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毕业班复习指导意见

小学语文毕业班复习指导意见

小学语文毕业班复习指导意见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担负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

经过六年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了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参差不齐。

在小学生即将结束小学生活的这段时间里,教师有责任集中精力,抓住时机,系统地引导学生复习小学阶段应掌握的知识,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从“课程标准”入手,明确复习的要求
学生在毕业时,应基本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复习时,教师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及学生“过程性”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关的复习要求,供学生参考。

(复习要求的制定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复习的重点)各部分的重点要求是:
(一)基础知识
1.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确凿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认识大写字母,并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汉字。

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会查字典;能初步辨析字的音、形、义,掌握学过的常用的多音字,注意不写错别字。

3.词语。

能正确地读出和写出学过的词语;能根据词义轻重、范围大小、感情色彩、词语搭配等方面辨析常用词词义,能进行词归类或按顺序排列词语;学会在详尽的语言环境中确凿地理解词义;注意积累词语,并能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中正确运用。

4.句子。

熟悉句子的类型;能运用学过的常用词语(包括关联词语)造出思想康健、用词确凿、意思统统的句子;能指出句子中的毛病,并加以改正;会区分
和运用常用的几种修辞方法;熟练地进行句式互换、扩句和缩句;通过理解、分析句子,能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和含义,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标点。

能正确地使用句号、问号、叹号、逗号、冒号、引号、顿号、分号、书名号和省略号。

(二)阅读
1.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2.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能背诵优异诗文1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三)习作
1.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想像作文,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会分段表述。

2.会写读书笔记和多见的xx。

3.习作能做到内容详尽,感情真实,思想康健,有一定条理。

4.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齐。

5.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认真耐烦地听别人讲话,能理解主要意思,并能转述。

2.能清晰明白地口述见闻,稍作准备,能围绕一个意思,当众作1、2分钟的发言,举止大方,语句比较通顺连贯。

能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

3.养成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的习惯。

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说话有礼貌。

4.听讲话、看影视,能转述主要内容。

以上所列项目是小学生通过六年的学习,在语文基础知识方面、阅读方面、习作方面、口语交际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以上要求是互相融合的,不能单独地复习一条而舍弃另一条。

教学时要将以上条目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照要求,找到自己的不够,为下一步复习明确目的。

二、从“学情”出发,把握复习的重点
经过近六年的学习,学生对整个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会因为个体差异而表现出例外的个体学习状态,便有了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之分。

因此,复习时要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找准学生复习的重点即中等生、后进生“弱点”,再采取一些补救措施,以求亡羊补牢。

三、题形及出题思路
1、题形参考上学年毕业检测题、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及本学期单元检测题的题形。

2、课内阅读以六年级下册为主,主要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以及个别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以填空题、选择题或判断题为主。

3、课外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读后的所感、所知、所得。

加强基础知识的考查,这恐怕是今年与往年的最大例外点。

四、知识点及出题意图,分值大约分布。

(一)积累运用(50分左右)
1、看拼音写汉字。

考查学生正确拼读的能力及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2、字的读音判断。

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正确判断。

3、字形判断。

考查学生对文字正误的判断。

4、字义。

考查学生对字义的理解能力。

5、同音字或形近字的运用。

考查学生对字词的识记能力。

6、近义词填空。

考查学生对词的理解使用能力。

7、写近义、反义词。

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8、成语。

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识记、理解运用能力。

9、句式变换及修改病句(包括标点符号)。

考查学生对语句的把握及语言文字的使用能力。

10、xx。

考查学生xx的能力。

11、仿写句子或用词(多词)写话。

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使用能力。

12、诗句、对联、名言、歇后语。

考查学生对此类语言的识记运用能力。

13、古诗默写(小学部)。

考查学生古诗背诵。

14、口语交际(情景对话)。

考查考查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15、语文综合知识。

考查学生对语文综合知识的掌握。

16、汉字规范书写,字的笔画顺序。

17、标点符号的使用。

(二)阅读。

(20分左右)
1、课内阅读(主要是六年级下册讲读课文)。

(1)课文大意。

考查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2)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

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3)了解积累一些简单的文学常识。

(4)略读课有关的一些知识性内容。

(参看本学期单元检测题)(5)诗歌和文言文主要考查识记。

2、课外短文阅读。

(1)短文大意。

考查学生对文章大意的感知能力。

(2)重点词句的理解感悟。

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3)读后感悟或联想。

(4)词句的积累。

考查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取向。

(三)习作。

(30分)
主要以写人记事为主,兼顾想象作文及应用文。

习作训练,应该切合学生实际,出题不应远离学生生活。

(四)附加题。

(10分)
主要考查学生课外词语的积累情况。

五、一点建议
按照上述要求,复习时可根据情况采取分块与综合结合进行复习,大凡情况下应是先分块再综合。

分块复习可根据如下进行:
1、字,小学阶段要求会认、会写的字。

笔画顺序的复习可结合写字进行。

2、词,小学课本语文园地中“读读写写”及“读读认认”的词,同义词反
义词、成语可分开复习,成语可作为词语复习的重点。

3、句,①关联词语的应用;②用词写话;③各种常用句式的转换;④修改病句;⑤各种常用修辞句式的判断、仿写。

4、诗句、名言警句、歇后语的积累运用。

以课内积累为主,鼓励学生课外学习积累。

默写以六年级下册为主。

5、阅读,根据上述出题意图,可以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进行。

6、习作,重点训练写人记事,兼顾应用文的格式复习。

写人记事的习作可分别进行开头结尾、详写略写、人物描写等训练。

综合复习
主要是在分块复习的基础上以练习为主,进行查漏补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