这个问题。 2.教师带领学生完成29页表格。 3.大家讨论怎样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 4.分析图片,讨论家庭成员之间是否应该讲礼仪并写出自己的观点与理由。 5.教师带领学生阅读31页内容并讨论接待客人的礼节。 6.分组扮演接待客人的情形。 三、板书设计 四、总结 中国是礼仪之邦,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面,我们都要有好习惯与好的礼仪。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好学生。
第三单元 远亲不如近邻 7.认识周围的邻居 教学内容: 认识周围的邻居。 教学目标: 是学生知道自己家周围的邻居,并认识邻居。 教学重点: 使同学认识邻居们。 教学难点: 认识邻居并与他们有良好的邻里关系。 教学方法: 讨论与言谈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我们每个家庭都有邻居,有的邻居亲如一家,有的邻居很少往来,有的邻居矛盾重重。你了解你家的邻居吗?邻居之间的相处首先要从认识开始。 二、新课 1.不同的邻居环境。阅读图片下面文字,讨论你所处的邻居环境。 2.讨论怎样认识邻居? 3.分析例图。认识邻居的方法有与邻居主动打招呼;要热情帮助邻居。 4.和同学们一起交流认识邻居的好方法。 三、板书设计 四、总结 邻里关系是重要的。我们明白远亲不如近邻这个道理。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点帮助,都会拉进我们和邻居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