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 北半球海陆上的气压活动中心随季节而变 化,使得一年中盛行风向也随季节有规律 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从而形 成季风环流。
季风:一般把海 陆热力性质引 起的,在大范 围地区内盛行 风向随季节有 显著改变的现 象成为季风
项 成因 目
冬季风 源地 风 向 性 质
夏季风 源地 风 向 性质
光、温、水是生命存在的要素。在北回归线上各地得 到太阳几乎平等的恩惠,日照足、热量高,可是由于降水 的不同,孕育了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观,北回线上的大部分 地区,向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等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或热 带草原气候,这里常年被副热带高压所笼罩,这是一种单 一、干热的气团,在它的内部气流总是做下沉运动,在运 动过程中空气的温度不断升高,水汽难以凝结成雨,所以 在这里常常是烈日当空,天气炎热,降水非常稀少,年降 水量不到200毫米,难以满足高大乔木生长的需要,因此 成了不毛之地。
5.关于季风叙述正确的是 ( CD ) A.季风是夏季才有的风 B.季风是冬季才有的风 C.季风是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 风 D.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 冬夏间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 6.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BC ) A.七个气压带有四个低压带、三个高压带 B.六个风带中有两个偏西风带,四个偏东风带 C.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低气压带为中心对称分布 D.气压带风带的纬度位置很稳定
极 地
东 风
极地高压带
夏 冬
海洋 季 较冷,形成高气压 季 较热,形成低气压
陆地 较热,形成低气压 较冷,形成高气压
一月
压 低副 极 地 低高 带

七月

副 热 带 高低 带 压

亚洲大陆 一 月 七 月
太平洋
北美大陆 高压 低压
大西洋 冰岛低压 亚速尔高 压
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 阿留申低压 伯利亚高压) 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 夏威夷高压 压)
7.亚洲季风环流中,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而形成的季风是( A.东南季风 C.东北季风
B
)
B.西南季风 D.西北季风
读图,该图为某地区的等温线图,图中数值是 a>b>c,回答 图中GH若位于海洋上, EF位于陆地,该图所示半 球位置和季节应是 B A.北半球的夏季 B.北半球的冬季 C.南半球的夏季 D.南半球的冬季

B

A
原因: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同纬度陆地 气温低于海洋气温

而亚洲东部位于世界第一大陆,欧亚大陆毗邻两大水 体太平洋和印度洋,背靠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 环境造就了这里得天独厚的季风气候,下半年亚洲东部常 处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侧,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源 源不断的从海上送来温暖湿润的空气,一旦有冷空气相交 汇,就非常容易成云至雨,而且处在副热带高原边缘的地 区有较强的上升气流,空气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温不断下降, 饱和的水汽就会凝结成雨。在这里整个夏半年的降雨约占 全年总量的70%,冬半年从海上经过的东北季风和西南季 风带来的水汽成为全年雨量的补充,由此一来,亚洲东部 在北回线附近的地区年降水量超过1就了这片同纬 度上不可多得的绿洲。
• • • • • • • • • •
3.关于大气活动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有 ( BCD) A.7月份,北半球海洋上出现亚洲低压 B.1月份,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冷高压切断 C.冬、夏季,大气活动中心势力强、范围广 D.大气活动中心随季节而南北移动 4.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造成的影响有 ( AC ) A.使大气环流比理想模式复杂得多 B.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从北半球消失 C.使北半球的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D.使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夏季时被太平洋上的热 低压切断
巩固练习
1.左图为北半球冬季中纬度等压线分布图 (1)在地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A、B两地所处的气压带名称是 副极地低气压带 ;此时该气压带断裂成 块状 ,体现了 海陆 对大气环 流的影响。 西北 (2)图中气压中心名称: (3)此时东亚吹 风 南亚吹 东北 风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A———————— B————————
分布地区
东 西伯 西北 海陆热力 亚 性质差异 利亚、 蒙古 季 风 南 海陆热力 西伯 亚 性质差异、利亚、东北 季 风带季节 蒙古 风 移动
中国东部、 寒 副热带 东 温暖 冷 太平洋 南 湿润 朝鲜半岛 和日本等 干 地 燥
低 赤道附 西 温 近印度 南 干 洋 燥
温暖 湿润
我国西南 地区和印 度
幅度大约5—10个纬度
GO
地表不均匀,地 球自转且公转
返回
七压六风,三低四高,零三六九,风压相间 低 压 湿 润 高 压 干
极地高压带
西 风 湿 润 信 风 干
上 升 湿 润 下 沉 干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压带
盛 东
行 北 信
西 风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东 盛
南 行
信 西
风 风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2.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 ,回答: 7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 月 。图中A处是 低 (高、低)气 印度低压 压,名称是 。 东南 (2)图中B处盛行 季风 西南 ,C处盛行 季风。 (3)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因 ,形成南亚季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风的主要原因是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4)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 典型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显著 。

我国的南部是北回线上气候条件最为优越的地区之一, 北回线自东向西穿过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省区,这 里有着炎热多雨而漫长的夏天,以及温暖少雨而短暂的冬 天,年平均气温为18—22度,一年中无霜期超过350天, 年平均降水量高达1500—2000毫米,这里森林繁茂,峡谷 幽深,更有数不清的飞瀑流泉汇成的小河大江,仅仅西江 的流量就相对于长江的7倍,甚至连喀什地貌的石头山都 能长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绿色来。我国最丰富的植物种类在 这里安家,农作物一年三熟甚至四季可种,是亚热带和热 带经济作物生长的天堂,许多国家重点保护的珍惜动物, 也在这里怡然自得的生活着,丰富的水、热资源共同造就 了这片美丽富饶的绿色家园。 北回归线上的气候,也并不总是异常不变的,原来风 调雨顺的地方,会由于一些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 干旱或洪涝等气象灾害,而那里寸草不生的地方,如果遇 上雨水偏多年份,或者通过人们的灌溉也可以拥有草长鹰 飞的美好时光,让我们共同关注北回线上的气候,开发利 用和保护好气候资源,使它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交响 乐中谱写出更加和谐动听的篇章。

北回归线位于北纬23.5度,是太阳垂直照射地球的最 北界线。每年的夏至日太阳的垂直照射点到此之后,就调 头向南返回,北回归线因此而得名。北回归线穿过了16个 国家和地区,在它的附近大都是植被稀疏,人烟稀少的沙 漠或草原。而在亚洲的东部却拥有一道林茂粮丰,人丁兴 旺的绿色长廊,为什么处在同一纬度带上自然景观却有如 此悬殊的差异呢,气候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假设
大气环流因素
大气环流形式
单圈环流
地表均匀,地球 高低纬间冷热不均 不自转,不公转 地表均匀,地球 高低纬间冷热不均,地 自转,不公转 转偏向力 地表均匀,地 球自转且公转 高低纬间冷热不均,地 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 的移动
三圈环流(气 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风带 的南北移动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位 置 影响气 时 压分布 间 的因素 被切断的 气压带 亚欧大 陆 气压中心的变化 太平洋
副极地低 北 海陆热 1月 压带 半 力性质 球 的差异 7月 副热带 高压带 南 气压带基本上呈 带 半 占绝对优势 球
冷高压 保留副极 地低压带
热低压 保留副热 带高压带 状,因为 海洋 面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