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中医
沉默的杀手 —下肢深静脉血栓
什么是深静脉血栓?
•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各种原因造成下肢深
静脉血栓形成,导致下肢静脉血回流障碍, 引起患肢突然肿胀疼痛。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致的静脉阻塞性水
肿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很难统计, 美国每年有500万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这 个数字比心血管病的发病率高得多,其中 60万人并发肺动脉栓塞,尸检资料也证实, 静脉血栓的发病率要比动脉血栓高4倍。
•
• ⑶有条件的应购买进口的循序减压弹力袜,
可选择弹力在15~20毫米汞柱的弹力袜即 可。一双弹力袜就能达到妊娠及产后期的 预防效果。
•
• ⑷经济条件差的可用弹力绷带包扎双下肢,
只需包扎至膝关节下方3~5厘米即可。这 样可以减少下肢静脉血在下肢停留的时间, 也能有预防效果。
•
• ⑸应摒弃传统的产后“坐月子”的陋习,
• 下肢深静脉血栓更主要危害则是深静脉血
栓存在脱落的危险。一旦下肢深静脉血栓 脱落,栓子会随着静脉血流回流到右心房, 又随之进入肺动脉,当栓塞肺动脉的主干 时,会造成肺动脉高压,右心栓塞,同时 肺的通气和血流不匹配造成呼吸困难,可 能导致患者在十几分钟内死亡。
• 一些患者最早的出现的症状只是一侧下肢
中医辨证论治
• 祖国医学对深部静脉血栓的论述可见于淤
血流注、脉痹、肿胀、恶脉、青蛇毒等。 深静脉血栓总的病理机制是淤阻脉络、气 血不畅。与心肝脾等脏的关系最为密切 ,因 心主脉 ,肝主筋 ,脾主肉 ,肾主骨。病之本是 阳气不足 ,气血虚弱 ;病之标为血淤、湿浊、 热毒凝滞筋肉经脉
• 一) 辨证论治 • 1、血瘀湿热型: • 病变在髂股静脉时,下肢肿胀疼痛发热,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在局部有两种危害,
一是堵塞静脉管腔导致下肢血液回流障碍, 二是造成静脉壁及其周种症状:
1、肢体肿胀 静脉管腔被血栓堵塞后 使血栓远端静脉滤过压升高,同时淤滞的 血液导致受累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 起组织间隙液增加,导致肢体肿胀; • 2、疼痛 由于血栓引起静脉壁炎症和远 端静脉的急剧扩张,因此常有病变肢体的 胀痛;
谢谢
• 2、血瘀气虚型 • 患肢肿胀,日久不消,按之木硬而无明
显凹陷,沉重麻木,皮肤发紫或苍白,青 筋显露;倦怠乏力;舌淡有齿痕或瘀斑, 苔薄白,脉沉涩。
• 辨证分析:病程日久,耗伤气血,气血瘀
滞,故患肢肿胀日久不消,青筋显露;气 血瘀滞,肌肤失养,则患肢麻木,按之木 硬;气血亏虚则倦怠乏力;舌淡有齿痕或 瘀斑、苔薄白、脉沉涩皆为气虚血瘀之象。 治法:活血益气通阳。 • 方药:通络活血方合补阳还五汤加减
• •
⑴经常做下肢的屈伸 活动,可以调动小腿 肌肉泵的作用,增加 静脉血的流速,促进 下肢静脉血的回 流。
• ⑵仰卧床上,抬高双下肢,使两腿交替屈
伸,象骑自行车一样的动作。子宫增大后, 不便仰卧时,可以侧卧。先活动一侧下肢, 然后翻身,改为另一侧侧卧,再活动另一 侧下肢。活动的重点膝关节和踝关节,这 样可以降低下肢静脉的压力,加速下肢静 脉血的流速,有利于下肢静脉血的回 流。
• 2、艾灸涌泉穴 • 操作方法:先选取涌泉穴(涌泉穴在人体
足底,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 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艾灸距穴位 皮肤约2~3厘米为宜。艾灸时以局部有温 热感而不灼痛为宜,每次灸20分钟,灸致 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每日灸1次。
• 3、推双下肢膀胱经 • 操作方法: 遵医嘱选取膀胱经、进行推经。
产后早期可在床上适当活动下肢,最简单 的动作就是屈伸膝关节和踝关节。
• ⑹孕期穿弹力袜的产妇,应继续穿至产后
能正常活动为止,不但能预防下肢深静脉 血栓形成,还有保持体形的作用
• •
• 长时间坐位预防静脉血栓 • 1、下肢和双足定时做踩缝纫机的动作。
• 2、多饮水,保持血液稀释状态。 • 3、吃水果。 • 4、血小板高的人可口服阿司匹林。
凝血因子的浓度较高,而抗凝血因子的浓 度较低,这些因素使老年人容易发生血栓。
• 口服避孕药可使育龄妇女发生血栓的危险
性增加。孕妇由于凝血因子活性增高而抗 凝活性降低,因此孕妇也是高危人群。
• 2型糖尿病多伴有高脂血症和高血压,患者
的血管内皮容易被损伤,血小板活化及凝 血活性增高,故糖尿病患者发生血栓的几 率也高于常人。
•
• 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增加病人的活动量是
非常重要的。在病人不能下床活动之前, 病人家属应每日给病人做下肢的按摩,重 点是按摩下肢的肌肉组织。按摩时,应从 下而上的循序进行,每次重复按摩时都应 从小腿远端开始,这样能加速下肢静脉血 的回流,加速血液流动,对预防下肢深静 脉血栓形成是很有效的,如果再穿上弹力 袜或用弹力绷带包扎,定时做下肢的充气 按摩,预防效果会更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 有哪些?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有三大类,
这就是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和手术治疗。 • 抗凝主要是运用药物,防止血栓的进一步 生成。主要用的药物有肝素、华发林等。 • 溶栓治疗是通过给病人使用溶栓剂,使已 经形成的血栓溶解,从而达到恢复血管通 畅性的目的。有全身溶栓和局部溶栓等。
CDT溶栓技术(导管接触溶栓)
• 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手术主要有两
大类。一类是放置各种下腔静脉滤器,为 了预防肺动脉栓塞。滤器有各种不同达到 形态,主要是在下腔静脉内形成一个网格 状的结构,预防脱落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回 流到心脏。
另一类手术的目的 主要是恢复下肢深 静脉的回流,最常 用的方法是使用导 管取栓,血栓即可 被球囊取出。取栓 后髂静脉的血流仍 然不通畅时就要考 虑静脉转流手术或 静脉成形手术了。
静脉血栓症,也称经 济舱综合征。
• •
长途飞行为什么会导致 静脉血栓症呢?原因在 于,飞机内座位小,活 动空间十分狭小,旅客 的姿势降低了全身的血 流速度,一般长途飞行 5小时以上的坐姿旅行, 应防止静脉血栓症的发 生。
•
因此,长途飞行时不要久坐,多起来活 动行走,不要喝酒或长睡,多喝水,多做 小腿和足部的伸展运动,最好穿弹力袜, 有条件的旅客在旅行前在医生的指导下服 用一些抗凝药物。
• 3、浅静脉扩张 在下肢主干静脉发生血
栓后,血栓远端的静脉压增高,一些在正 常情况下不起重要作用达到浅静脉侧枝循 环开放,在病人身上常可以观察到患病侧 的浅静脉较对侧明显扩张增粗。因此,对 于无明显诱因的单侧肢体的肿胀,应高度 怀疑深静脉血栓。
•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由于造成患肢的组织
水肿,有时会压迫动脉导致肢体供血不足, 这种情况临床上被称为股青肿或股白肿, 如不及时处理会造成患肢组织坏死,导致 截肢。
的肿胀,而未出现其他的症状,经常会被 忽视,由于未及时治疗,而突然导致肺梗 塞导致死亡,可以说是一个沉默的杀手。
• 当然,一些患者很幸运未出现上述严重并
发症,如果治疗不及时或处理部正规,也 会出现一种被称为血栓后下肢静脉功能不 全的后遗症,会经常觉得有腿部沉重感, 下肢肿胀,久而久之,造成小腿部皮肤发 黑,溃烂,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先用推经油均匀涂抹推经肢体部位。用拳 头、拇指、掌根对所取经络由远到近进行 推经。 遇有堵塞、淤滞或有痛感时需反复 予以按揉,直至滞点或痛点减轻或消散。 推经 时间10分为宜。 每日一次。有感染、 肿瘤的病人禁用。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长期卧床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常见的原
因,因严重疾病而长期卧床的病人也同样 存在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
• 能自主活动但不能下床的病人,尽量自己
活动下肢,特别是用力活动膝关节和踝关 节,可以充分调动小腿肌肉泵或“第二心 脏”的作用,能加速下肢静脉血的流动速 度,可以收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 效果。有的病人可以口服抗血小板的药物 来预防,如阿斯匹林、潘生丁等。
预防下肢深静脉 血栓形成应从孕妊的 中期开始。从妊娠4 个月开始就应做好以 下预防工作。
• 由此可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发病
率很高的多发病、常见病。在我国至今没 有做过有关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的准确 统计,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该病的发病率 逐年增加。
什么人容易患这种疾病?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年龄、性别、糖尿病、恶性肿瘤、创伤、 手术等。
• 老年人因为血管壁已经退化,同时老年人
皮色苍白或紫绀,扪之灼热;舌暗或有瘀 斑,苔腻,脉涩数。病变在小腿深静脉时, 腓肠肌胀痛,触痛,胫踝肿胀,行走困难, 可伴低热。
• 辨证分析:久坐卧制动,或手术、外伤损
伤,气血瘀滞,湿热乘虚入侵,则肢体肿 胀疼痛,固定不移;瘀久化热,则发热: 舌暗或有瘀斑、脉涩而数为气血瘀滞之象。 治法:理气活血 清热利湿。 • 方药:通络活血方合三妙散加减
静脉滴注中成药注射剂
• 根据病情选择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 • 丹参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血塞通注射
液
中医治疗
• 1、中频治疗穴位(复溜、承山) • 操作方法:先选取下肢的复溜、承山穴
(复溜位于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 的前方;承山位于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 中,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 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 处。)中频选取F3电疗模式,选取相应的 频率及强度,进行治疗,时间为20分钟, 每日一次。有感染、肿瘤的病人禁用。
• 由于恶性肿瘤细胞释放出大量的组织因子,
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血小板的活化, 尤其以胰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使患者 的血液凝固性明显升高。
• 其他易导致血栓形成的因素还包括:肥胖、
吸烟、长期卧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 会有哪些症状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