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


14
概念 是一组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变态反
应性疾病。
分类 1.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2.继发性肾小球病变 3.遗传性肾小球肾炎
精选课件
15
一 、病因及发病机制
大部分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及继发性肾小球 肾炎由免疫机制引起。
• 与肾小球肾炎发病有关的抗原 (内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
精选课件
16
内源性抗原 肾小球性抗原(肾小球基膜抗原、系膜细胞的 细胞膜抗原等)。 非肾小球性抗原(核抗原、免疫球蛋白等)。
精选课件
27
免疫荧光:抗体沿基膜沉积,形成连续 线性荧光。 感染或其他因素使基膜结构改变或病原 微生物与基膜成分具有共同抗原性引起 交叉反应。
精选课件
28
抗基底膜肾炎:线型荧光
精选课件
29
(2)Heymann肾炎: • 是研究人类原发性膜性肾炎的动物模
型。以近曲小管刷状缘成分(Heymann 抗原)免疫大鼠--产生抗体--引起与 人膜性肾炎相似的病变。
• 产生的致敏的T淋巴细胞可致肾小球损伤。
5. 补体替代途径的激活
• 个别类型肾炎的发生主要由补体替代途径 的激活引起,可不伴免疫复合物沉积。
精选课件
35
6.引起肾小球损伤的介质
• 包括细胞和大分子可溶性生物活性物质。 补体-白细胞介导的机制是引起肾小球改变 的一个重要途径。
精选课件
36
IC沉积于滤过膜上
• 抗肾小球基膜肾炎 • Heymann肾炎
精选课件
25
(1)抗肾小球基膜肾炎:
• 由抗体与基膜本身抗原成分反应引起 (Masuqi或肾毒性血清性肾炎)。
• 大鼠肾皮质匀浆注入兔体内,获得兔抗鼠 肾抗体--该抗体注入健康大鼠--抗体与大 鼠基膜反应--引起肾炎。
精选课件
26
抗肾小球基膜肾炎示意图
C5a
中性粒、单 核细胞 浸润
C5b~C9
蛋白酶、氧自由基、 花生四烯酸、细胞 因子:IL-1 ,TNF
GBM受损通透性升高
蛋白尿、血尿
精选课件
系膜细胞
PDGF TGF-β
系膜细胞增生 及基质硬化、 基膜增厚
37
引起肾小球损伤的其它介质:
单核巨噬细胞、血小板、肾小球内细胞、 纤维素等
介质的共同作用:
精选课件
30
• Heymann抗原存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 的刷状缘及足突细胞外表面。
• Heymann抗原与受体相关蛋白构成抗 原复合物--抗体与之结合--形成上皮 下沉积物。
精选课件
31
Heymann肾炎示意图
精选课件
32
• 免疫荧光:沿基膜弥漫颗粒状Ig或补体沉积。 • 电镜:基膜与足细胞间小块状电子致密物。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疾病
(Diseases of Urinary System)
病理教研室 张景航
精选课件
1
教学内容
肾小球肾炎 肾盂肾炎 肾和膀胱常见肿瘤
精选课件
2
概 述|Overview
解剖生理:
泌尿系统由肾、 输尿管、膀胱和 尿道组成。
精选课件
3
概 述|Overview
精选课件
表 面 观
4
概 述|Overview
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内,常与补体结合引起 肾小球损害,属III型超敏反应。
• 电镜下呈高电子密度致密物,可定位于系膜区、 内皮下、上皮下;
• 免疫荧光显示沉积物内的Ig或补体,呈颗粒性 荧光。
精选课件
19
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与否及沉积部位、 程度取决于:分子大小、电荷(+-)
上皮下沉积 内皮下沉积
循环复合物
1.损伤基底膜、内皮细胞、足细胞 2.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3.刺激系膜细胞增生 4.刺激足细胞增生
精选课件
38
二、基本病理变化
• 肾穿刺活检
• 光镜:HE、特殊染色(PAS和PASM染色显示基膜 和系膜区改变;Masson三色染色显示特殊蛋白性 物质、基膜、系膜和胶原纤维)
• 免疫荧光见检测免疫球蛋白和补体 • 电镜检测超微结构改变及免疫复合物沉积部位
外源性抗原 生物性抗原(病源微生物) 生物性抗原(药物、异种血清等)。
精选课件
17
• 抗原抗体复合物是引起肾小球损伤的 主要原因。
• 其他如补体依赖的细胞毒反应、细胞 免疫、补体激活等免疫机制也可引起 肾炎发生。
精选课件
18
1. 循环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2. 3. 抗体与非肾小球性可溶性抗原结合,形成免疫
精选课件
10
概 述|Overview
精选课件
11
概 述|Overview
有孔内皮 基膜
裂孔膜
滤过屏障模式图
精选课件
12
肾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密切,损伤时常 相互影响 肾小球不能再生,肾小管再生能力很强 肾的代偿储备能力很大,注意早期可能出 现的症状非常重要
精选课件
13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精选课件
肾锥体
髓放线 皮质迷路 皮质
肾柱
肾乳头
精选课件
纤维囊
切面观
5
概 述|Overview
肾单位
是由肾小球 及其相连的肾 小管组成。
w
肾小球 由血管球和肾球囊构成。
精选课件
7
概 述|Overview
肾小囊腔
血细胞 大分子物质 小分子物质 血管腔
血管球毛细血管腔的血液滤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精选课件
39
精选课件
正常肾小球 (PASM染 色):肾小 球毛细血管 基底膜及肾 小球系膜基 质嗜银性染
成黑色
40
正常肾小球(Masson染 色):图的右方是血管极, 左方是尿极,淡蓝染色的 血管袢中可见红细胞。血 管袢附着的蓝色部分是肾
精选课件
33
3.抗肾小球细胞抗体
• 引起的细胞损伤在无免疫复合物沉积的肾 炎中可能起主要内容。
• 抗体与肾小球细胞抗原成分反应,通过抗 体依赖的细胞毒反应机制诱发病变。
• 如抗系膜细胞抗原的抗体--系膜溶解,系 膜细胞增生;
• 抗内皮细胞抗原的抗体--内皮细胞损伤
精选课件
34
4. 细胞免疫性肾小球肾炎
精选课件
20
EM :免疫复合物也称电子密集堆积物
精选课件
21
颗粒状精荧选课光件
22
2. 原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 抗体与肾小球内固有的抗原成分或经血液 循环植入肾小球内的抗原反应,导致原位 免疫复合物形成,引起肾炎。
精选课件
23
基底膜沉积物
抗原 抗体
原位免疫沉积
精选课件
24
人类原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的经典动物模型:
精选课件
8
概 述|Overview
肾小球由血管球和肾球囊构成。
精选课件
9
概 述|Overview
滤过膜(filtering membrane)
--屏障作用(机械屏障、电荷屏障)
1.内皮细胞 2.基底膜(胶原、层粘连蛋白、硫酸肝素) 3.脏层上皮细胞/足细胞
正常滤过膜对水、小分子溶质有高通透性,白 蛋白等几乎完全不能通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