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总结与提升(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总结与提升(新版)语文版

单元总结与提升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第三单元1.易错字音热忱(chãn)鄙(bǐ)薄晋察冀(jì)圩(wãi)堤(dī) 逻辑(jí) 缆(lǎn)契(qì)约监督(dū) 摞(luî)亲躬(gōng) 诞(dàn)生大抵(dǐ)2.易错字形派遣.纯粹.时髦.斟酌..阀.门捷.径3.多音字(1)承担(dān)重担(dàn)(2)奔(bēn)跑投奔(bân)(3)朝鲜(xiǎn)新鲜(xiān)(4)得(dã)到得(děi)亏(5)塞(sāi)车边塞(sài)阻塞(sâ)(6)称(chân)职称(chēng)号4.形近字(1)纯粹.鞠躬尽瘁.(2)殉.职徇.私枉法(3)冻僵.边疆.(4)卸.车抵御.(5)契.约锲.而不舍(6)训诫.机械.(7)包揽.橄榄.(8)小溪.蹊.跷(9)一摞.书螺.旋拈轻怕重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头头是道以讹传讹约定俗成一劳永逸不以为然如释重负海阔天空心安理得死而后已悲天悯人小心翼翼循规蹈矩筋疲力尽1.设问: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2.排比:要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

3.引用: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梁启超具有经典意义的关于人生的格言: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契诃夫生活的意义在于美好,在于向往目标的力量。

应当使征途的每一瞬间都具有崇高的目的。

——高尔基1.《纪念白求恩》,作者毛泽东,字润之,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

主要作品有《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等。

诗词代表作有《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七律·长征》等。

2.《谈语言》,作者王力,字了一,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诗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

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汉语音韵学》《汉语史稿》等。

3.《最苦与最乐》,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

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

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4.《懒惰的智慧》,作者凯利,美国作家。

二、单元检测卷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答案见133页)(100分,9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阀.门(fá)斟酌.(zhuï)圩.堤(yú) 拈.轻怕重(niān)B.鄙.薄(bǐ) 狭隘.(ài)纯粹.(cuì) 以讹.传讹(ã)C.训诫.(jiâ) 殖.民(zhí)热忱.(chãn) 循规蹈矩.(jǚ)D.琢.磨(zhuï) 派遣.(qiǎn)殉.职(xùn) 弄巧成拙.(zhuï)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失意锲约悲天悯人如释重负B.循环捷径筋疲力尽莫不关心C.纯粹推敲一劳永逸适得其反D.狭隘冻僵令人费解不加思索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B.2015年央视春晚从彩排到直播的各个环节都力求精益求精....。

C.北京胜景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气冲斗牛....的,是故宫博物院。

D.李明考入上海某区城管大队,拥有硕士学位的他和其他高学历新人一起,成为媒体焦点。

其实城管工作越来越需要高素质人才,硕士当城管,不需要大惊小怪....。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①荣耀与羞辱之下,心灵始而防范,继而________,终至孤单。

心灵于是呻吟,同时也在呼唤。

②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证券监管机构的某些强制执行________,亟须加以规范。

③朋友是一把伞,________不能遏制狂风恶浪,________也能撑起一方晴空,让你备感真诚和友谊的难能可贵。

A.疏离权限虽然/但B.疏离权利即使/可C.疏远权利虽然/但D.疏远权限即使/可5.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事实上,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①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②麻烦的是③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④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⑤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A.①②⑤③④B.③②④①⑤C.⑤③②①④ D.③②⑤①④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在教育部向社会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

这一改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B.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

大众网记者从临沂旅游局获悉,临沂市多家景区将通过打折、免费等优惠措施,迎接旅游日的到来。

C.为加大宣传文化进校园的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

D.中国政府今年将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开创未来、珍视和平。

7.名著阅读。

(3分)(2015·吉林)学校要举办以“逐梦·跨越时空的追寻”为主题的阅读活动,倡议同学们从阅读过的经典名著中选择一个执着追求梦想的人物,沿着他(她)追梦的足迹,汲取前行的力量。

请结合书中相关情节写出选择理由,填写读书卡片。

(1)书名:《____________________》(2)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择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5·漳州改编)综合性学习。

(5分)“墨香书法展示”是教育部开展的“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之一。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某校八年级(1)班开展“走进墨香书法”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1:汉字书法是汉民族独创的,它以独特的笔法、结构和章法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材料2:汉字书法以“文房四宝”为工具书写情感,是书法家一生学识人品的反映。

颜真卿作品的“庄严正直之美”、苏东坡书法的“潇洒飘逸之美”和毛泽东书作的“大气磅礴之美”都是例证。

材料3:三幅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

颜真卿楷书王羲之行书张旭草书(1)请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3分)(2)“文房四宝”指的是:__________。

(2分)二、阅读理解(44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16分)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失意吗?不是。

老吗?死吗?都不是。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

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

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家的钱没有还,受了人家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在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

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

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

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

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的了。

9.用原文填空。

(4分)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失意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老、死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

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____________。

10.下面对文段中心论点把握正确的一项是( )(4分)A.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

B.人若能安分,虽失意不苦。

C.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D.人若能达观,老、死也不算苦。

11.选文第1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12.你赞同作者在文中所提出的观点吗?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4分)(二)(2015·乐山)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12分)从拴象说开去①印度的养象人有个习俗:在象幼年时期,用绳子将它拴在柱子上,象年幼体弱,无法挣脱。

待象成年,有能力挣脱木柱时,它的脑海中却早已烙印下了“木柱不可能挣断”的想法,养象人便能轻而易举地对象群进行管理。

②束缚住象的不是木柱,而是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

我们在感叹养象人聪明智慧之时,也不免为大象唏嘘:环顾身旁,有多少人深深陷在思维定式的泥沼之中无法自拔,人们一提到空谷便想到悬崖峭壁,一提到春天就想到百花争艳……③因此,唯有摆脱思维定式,才能找到通往成功的桥梁。

④思维定式,是经过岁月淘洗、沉淀的产物,是人们世代相传的“金科玉律”,人们往往因循守旧,不曾探寻过这些“不假思索”背后那片广阔的天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