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1、 高温的Y — Fe 是 面心立方 晶格。
其溶碳能力比a- Fe 大,在1148'C 时溶解度最大达到 2.11 %。
2、 铸件上的重要工作面和重要加工面浇注时应朝 下。
3、 球墨铸铁结晶时,决定其基体组织是共析 石墨化过程;为使铸铁中的石墨呈球状析岀, 需加入 稀土镁合金 (材料),这一过程称为 球化 处理。
4、 单晶体塑性变形的主要形式是滑移变形 ,其实质是 位错运动 。
5、 如果拉深系数过小,不能一次拉深成形时,应采取多次拉深工艺 __________ ,并应进行 再结晶退火 ______ 。
5、 镶嵌件一般用压力铸造方法制造,而离心 铸造方法便于浇注双金属铸件。
6、 锤上模锻的锻模模膛根据其功用不同,可分为模锻模膛、 制坯模膛两大类。
7、 设计冲孔模时,应取________ 等于冲孔件尺寸;设计落料模时, 凹模刃口尺寸应等于 落料件尺寸,凸模刃口尺寸等于 落料件尺寸减去模具间隙 Z 。
&焊接接头是由焊缝 区, 熔合区,及焊接热影响区组成。
9、 埋弧自动焊常用来焊接长直焊缝和 环焊缝。
10、 要将Q235钢与T8钢两种材料区分开来,用 _B ______ 方法既简便又准确。
A 、拉伸试验B 、硬度试验C 、弯曲试验D 、疲劳试验11、 在材料塑性加工时,应主要考虑的力学性能指标是_C ______ 。
A 、屈服极限B 、强度极限C 、延伸率D 、冲击韧性12、 亚共析钢合适的淬火加热温度范围是 _B _____ 。
A 、AC1+30〜50 CB 、Ac3+30 〜50C C 、Acm+30^ 50 CD 、Accm+30^ 50 C13、 有一批大型锻件,因晶粒粗大,不符合质量要求。
经技术人员分析 ,产生问题的原因是_A_。
A 、始锻温度过高;B 、终锻温度过高;14、模锻件的尺寸公差与自由锻件的尺寸公差相比为DB 相差不大15、铸件的质量与其凝固方式密切相关,灰铸铁的凝固倾向于A ,易获得密实铸件。
A 、逐层凝固B 、糊状凝固C 、中间凝固16、 铸件的壁或肋的连接应采用C 。
A 、锐角连接B 、直角连接C 、圆角连接17、 下列焊接方法中, B可不需另加焊接材料便可实现焊接 A 、埋弧自动焊B 、电阻焊C 、CO 2气体保护焊1、细化晶粒可提高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同时可提高其塑性和韧性。
(2、 由于T13钢中的含碳量比T8钢高,故前者的强度硬度比后者高。
( X )3、 当过热度相同时,亚共晶铸铁的流动性随着含碳量的增多而提高。
(V ) 4、共晶成分合金是在恒温下凝固的,结晶温度范围为零。
所以,共晶成分合金只产生液态收缩和固态收缩,而C 、始锻温度过低;D终锻温度过低A 、相等C 、相比要大得多D 、相比要小得多D 、交叉连接 ; __ C ____ 成本最低 D 、氩弧焊V )不产生凝固收缩。
(X )5、铸件结构斜度不同于拔模斜度,表现为斜度值大,且需在零件图上示岀。
(V )6、在板料拉深时,凸模和凹模之间的间隙Z应该略大于板料厚度。
(V )7、金属经压力加工产生的纤维组织,使金属在性能上具有方向性,沿着纤维方向性能较差,垂直纤维方向性能较好。
(X )8二氧化碳保护焊由于有CQ的作用,故适合焊有色金属和高合金钢。
(X)9、锅炉、压力容器等重要结构件焊接应采用搭接接头型式,并使用碱性焊条。
(X)10、“同时凝固”这种工艺措施可以有效的防止应力、变形和缩孔缺陷。
(X)三、名词解释(10分,每题2.5分)1、球化退火:将共析钢或过共析钢加热到Ac1以上20〜30C ,适当保温,缓慢冷却,使钢中碳化物(F&G + Fe s C)呈球状化而进行的热处理工艺。
2、壁厚敏感性:随着铸件壁厚的增加,铸件组织中石墨片数量和尺寸都增加,铸铁强度、硬度下降的现象。
3、加工硬化:金属经过塑性变形后,强度和硬度上升,而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
4、焊接热影响区:是指受焊接热循环影响,焊缝附近的母材金属发生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区域。
四、简答题(共29分)1 •下列牌号各表示哪种钢或铸铁?牌号中的各组数字表示什么意义?(4分)1)Q235:碳素结构钢;数字表示该类钢屈服强度为235 MPa。
2)T12:碳素工具钢;数字表示该类钢碳的质量分数为1.2%。
3)HT250:灰铸铁;数字表示该类铸铁最低抗拉强度值为250 MPa (壁厚为30mm时)。
4)QT400-15:球墨铸铁;数字表示该类铸铁最低抗拉强度值为400 MPa,延伸率15%2、铸件缩孔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是顺序凝固原则?有何作用?并用示意图表示。
哪些合金常需采用“顺序凝固原则”?(6分)答:当合金在恒温下或窄温度范围内结晶时,其液态收缩和固态收缩所缩减的体积如果得不到补足(补缩),则在最后凝固部位形成一些孔洞,这些孔洞便是缩孔。
(2分)顺序凝固原则,通过在可能岀现缩孔的厚大部位安放冒口,浇口开在冒口处,使得铸件由远离冒口部分向冒口部分逐渐凝固,则在最后凝固部位,也就是冒口部分形成缩孔。
冒口在铸件清理时去除。
(2分)如下图所示,3)坚持顺序凝固原则是为防止或消除铸件缩孔。
对于收缩大或壁厚差别较大的合金铸件,如铸钢、高强度答:制定模锻件图应包括以下内容,选分模面,确定敷料、加工余量、锻造公差,确定模锻斜度和模锻圆角半径,确定冲孔连皮厚度。
(4 分)4、补画岀简化的铁碳合金状态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在铁一渗碳体相图中,有四条重要的特征线,合金冷却通过下列特征线时(本小题共7分。
作图3分,填空4分):1)通过ECF水平线,发生__共晶__反应,C点称为__共晶点_,生成_高温莱氏体,其含碳量为_ 4.3% 。
2)通过PSK水平线,发生__共析__反应,S点称为_共析点__,生成珠光体,其含碳量为__0.77% 。
3)ES线又称为Acm ____ ,它是__C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_,奥氏体冷却到此线时,开始析出析出二次Fe s C (或FesG) ______ 。
4)GS线又称为__A ,奥氏体冷却到此线时,开始析出_铁素体匚。
筒化的血-佻£平衡图5、分析下图中铸件的铸造应力分布情况,并画岀因铸造应力引起的变形。
(假设上面比下面冷却快)(4分)答:如上图所示平板铸件,当上面冷却比下面快时,由于下面冷却慢,所以受拉应力作用;上面冷却快,则受压应力作用。
(2分)由于下面受拉应力作用,会缩短一点以恢复其平衡(自由)状态;上面受压应力作用,会变长一点以恢复其 平衡(自由)状态。
最后,会出现下面向内凹 ,上面向上凸起的弯曲变形,如下图所示。
(2分)6、试问下图中所示焊接结构在焊接后会产生何种变形?并绘岀变形后的焊件示意图。
在图中示意。
(4分)答:上图所示焊接结构在焊接后会产生弯曲变形,如下图所示可以用火焰矫正法消除变形,即用乙炔焰加热 T 形梁的下腹板位置(呈三角形加热),使其产生反向等量变形,抵消原焊接变形,如下图所示。
五、综合题(共21分)1、从铸造性能,塑性成形性能(锻压性能) ,焊接性能三个方面分析灰铸铁和低碳钢优劣之处。
(6分)答:铸造性能:1 )灰铸铁:液态合金流动性好,收缩率低,凝固温度范围小((近)共晶成份合金),过热度低,所以灰铸铁铸造性能很好。
(1分)2 )低碳钢:液态合金流动性差,收缩率大,过热度高,所以低碳钢铸造性能很差。
(1分)用什么方法消除变形?并塑性成形性能(锻压性能):1 )灰铸铁:塑性极差(延伸率趋近于零),所以灰铸铁不能进行塑性成形(不能锻压)。
(1分)2 )低碳钢:塑性很好(延伸率大于25%,所以低碳钢塑性成形性能或锻压性能好。
(1分)焊接性能:1 )灰铸铁:碳当量数值很高(C当量〉3.5%>> 0.6%),所以灰铸铁焊接性能极差,仅限于焊补。
(1 分)2 )低碳钢:碳当量数值低(C当量v 0.25%v 0.4%),所以低碳钢焊接性能好。
(1分)2、图示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对不合理部分作如何改正(可在原图上作修改,但必须表达清楚)(9 分)砂型铸件焊接件答:图示结构设计都不合理,应作以下修改:砂型铸件1,,并说明理由砂型铸件自由锻件模锻件焊接件砂型铸件2,3、如下图所示的车床传动轴,在小批量生产时: 热处理工艺。
(要说明理由)。
(6分)铸件内腔结构设计应尽量不用 或少用型芯,图示改正可形成 自带型芯或砂胎以替代型芯, 以节省造芯操作和芯盒费用。
(1.5 分)自由锻件铸件壁厚应尽可能均匀,避免 缩孔,缩松和裂纹等缺陷。
图 示铸件各部分的壁厚差别过大 ,厚壁处形成热节,故应采取 “开窗口”设计。
(1.5分)模锻件自由锻件结构设计应避免斜面 和圆锥面。
原图示结构有圆锥面, 成型困难,应改为圆柱面。
(1.5 分)截面大小差别过大,凸缘高而薄,中 间又深凹,从锻模制造、锻造生产到 取岀锻件都很困难,锻模寿命也短。
应改为图示结构,凸缘截面减少,宽度增加。
(1.5分)焊接件1 焊接件2焊接接头的焊缝的布置应尽可能 分散,否则密集、交叉的焊缝会 加大焊接热影响区。
因此,交叉 的焊缝应改为交错焊缝。
(1.5分)电阻点焊的电极难以伸入,应改为图 示结构,以方便操作。
(1.5分)1)试选择合适的材料;2)试确定毛坯加工方法; 试确定555397202 r 丽C6】8K车床主轴*件图答:图示的车床传动轴,在小批量生产时,应作以下选择:1)车床传动轴是典型的轴杆类零件,受较大扭矩和弯矩作用,因此要选择具有优良综合机械性能的中碳钢,如45号钢。
(2分)2)因车床传动轴要求具有优良综合机械性能,所以毛坯加工方法应选择锻造。
由于是小批量生产,锻造方法应选择自由锻。
(2分)3)毛坯成型后,即锻造完成后,为提高毛坯的切削加工性能,应进行退火处理,同时45号钢是亚共析钢,应进行完全退火处理;车床传动轴切削加工完成后,为提高其工作性能,即获得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应进行调质处理,即淬火+高温回火。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