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培优试题一
姓名:班级:
1. 以下对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有机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多肽链在核糖体上一旦合成便具有生物活性
B.质量相同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相同的
C.细胞核内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
D.全部的抗体、大多数的酶、部分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解析:D没有,还要进一步的加工(剪切、折叠等),有些蛋白质(酶原)还要激活才具有酶活性··
2. 人体内氢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如下
图所示。
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C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只来自于一NH2
B.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
C. M物质是丙酮酸,④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
D.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②③进程发生于线粒体中
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①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只有中心体②人和动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也能分
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③人体内不再分裂的体细胞中共有46个DNA 分子④抑制细胞膜上载体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都会阻碍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⑤性激素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⑥细菌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但其主要成分不同;⑦在一个细胞周期中,T和U两种碱基被大量利用时,细胞一定处于分裂间期.A.①②③④B.④⑤⑥⑦C.①③⑤⑦D.②④⑥
4.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
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
在35℃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甲、乙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丙、丁试管中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经35℃水浴保温一段时间后,向1、2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
可以观察到现象但实验①达不到实验目的。
B.实验②在20℃水浴保温条件下进行,一段时间后,3、4不加
任何试剂。
可以观察到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C.实验①的实验现象是1、2中都变为紫色,实验②的实验现象是
3、4中的蛋白块一个消失,一个不变。
D.实验①达不到实验目的的原因是蛋白酶使蛋白液水解为多肽,多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
生反应。
再加入一种能分解多肽的酶,就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解析:实验①是根据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的颜色反应来验证实验,但由于分泌液中的蛋白酶也是蛋白质,故实验①不能达到目的。
实验②可根据蛋白块的消失来验证实验目的。
答案:D
5. 下列有关细胞代谢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A.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中,有ATP的分解,但不能合成
ATP的部位只有叶绿体基质
B.在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二氧化碳的固定、蛋白质的合成等生化反应中,一定是在
细胞器中完成的是蛋白质的合成
C.在mRNA、ATP合成酶和RNA聚合酶等物质中,不能通过核孔的是ATP合成酶
D.在细胞的吸能反应、放能反应和突触释放递质的过程中,能使ADP/ATP的比值增大的
是放能反应。
6.右图表示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过程及相关的结构。
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 C
A.a表示发生质壁分离时水分子的主要移动方向
B.b表示神经细胞在受到刺激后Na+的透性变化特点
C.c过程一定消耗能量 D.浆细胞能够依靠d识别相应的抗原
7. 关于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的能量转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 植物吸收的光能不能全部用来合成A TP
B 光反应产生的ATP中的能量不能全部进入到暗反应合成的葡萄糖中
C 暗反应中合成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不能全部用于呼吸作用合成ATP
D 光反应合成的ATP和呼吸作用合成的A TP中的能量来源不同,但去路相同
8.右图示根尖的结构及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
A.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a和b区细胞细胞
B.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b区细胞
C.只有b区细胞具有全能性
D.③和④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9. 分析下列甲、乙、丙三图,说法正确的是() B
A.若图甲曲线表示的是喜阴植物的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则喜阳植物的曲线与此比较,b点向左移,c点向左移
B.在图乙中光照强度相同时,t2摄氏度植物净光合作用最大
C.若图丙代表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则f代表类胡萝卜素
D.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时,最好选用紫色的塑料大棚
10.细胞膜的三大功能之一是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下列生理现象与之无关的是()C A.兴奋借助神经递质的释放在神经元之间传递
B.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几乎全身各处的细胞使代谢加强
C.肌细胞膜上相关载体协助葡萄糖分子进入细胞
D.抗原和淋巴因子共同刺激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
解析: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是细胞膜的重要功能之一。
因为大多细胞膜上存在激素的受体、抗原结合点以及其他有关细胞识别的位点,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
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
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
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
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1. 请判断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正确的是()D
A.放射性标记的胰岛素的mRNA可检测到人红细胞中含有胰岛素基因
B.用显微镜观察低温诱导后的洋葱幼苗根尖装片,仅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为2N、4N的细胞
C.含糖丰富的番茄作为鉴定还原性糖的材料
D.“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有利于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12.某研究小组用番茄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乙图是在密闭温室中测得的一昼夜CO2变化量,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如甲图所示与M点相比,N点限制单株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B、如乙图所示,B-C时间段叶绿体内ADP的移动方向是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
C、图乙中C点与E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D、对叶片做如丙图处理: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相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为M A、M B,则
M=M B-M A,为B叶片被截取部分在6小时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
解析:题中:M
表示6小时后叶片初始质量+光合作用有机物的总产量-呼吸作用有机物的消耗量,
B
M A表示6小时后初始质量-呼吸作用有机物的消耗量,所以,M=M B-M A,就是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经过6小时干物质的积累数(B叶片被截取部分在6小时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
13.
1. (10分)下左图是某研究小组在某一天的2时~14时对某种植物对氧气的吸收量或释放量进行的测定结果,右图是在它12小时内气温和光照强度的测量记录。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左图中A点位置的外界条件,除了温度外,还有____________等。
(2)B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右图中开始有光照的时间为早晨6时,则B点出现的时间___________(填“早于”、“恰好”、“晚于”)6时。
(3)C、D两点氧气的释放量相等,根据图示相关信息判断,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合成量是否相等?_____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氧气浓度
(2)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等于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晚于
(3)(3)不相等,C、D两点时刻的气温不同,细胞呼吸强度不同,消耗的氧气不同。
(或答:不一定相等,C、D两点时刻的气温不同,细胞呼吸强度可能不同,消耗的氧气可能不同。
2. 观察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用图1所示的显微镜进一步放大观察图2中的d细胞,需要将玻片向方移动,转动(填标号),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若要进行染色体计数,应选用图2中的细胞。
(3)图3中形成的D细胞将在中发育成为T淋巴细胞,将在中发育成为B淋巴细胞
(4)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E细胞,则发现对Na+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它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5)科学家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E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的过程,将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细胞内,发现带有3H的物质依次出现在(用标号)细胞器中。
(6)若要获得大量的单克隆抗体,可以将已免疫的C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诱导融合的试剂是。
答案:(1)左下③(2)c (3)胸腺骨髓(4)破坏(或抑制)了运输Na+的载体(活性)(5)⑥④③(6)聚乙二醇(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