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控车工实训指导书范本

数控车工实训指导书范本

《数控车工》实训指导书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2012.9目录一、实训目的 (3)二、实训条件 (3)三、实训要求及注意事项 (3)四、实训内容及时间安排 (4)五、实训步骤 (4)六、考核方式 (5)七、参考文献 (5)附件1:华中数控系统的G指令 (6)附件2:数控车床操作 (12)附件3:车削外圆、端面、台阶 (15)附件4:圆弧车削练习 (18)附件5:车槽与切断 (20)附件6:车圆柱孔和内沟槽 (22)附件7:车外圆锥 (25)附件8:车外三角螺纹 (28)附件9:车简单成形面 (31)附件10:复合课题一 (33)附件11:复合课题二 (36)附件12:复合课题三 (39)附件13:复合课题四 (43)附件14:复合课题五 (46)实训报告 (49)一、实训目的通过实训使学生了解数控车床的一般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掌握数控车床(CK6136i型)的功能及其操作使用方法,掌握常用功能代码的用法,学会简单程序的手工编程方法,掌握数控加工中的编程坐标系(工件坐标系)与机床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学会工件装夹及对刀方法,加深理解有关刀具知识和加工工艺知识。

接受有关的生产劳动纪律及安全生产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全部学生能达到中级车工水平。

二、实训条件1.场地条件:生产型数控车加工实训车间2.设备条件:生产型数控车床(6台)3.工具及材料条件:⑴工副具:装拆刀具专用扳手、装拆工件专用扳手、垫片若干、铜皮若干(每组1套);⑵量具:千分尺、游标卡尺;0~125游标卡尺、25~50千分尺、0~150钢尺、0~25中径千分尺(每组1套)。

⑶刀具:45°外圆硬质合金车刀YT15,60°螺纹硬质合金车刀,刀宽3mm的切槽刀(每组3把)。

⑷材料:45#钢,尺寸规格约为①Ф45×83(每人3件)、②Ф80×83(每人2件)、③Ф55×75(每人1件)、④Ф40×83(每人1件)、⑤Ф30×90(每人1件)、⑥Ф30×80(每人2件)、⑦Ф30×105(每人1件)、⑧Ф30×90(每人1件)。

三、实训要求及注意事项1.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并熟练地操作数控车床(CK6136i型),独立并熟练地完成中级数控车工考证要求的有关课题。

2.以教材《数控车工实习与考级》入门及中级工课题进行编程与加工强化训练学生的手工编程与实际操作技能。

3.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实训报告的撰写。

4.说明因已经开设了《机床数控技术应用》课程,该课程中已讲解了数控车床手工编程的相关内容,再预先给学员发下本实训指导书,让他们预习附件1的内容,所有与手工编程有关内容在课内外完成,有问题可以当场问指导老师。

四、实训内容和时间安排本次实训时间为2个星期(15天)或3个星期(30天)。

内容和时间安排如下:五、实训步骤1.安全教育⑴安全生产教育;⑵讲授实训的目的意义;⑶实训纪律;⑷实训要求。

2.熟悉数控车床的编程方法(见附件1)。

3.熟悉数控车床的功能和操作使用方法(见附件2)。

4.常见简单结构编程与加工(见附件3~附件10)。

5.零件编程与加工(见附件11~附件15)。

6.数控车床维护与保养、加工过程中问题的处理。

了解一般的机床维护与保养方法。

7.实训总结、写实训报告、评定实训成绩。

实训总结要根据时间顺序撰写,写出自己的体会。

成绩的评定见考核方式。

六、考核方式⑴考查的依据是:实训中的表现,出勤情况,对实训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工工件的质量,以及对设备工具维护的情况,实训报告的编写水平等。

⑵根据考勤、过程考核确定平时成绩、实训报告等三部分确定最后成绩,权重分别为20%、70%、10%。

⑶成绩评定可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七、参考文献1.孙伟伟. 《数控车工实习与考级》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世纪星车床数控系统(HNC-21/22T)编程说明书》20013.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世纪星车削数控装置(HNC-21T)操作说明书》2001附件1:第一部分华中数控系统的G指令1. 快速定位G00格式:G00 X(U)_ Z(W)_说明:X、Z:为绝对编程时,快速定位终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U、W:为增量编程时,快速定位终点相对于起点的位移量;G00 指令刀具相对于工件以各轴预先设定的速度,从当前位置快速移动到程序段指令的定位目标点。

G00 指令中的快移速度由机床参数“快移进给速度”对各轴分别设定,不能用F 规定。

G00 一般用于加工前快速定位或加工后快速退刀。

快移速度可由面板上的快速修调按钮修正。

G00 为模态功能,可由G01、G02、G03 或G32 功能注销。

注意:在执行G00 指令时,由于各轴以各自速度移动,不能保证各轴同时到达终点,因而联动直线轴的合成轨迹不一定是直线。

操作者必须格外小心,以免刀具与工件发生碰撞。

常见的做法是,将X 轴移动到安全位置,再放心地执行G00 指令。

2. 线性进给G01格式:G01 X(U)_ Z(W)_ F_ ;说明:X、Z:为绝对编程时终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U、W:为增量编程时终点相对于起点的位移量;F_:合成进给速度。

G01 指令刀具以联动的方式,按 F 规定的合成进给速度,从当前位置按线性路线(联动直线轴的合成轨迹为直线)移动到程序段指令的终点。

G01 是模态代码,可由G00、G02、G03 或G32 功能注销。

★倒直角格式:G01 X(U)____ Z(W)____C____;说明:直线倒角G01,指令刀具从A 点到B 点,然后到C 点X、Z:为绝对编程时,未倒角前两相邻轨迹程序段的交点G 的坐标值;U、W:为增量编程时,G 点相对于起始直线轨迹的始点A点的移动距离。

C:是相邻两直线的交点G,相对于倒角始点B 的距离。

★倒圆角格式:G01 X(U)____ Z(W)____R____;说明:直线倒角G01,指令刀具从A 点到B 点,然后到C 点(见图1-1)。

X、Z:为绝对编程时,未倒角前两相邻轨迹程序段的交点G 的坐标值;U、W:为增量编程时,G 点相对于起始直线轨迹的始点A点的移动距离。

R:是倒角圆弧的半径值。

3. 圆弧进给G02/G03格式:G02X(U)_Z(W)_I_K_F说明:G02/G03 指令刀具,按顺时针/逆时针进行圆弧加工。

圆弧插补G02/G03 的判断,是在加工平面内,根据其插补时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逆时针来区分的。

加工平面为观察者迎着Y 轴的指向,所面对的平面。

G02:顺时针圆弧插补G03:逆时针圆弧插补X、Z:为绝对编程时,圆弧终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U、W:为增量编程时,圆弧终点相对于圆弧起点的位移量;I、K:圆心相对于圆弧起点的增加量(等于圆心的坐标减去圆弧起点的坐标,在绝对、增量编程时都是以增量方式指定,在直径、半径编程时I 都是半径值R:圆弧半径,F:被编程的两个轴的合成进给速度;4. 螺纹切削G32格式:G32 X(U)__Z(W)__R__E__P__F__说明:X、Z:为绝对编程时,有效螺纹终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U、W:为增量编程时,有效螺纹终点相对于螺纹切削起点的位移量;F:螺纹导程,即主轴每转一圈,刀具相对于工件的进给值;R、E:螺纹切削的退尾量,R 表示Z 向退尾量;E 为X 向退尾量,R、E 在绝对或增量编程时都是以增量方式指定,其为正表示沿Z、X 正向回退,为负表示沿Z、X 负向回退。

使用R、E 可免去退刀槽。

R、E可以省略,表示不用回退功能;根据螺纹标准R 一般取0.75~1.75 倍的螺距,E 取螺纹的牙型高。

P:主轴基准脉冲处距离螺纹切削起始点的主轴转角。

使用G32指令能加工圆柱螺纹、锥螺纹和端面螺纹。

①从螺纹粗加工到精加工,主轴的转速必须保持一常数;②在没有停止主轴的情况下,停止螺纹的切削将非常危险;因此螺纹切削时进给保持功能无效,如果按下进给保持按键,刀具在加工完螺纹后停止运动;③在螺纹加工中不使用恒定线速度控制功能;④在螺纹加工轨迹中应设置足够的升速进刀段δ和降速退刀段δ′,以消除伺服滞后造成的螺距误差;简单循环有三类简单循环,分别是G80:内(外)径切削循环;G81:端面切削循环;G82:螺纹切削循环。

5 .内(外)径切削循环G80★圆柱面内(外)径切削循环格式:G80 X__Z__F__;说明:X、Z:绝对值编程时,为切削终点C 在工件坐标系下的坐标;增量值编程时,为切削终点C 相对于循环起点A的有向距离,图形中用U、W 表示,其符号由轨迹 1 和2 的方向确定。

该指令执行如图 3.3.15 所示A→B→C→D→A 的轨迹动作。

园锥面内(外)径切削循环格式:G80 X__Z__ I___F__;说明:X、Z:绝对值编程时,为切削终点C 在工件坐标系下的坐标;增量值编程时,为切削终点 C 相对于循环起点A的有向距离,图形中用U、W 表示。

I:为切削起点B 与切削终点C 的半径差。

其符号为差的符号(无论是绝对值编程还是增量值编程)。

该指令执行如图(1-2 )所示A→B→C→D→A 的轨迹动作。

(2) 端面切削循环G816. 端平面切削循环G81格式:G81 X__Z__F说明:X、Z:绝对值编程时,为切削终点C 在工件坐标系下的坐标;增量值编程时,为切削终点C 相对于循环起点A的有向距离,图形中用U、W 表示,其符号由轨迹1 和 2 的方向确定。

该指令执行如图(1-3)所示A→B→C→D→A 的轨迹动作。

★园锥端面切削循环格式:G81 X__Z__ K__F__;说明:X、Z:绝对值编程时,为切削终点C 在工件坐标系下的坐标;增量值编程时,为切削终点C 相对于循环起点A的有向距离,用U、W 表示。

K:为切削起点B 相对于切削终点C 的Z 向有向距离。

该指令执行如图(1—4)所示A→B→C→D→A 的轨迹动作。

7 . 螺纹切削循环G82★直螺纹切削循环格式:G82 X(U)__Z(W)__R__E__C__P__F__;说明:X、Z:绝对值编程时,为螺纹终点C 在工件坐标系下的坐标;增量值编程时,为螺纹终点 C 相对于循环起点A的有向距离,用U、W 表示,其符号由轨迹 1 和 2 的方向确定;R, E:螺纹切削的退尾量,R、E 均为向量,R 为Z 向回退量;E 为X 向回退量,R、E 可以省略,表示不用回退功能;C:螺纹头数,为0 或1 时切削单头螺纹;P:单头螺纹切削时,为主轴基准脉冲处距离切削起始点的主轴转角(缺省值为0);多头螺纹切削时,为相邻螺纹头的切削起始点之间对应的主轴转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