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验方法的验证

检验方法的验证

试验的设计:稀释法,稀释已知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直到获得的S/N比等于 或略大于10,对应的测试浓度(药典方法) 利用线性结果直接计算:10*SD/S
微量分析(如有关物质、残留溶剂),需要验证方法的检测限和定量限
耐用性:系指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 程度。
变动因素:pH,流动相组成,不同来源色谱柱,柱温变化等
结果评价:回率及其相对偏差;
精密度: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均一样品,经过多次取样 测定所得结果的接近程度。评价方法重现性。 系统重复性:同一溶液连续测定6次 重复性 精密度
分析重复性:同一操作者平行6份样品
中间精密度: 同一实验室、不同人、不同仪器,12份样品
不同实验室、不同人、不同仪器,12份样品 重现性:
确定方法:应根据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和线性、准确度、精密度结果 和要求确定。
检测限:是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出的最低量。
试验的设计:稀释法,稀释已知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直到获得的S/N比等于 或略大于3,对应的测试浓度(药典方法) 利用线性结果直接计算:3.3*SD/S
定量限:是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测定结 果具有一定准确度和精密度。
评价方法: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方法系统适用性结果仍能满足要求。
滤膜吸附性、溶液稳定性也归入方法耐用性
2014-02新修订内容
分析方法的稳定性指示性:加入降解杂质、 供试品的强制降解。 再验证:定期(每5年) 方法变更 产品处方或工艺改变
结果评价:RSD,平均值的绝对差值;F检验
线性:在测试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呈正 比关系的程度。
试验的设计:配制系列浓度溶液(可能用到的最低浓度~最高浓度, 通常从同一母液稀释),用已知浓度与获得的相应值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评价:相关系数应满足一定的要求
范围:能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测定方法适用的高 低限浓度测量的区间。
检验方法的验证
---2014-05-16
检验方法的验证
为什么进行方法学验证 ? 方法学验证怎么做? 怎样评价方法学验证结果?
方法学验证的目的
检验方法开发

检验方法是否适用、科学? 能否给出准确的检验结果?
检验方法验证
检验方法的有效应用 (检验结果准确)
方法学验证及其评价方法
专属性:证明有其它成分存在的情况下,目标检测物能被测出
干扰来源:空白溶剂的干扰、辅料的干扰、杂质的干扰 结果评价:分离度,大于1.5(HPLC法);峰纯度
准确度:证明检验方法给出的结果是准确的
试验的设计:模拟实际检测情况(加入相应辅料),通过加入已知 量的标准物质计算回收率(涉及3个浓度,每个浓度制备3份溶液, 得到9个回收率),或把测定结果与已知准确方法测定结果对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