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山墙的安妮ppt
感悟
•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安妮是个十分乐观的女孩,面对自己的 身世,她竟还能如此地快乐。她面对着成长的疼痛,用坚强和 勇气来面对,所以,她的心就如同她的红头发一样燃烧,使她 不气馁也不哭泣。但是,在这个世界上也有许多像安妮一样的 人,如:波莉安娜也是个孤女,被冷漠的姨妈收养了。她的命运 是如此的坎坷,但是她却有着一种我们都没有的魔力,那就是 “从不快乐的事中寻找出快乐的理由”。最后,她用她的魔力 改变了姨妈,改变了所有人,这就是她对于命运的看法和勇气。 海伦.凯勒她同样也被成长和命运捉弄着。从小就失去了光明, 生活在永远的黑暗中,她却拿出了一种对命运做抗争的姿态。 但她毅然勤奋学习,创作出了许多文学作品。 • 命运带给的苦难无法改变。她们只有拿出乐观、勇气、毅力, 坦然地接受命运的考验才能成功地解决困难。其实,我们的人 生也像安妮一样,存在着坎坷,生活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所 以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勇敢地面对命运对我们的考验,决不 向命运低头!
好句:
• (1) 从附近的苹果园里,飘出一丝丝迷人的芳香,起伏平缓的原野与 紫色的夜幕终于合到了一起,小鸟们也停止了歌唱。 • (2) 隐藏在盛开的樱花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 朵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朵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中,沐浴在月光下睡觉,不是很浪漫吗?就如同睡 在用大理石砌成的客厅一样。 • (3) 七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 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 (4) 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里蹦跳着走来 了。 • (5) 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 粼粼光斑。 • (6) 风儿带着微微的暖意吹着,时时送来布谷鸟的叫声,它在告诉我 们:“春已归去。” • (7) 青草、芦苇和红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悬在天空的一轮火热 的太阳蒸晒着,空气里充满了甜醉的气息。
作者生平
• 露西· 莫德· 蒙哥马利于1874年10月30日在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的克里 夫顿(现在的新伦敦)出生,她的母亲克拉拉· 伍尔纳· 麦克内尔· 蒙哥 马利 于蒙哥马利仅21个月大时因结核病去世。而她的父亲休· 约翰· 蒙 哥马利 在妻子过世后,离开了爱德华王子岛,最后定居于加拿大的 西部地区。所以蒙哥马利搬到一个靠近卡文迪什的社区与外祖父母亚 历山大· 麦克内尔 与露西· 伍尔纳· 麦克内尔 一起生活,而他们则是用 严厉与无情的方式来教养蒙哥马利。 • 在1890年,蒙哥马利被送到萨克其万的亚伯特王子城与父亲、继母一 起生活。然而在一年后,蒙哥马利就返回了位于爱德华王子岛外祖父 母的家,再度与他们一起生活。 • 在1893年,蒙哥马利在卡文迪什完成了学业后,她花费了仅一年的时 间在夏洛特敦威尔斯亲王大学完成了一个预计需要2年才能完成的课 程,而且获得了教师职照。在1895年与1896年间,蒙哥马利在新斯科 细亚哈利法克斯市的戴尔豪斯大学研习文学在几个爱德华王子岛上的 学校担任教职之后,蒙哥马利于1898年回到外祖父母位于卡文迪什的 家,不过当时她的外祖父已经去世了。1901年与1902年间,蒙哥马 利在哈利法克斯的先锋报 与回声报 工作了一段时间。 •
主要内容
• 故事讲述了:一对上了年纪,家住亚芬里小镇绿山墙的独 身兄妹马修和玛丽拉,为了给患有心脏病的马修找个帮手, 他们打算从孤儿院收养一个男孩,不料阴差阳错,孤儿院 送来的竟是一个满头红发、说起话来喋喋不休的十一岁女 孩安妮。安妮天真热情,虽然身世凄凉,历尽苦难,但她 满脑子都是浪漫的想象,也因此惹来一连串的麻烦。但她 不断的闯祸,也不断改正错误。在朋友,家人和老师的关 爱下,安妮渐渐变成了绿山墙里快乐成长的小主人。她聪 明而勤奋,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学,但在马修去世后, 为了照顾玛丽拉,她坚决放弃了到大学深造的好机会。
好段:
• (1) 窗前是颗正值花期的樱桃树,低垂的枝头轻轻屋檐,雪白的花朵 竞相开放,煞是好看。屋子两旁是个大果园,一边栽樱桃树,也都不 甘寂寞,树上盛着开着鲜花,树下的杂草中点缀着蒲公英,紫色的花 朵簇拥着丁香树,沁人心脾的甘草香味随着晨风飘进屋内,别有一番 情趣。 • (2)是的,新布里奇人就称其为林荫大道。 这条马路一直向远方延伸 着,两行是高大的苹果树,树冠接在一起,似一条拱形长廊,上面尽 是洁白芬芳的花朵,撒向路边形成一片花荫。粗壮的枝丫当中,涂抹 着夕阳绯红的余晖。天上的霞光闪闪发亮,让人联想到在教堂尽头看 到的那扇玫瑰色的窗子。女孩被迷住了,紧紧的闭住了嘴巴,倚靠在 那里,胸前,那双小手紧紧握在一起,沉醉的仰着头,惊喜地望向那 壮丽的景象。马车驶离了大道,前面是一个长长的斜坡,一直伸向新 布里奇。此时的女孩仍一言不发,如痴如醉地望着红红的夕阳,饱览 着那份壮美。三英里路又过去了,她仍然一句话也没说。
书目介绍
• 《绿山墙的安妮》于1908 年出版,出人意料地畅销。 该书的魅力逐渐征服了全 世界的读者,到目前为止, 该书已经有50都种语言的 译本,还被改编为电影、 电视剧、戏剧等艺术形式, 是一部世界公认的儿童文 学经典。马克· 吐温 曾高 度评价这部小说,称“安 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 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 形象”
好词、好句、好段
好词: • 虎口拔牙、与众不同、不以为然、朝夕相 伴、骨瘦如柴、满不在乎、唠唠叨叨、沉 默寡言、全然不同、聪明伶俐、难以相信、 归根到底、枝繁叶茂、馥郁芬芳、纹丝不 动、春花烂漫、青翠欲滴、克以奉公、甜 美无比、甘甜适口、余味无穷、滴滴汗水、 绿肥红瘦、硕果满园、 红果满枝、披红抹 绿
• 我们只有历经风雨,才能见到彩虹!
(绿山墙的安妮) (加)露西· 莫德· 蒙哥马利 著
作家介绍
• 露西· 莫德· 蒙哥马利 (英语:Lucy Maud Montgomery,1874年 11月30日-1942年4月 24日,通常写作L. M. Montgomery )是一 位加拿大作家,最著 名的作品是由《清秀 佳人》为起点、一系 列以安· 雪丽为主角的 小说。
• 在1902年,她为了照顾外祖母,所以再度回到卡文迪什。在这段时间 蒙哥马利开始写下第一本著作。1908年,蒙哥马利第一本小说(也就 是《清秀佳人》)出版了。在1911年7月5日,也就在蒙哥马利的外祖 母去世不久之后,蒙哥马利与长老会的牧师麦克唐纳 结婚。在利斯 克代尔的牧师住宅中蒙哥马利创作了接下来的11本著作。(这栋牧师 住宅后来被卖给教会,而现在则成为蒙哥马利博物馆)因为麦克唐纳 任职于安大略利斯克代尔 的圣保罗长老会教堂,所以他们举家迁移 到安大略荷顿山地区的住所(现在是蒙哥马利纪念花园)蒙哥马利于 1942年4月24日因冠状动脉血栓症在多伦多去世,被葬于卡文迪什社 区公墓。包括没有被出版的作品在内,蒙哥马利一生的著作共超过 500部,她主要的著作被收藏在安大略的圭尔夫大学。蒙哥马利的作 品风格清新自然,笔触生动幽默,她用自己作品中人物的乐观、坚强 和对生活的热爱,打动了全世界读者的心。
写作背景
• 在1904年春天,蒙哥马利偶然间翻阅一本古老的随笔,其中记载着年 老的夫妇,想收养一个男孩帮忙做事,却阴错阳差地收养了一个女孩 的故事,因而触发她的灵感,开始撰写《绿山墙的安妮》,1905年10 月完成。之后,她一次又一次地把它寄给出版社,绍
• 安妮· 雪莉: • 安妮有着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她为人善良,乐于助人, 同时也有一颗感恩的心以及追求理想的热情。 • 马修· 卡斯伯特: • 性格内向、缅甸、沉默寡言,不敢于玛丽拉和林德太太以 外的女人说话,但却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他对安妮傾注了 如同父亲般的爱。 • 玛丽拉· 卡博斯特: • 玛丽拉表面上是个古板严肃的人,但实际上外冷内热。对 待安妮,她用一种严厉的方式来傾注自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