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 2.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为2%,而工 男银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 农业工人的40%。 • 3.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 前的四倍。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用汽车公司的股 票由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 258。 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 具体原因: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投机狂热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1935年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 义务兵役制 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处决犹太人
德国法西斯对内 的恐怖独裁政策
1933年“国会纵火案”
迫 害 犹 太 人
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原因
(1)历史原因: ①日本是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保留 了大量封建残余势力; ②日本虽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受到华盛顿体系的 压制,有不满情绪. (2)现实原因: ①日本经济基础薄弱,受危机打击严重,阶级矛盾 尖锐; ②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发展,要求建立独裁政 权;
(4) 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5)局部反法西斯战争未能制止二战的全面爆发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阶段 爆发阶段 1939.9-1941.6 扩大阶段 1941.6-1942.6 转折阶段 1942.6-1943.2 胜利阶段 1943.2-1945.8 战争特点 重大事件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阶段 爆发阶段 1939.9苏联建立“东 1941.6 方战线” 特点:由局 进攻法国 敦刻 部战争演变 尔克大撤退 为全面战争, 进攻英国—— 法西斯处于 不列颠之战 战略进攻的 有利态势 入侵北非 重大事件 意义 德国入侵波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9Βιβλιοθήκη —1945.8二战概述• • • •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 时间: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战争双方 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 及芬兰、匈 牙利、罗马尼亚等国)——反法西斯联盟和全世 界反法西斯力量 范围、国家、人口 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 国家和地区、17亿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 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结果 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 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 告终
2.实质
西方大国仇视社会主义,无视小国利益的极端自 私的强权政治(目的-------避战自保,祸水东引)
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和英法美的绥靖政策: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 东北,国联没有制裁日本。 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为以后世界的反法西 斯战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和英法美 的绥靖政策:
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
⑴历史原因: ①继承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缺乏民主传统 ②凡——华体系的压制打击
⑵现实原因: ①经济危机的打击 ②垄断资产阶级倾向于建立独裁政府 法西斯势力的推动
处于声望颠峰时期的希特勒
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希特勒
动员武装力量 军民伤亡
400万平方千米 2200万平方千 米 7000万人 1.1亿人
ADOIF· HITLER
漫画:希特勒、墨索里尼与狗
绥靖政策是一项损人不 利己的政策,绥靖政策的推 行者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 的脚。
1936
别担心,他是一位素食主义者
讽刺了英法的绥靖政策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 1937年11月,德、意、日通过《反共产 国际协定》——标志三国轴心正式形成。
集体安全的落空
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的顶峰
张伯伦 达拉第 希特勒 墨索里尼 绥靖政策的顶峰
德国通过电话就接管了奥地利; 该事件在国际联盟中竟未被提起
莱 茵 区
1938年9月英、法、 德、意通过慕尼黑协定 强行把苏台德地区割让 给德国。
德国
捷克
斯洛伐克
奥地利
第二年控制了捷克 斯洛伐克全境。
希特勒说:“没有问题的, 你知道有些狗是只会吠而不会 咬人的吗?”墨索里尼回答道 :“我知道,你知道,但那只 狗知不知道?”
(三) 战争的根本转折 —— 1942.6—1943.2
阶段 重大事件 斯大林格勒 战役 意义 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使苏 德战场局势发生了根本转折,而且 对推动整个法西斯战局的变化也具 有深远影响 中途岛海战是中太平 洋战场的转折点。
转折 阶段 1942. 中途岛海战 61943. 2 阿拉曼战役
3.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曲折
• 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标志着 英美结成同盟——反法西斯联盟的经济基 础。
1941年罗斯福向国会提交 《租借法案》
• 1941年8月罗斯福、丘吉尔举行大西洋会议,发 表了联合声明即《大西洋宪章》,为联盟形成奠 定了政治基础。
界大 人西 民洋 反宪 侵章 略动 员 世 大西洋宪章正式公布
• 1941年9月—10月英美苏举行莫斯科会议, 签订了美英以武器和物资援助苏联的议定 书,标志着三国结成联盟。
莫斯科会议
•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 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 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建立。
《联合国家宣言》
评价
• 反法西斯联盟成立后,虽然政治制度、意识 形态不同,各国之间也存在矛盾,但是联盟 成立后他们能够经济上相互援助;政治上相 互协商;军事上相互配合。 •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使战争形势发生了变化, 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1.原因 为扭转不利处境,建立集体安全和共同防范侵略 2..概况 ①第一阶段:1939年4月起,英、法、苏三国就缔结同 盟条约展开谈判,但由于英、法缺乏诚意最终没有取得实 质性结果。(失败原因:英、法对社会主义的仇视根深蒂 固) ②第二阶段:1939年8月23日,构筑集体安全努力失败, 苏联转而与纳粹德国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 • •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开始 (二)战争的扩大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三)战争的根本转折 (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和意义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根源)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 剧
德国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要求从 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 权;意大利和日本不满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赃结果,企 图建立地区霸权
• • • •
• 二战中的主要战场: • 陆上:
• 苏德战场、非洲战场、亚太战场
• 海上:
• 分为两个半战场——一个是太平洋战场,一个是 大西洋战场,另外半个战场主要是在地中海。
• 其中大西洋海战主要是围绕德国潜艇进行的潜艇战和反 潜艇战。更为波斓壮阔的是在太平洋战场。
• 教学线索:
•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起源) •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希特勒演讲
在任何公开场合的演说 中,希特勒总能以其激 昂的情绪、戏剧般的表 情,引起听众们歇斯底 里的狂热激情,吞噬掉 绝大多数听众的理智和 明辨是非的能力。
群众听希特勒演讲
德国法西斯的建立: 1932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1933年希特勒成为总理建立专政——标志着世界 大战的欧洲策源地的形成
对外准备侵略扩张的德国
防线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大国沙文主 义行为,损害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形象。
6月22日,法国投降 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 未能得逞 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1941.6-1942.6
阶段 重大事件 意义
德国入侵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扩大阶段 1941.61942.6 特点:规模 空前强大 世界反法西 斯同盟形成 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 莫斯科之 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 战 败,宣告德军“闪电战” 的破产 珍珠港事件 它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 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 最大规模 反法西斯联盟 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力 的建立——曲 量,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 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折
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和英法美的绥靖政策:
2.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 3.西班牙内战: 1939年,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被叛军攻陷,共和政府灭 亡,佛朗哥在西班牙建立了法西斯独裁政权。 1936年西班牙爆发内战,德意援助叛军,公开武装 干涉。英法采取了不干涉政策,对德意向佛朗哥提供 武器听之任之。美国执行“中立法”,貌似公正。
摆脱危机的道路 美国: 对内改革型---罗斯福新政
德日: 对外扩张型:走上法西斯道路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2.具体原因: (1)德、意、日对“凡---华”体系的不满
(2)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极大地激化了各种矛盾
(3)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的对外扩张(法西 斯势力是战争制造者)
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 胜利结束
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果和意义
战争性质:反法西斯的战争
问题探究一: 为什么说二战是空前的浩劫?
1.规模空前、损失惨重
两 次 世 界 大 战 规 模 比 较
一战
战争持续时间 参战国家 参战人口 四年零三个月 36国 10.5亿
二战
六年多 61国 17亿
作战区域面积
2.具体原因: (1)德、意、日对“凡---华”体系的不满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2.具体原因: (1)德、意、日对“凡---华”体系的不满 (2)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极大地激化了各种矛盾
爆发标志: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市暴跌
• 材料
• 1.到1929年,在美国占人口5%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全 部国民收入的1/3,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 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 1000美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