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地理-人文地理部分

中国地理-人文地理部分

中国地理一、中国的人口1.人口数量: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3.7亿①,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力资源丰富。

注①: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数。

2019年10月3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国发〔2019〕24号),决定于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2.人口增长:人口基数大,人口增加快,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

3.人口分布:➢201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3/千米2,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分布不均,以腾冲-黑河一线为界,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每年国家所产生的新增财富很大一部分为新增人口所抵消。

国家、社会、家庭面临沉重的负担,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资源、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

➢人口老龄化: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增加的趋势发展很快,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如何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娱乐、社会福利、医疗保障等问题,使老年人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5.人口政策: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主要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主要目的是: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

二、中国的民族1.组成: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

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

➢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

2.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3.民族政策:我国实行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

➢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的政策。

三、中国的农业(一)发展状况1.我国是世界上从事农业生产最早的国家之一。

➢我国至少在7000多年前就已经从事农业生产;➢起源于我国的农产品有:水稻、大豆、茶叶等的栽培;猪、鸡、鸭、鹅等的饲养;2.我国许多农产品的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或首位。

我国农业总产值的增长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居世界位次3.我国农业生产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建成了一大批稳产高产农田(通过治理大江大河、修建水库、增加灌溉面积等措施);➢农业机械化有了初步的发展;➢农村用电量以及化肥、农药的施用量不断增加;➢在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以及发展畜牧业、林业、水产业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我国农业产值构成的变化图(二)存在的问题1.农业自然资源不足,尤其是人均耕地面积仅约0.1公顷,为世界人均数的3/1;2.农业基础仍比较薄弱;3.农业所提供的农产品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生活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地区分布1.特征:总体格局是东耕西牧。

2.种植业(1)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西部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绿洲和河谷;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明显,以秦岭-淮河为界,该线以南耕地多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等,以北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

(2)主要农作物及其集中分布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分布(1)草场资源及其分布➢我国草场面积广大,宜牧草地占国土总面积的1/3以上,居世界前列;➢②我国天然草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阴山-青藏高原东麓一线以西、以北的广大地区(2)类型及其分布➢我国畜牧业可以分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两类。

➢我国的牧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北方半干旱、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

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是我国四大牧区。

著名的优良畜种有内蒙的三河牛、三河马;新疆细毛羊、宁夏滩羊、藏绵羊、牦牛等。

➢农耕区畜牧业主要是指农民家庭饲养的猪、牛、羊以及鸡、鸭、鹅等家禽。

目前,我国农耕区畜牧业在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地位,我国的猪、牛、羊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牧区分布4.林业(1)分布: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2)林产品丰富多样➢温带的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辽宁等省);➢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亚热带的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南部沿海各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海南还出产椰子。

➢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是我国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

(1)类型及其分布➢分为淡水水产业和海洋水产。

根据生产方式又可分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两大类。

➢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渔业基地,南方地区淡水渔业发达。

(2)发展的优越条件➢我国陆地上河湖面积广大,养殖历史悠久;➢海洋方面,自北而南,依次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广阔水域。

(3)影响我国东南部水产业分布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东南部临海,水域宽广,大陆水域的3/4在东南部。

➢人口:东南部人口稠密,居民有食鱼的爱好。

➢社会经济条件:城市多,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

➢技术:水产捕捞、加工的技术水平较高。

(四)中国的粮食问题1.原因➢粮食是我国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我国有近14亿人口,粮食需求量大。

目前,我国粮食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粮食产量还只有400千克,刚刚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自然灾害频繁,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也是实现农业生产合理布局的关键。

2.解决的主要途径➢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要实施科学种田,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在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产量。

如:使用优良种子,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等。

(五)农业发展的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是指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发展或生长的地区,以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2.生产条件评析我国主要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建设规划(六)特色农业1.现代农业: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农业。

主要功能除了农产品供给外,还具有养生休闲、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明传承、修学教育等新功能。

3.我国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建设规划(六)特色农业1.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农业。

主要功能除了农产品供给以外,还具有养生休闲、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明传承、修学教育等新功能。

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园2.都市农业:是指将农业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等功能结合于一体。

都市农业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进行农林牧渔生产和农业经营活动,并结合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业提供了场所。

3.立体农业:是指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资源,同时利用各种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在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空中以及前方后方同时或较互进行生产,通过合理组装,粗细配套,组成各种类型的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产优质生产系统,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主要模式有:丘陵山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如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农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水体立体农业综合利用模式;庭院立体农业综合利用模式。

4.生态农业:是指遵循生态学、经济学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5.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

鱼塘的塘基上种桑、种蔗、种果树等,与鱼塘结合分别称为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

基塘互相促进,以桑基鱼塘最典型。

6.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

有机农业的发展可以帮助解决现代农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严重的土壤侵蚀和土地质量下降,农药和化肥大量使用对环境造成污染和能源的消耗,物种多样性的减少等;还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7.绿色农业:是指将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起来,在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保护环境、保证农产品的绿色无污染的农业发展类型。

8.山地牧场:在我国新疆天山、阿尔泰山地区有许多“山地牧场”。

它们随着海拔的变化,从低处的荒漠草原到高处的高山草地,类型不一而足,草种也有明显差异。

牧人们不浪费每一处资源,根据气候、地形和牧草长势,在牧场之间按季节迁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转场”。

四、中国的工业(一)发展状况➢新中国成立后:①工业高速增长,工业规模不断壮大,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②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③我国许多工业产品的产量,如钢、煤、水泥等已跃居世界第一位;(二)工业分布1.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并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

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三)重要主要工业部门1.煤炭工业:已建成大同、霍林河、阜新、东胜、神府、开滦、六盘水等一批高产高效的大型煤炭工业基地。

2.石油工业:大庆是我国最大的采油工业基地,还有山东的胜利油田、辽宁的辽河油田、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河北与天津的华北油田、河南与山东交界处的中原油田等。

3.钢铁工业:我国钢铁产量连续多年一直居世界首位。

4.高新技术产业(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东部地区发展速度高于中、西部地区。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增长(2)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地区。

五、中国的交通1.铁路:铁路运输是我国国内运输的大动脉,已形成全国性的铁路网。

(1)主要干线➢南北干线:①京广线②京哈线③京沪线④京九线⑤同蒲线⑥太焦线⑦焦柳线⑧宝成线⑨成昆线➢东西干线:A.京包线 B.包兰线 C.陇海线 D.兰新线E.沪杭线F.浙赣线G.湘黔线H.贵昆线(2)主要枢纽:➢南北、东西干线的交汇城市:2.公路:➢发展很快,近年来高速公路发展迅速,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首位;➢公路分为国家级干线(国道,公路编号为G)和地方干线(省道,公路编号为S)两级。

3.内河航运:(1)发展概况➢中国有大小天然河流5800多条,总长40多万公里,现已辟为航道的里程约10万多公里,其中7万多公里可通航机动船只,几乎是英、法、德3国内河航道总长的3倍;➢有可通航的大小湖泊 900多个(不包括台湾省,下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