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浪淘沙·其八》刘禹锡.拼音

《浪淘沙·其八》刘禹锡.拼音

浪l àn ɡ淘t áo 沙sh ā·其q í八b ā
【唐t án ɡ】刘li ú禹y ǔ锡x ī
莫m ò道d ào 谗ch án 言y án 如r ú浪l àn ɡ深sh ēn ,莫m ò言y án 迁qi ān 客k è似s ì沙sh ā沉ch én 。

千qi ān 淘t áo 万w àn 漉l ù虽su ī辛x īn 苦k ǔ,吹chu ī尽j ìn 狂ku án ɡ沙sh ā始sh ǐ到d ào 金j īn 。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注 释】
谗言:毁谤的话。

迁客:被贬职调往边远地方的官。

漉:水慢慢地渗下。

【白话译文】
不要说谗言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之人好像泥沙一样在水底埋沉。

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创作背景】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

才人被外放,愤激之际,怨刺之作应运而生。

刘禹锡从京官调到地方官之后亦有流芳之作,如《浪淘沙九首》。

此组诗当为刘禹锡后期之作,且非创于一时一地。

据诗中所涉黄河、洛水、汴水、清淮、鹦鹉洲、濯锦江等,或为辗转于夔州、和州、洛阳等地之作,后编为一组。

有学者认为这组诗作于夔州后期,即长庆二年春(公元822年)在夔州贬所所作。

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八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