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舞蹈教案-幼师

幼儿舞蹈教案-幼师

幼儿舞蹈部分
复习与巩固:
“三步一踢组合”
基本动律:腿部颤动。

手位:山膀立腕位、托按掌位、双山膀位、双托掌位。

导入:幼儿与舞蹈艺术有着某种奇妙的“缘分”,尚未出生的胎儿,就在母腹中胎动,出生后,当听到不同的音乐就会有所反映,时而骚动、时而安详宁静;摇头慌身,手舞足蹈的表达……幼儿的这些表现,反映了一些“本能”的成分,和对舞蹈的自然需求。

教学目的
通过幼儿舞蹈部分的理论与实践的全面学习,突出了职业教育特点。

它包括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全体学生对幼儿舞蹈教材的阅读、分析、表演示范,教学和创编的能力,让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学习。

教学内容(实践部分)
一、幼儿基本舞步
幼儿基本舞步是根据幼儿动作发展水平和幼儿舞蹈中常运用的舞步,经过归纳、提炼、规范化而逐步形成。

在形象、生动、优美的音乐启迪伴奏下,通过科学系统的舞步教学
训练,将有助于幼儿音乐、动作、节奏感等多方面的发展。

它对幼儿走、跑、跳基本动作的协调、灵活和动作的美感起良好的促进作用。

它可以增强幼儿学习、感受音乐和舞蹈的兴趣,提高对音乐和舞蹈的想象和表现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丰富幼儿的情绪体验,陶冶活泼、热情、开朗的性格。

在基本舞步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可通过舞步的速度、节拍、节奏、行走方向、步幅大小、身体重心等方面的变化,或对舞步动作的分解,或将舞步重新组合都将会产生新的舞步。

教学重点
二幼儿基本舞步以幼儿走、跑、跳基本动作类别划分
走类:
1.走步——步行的统称。

是幼儿随节拍或节奏原地或行进走动,双臂前后或左右协调摆动的的一种舞步。

一般在2/4拍或4\4拍行动音乐伴奏下进行。

自然健美的走步,首先应让幼儿听音乐合拍走。

随着幼儿感受音乐及动作水平的提高和空间方位知觉的发展,可逐步根据音乐性质、节拍、节奏、高低、速度的变化,做出多种形象的,变化的走步。

如:不同人物、不同形象、不同情趣、不同速度、不同节奏特点的走步。

使幼儿能在美好的想象中,愉快地进行走步练习,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

提高动
作的协调性。

培养节奏感。

2.小碎步:一般用小快板或比较轻快活泼的2/4拍,4/4拍的音乐。

也可以用3/4拍的音乐。

做法:正步准备。

动作时,双脚跟抬起,可无节奏也可有节奏地双脚掌交替快速、均匀地小步行进或原地的走动。

膝关节要放松。

训练时可结合舞蹈的需要和情感表达的要求,配合上肢个身体的动作进行练习。

如模范小鸟飞和飞机飞行的动作等。

这些舞步可表达幼儿自然活泼的性格,一般在小班就可以训练。

3.娃娃步:一般用2/4拍活泼欢快或汉族民间风格的音乐。

做法:小八字步准备。

动作时第一拍前半拍双腿屈膝,右小腿旁踢起,头身体向同侧倾倒,双手五指分开的巴掌形向右侧推拉开(左臂屈肘,左手在头左侧上方,掌心朝前,右臂体右侧平伸开,掌心向外)。

后半拍右脚落地,双腿直立,双臂收至体前,第二拍动作相同,左右方向相反。

娃娃步旁踢小腿时,主力腿膝关节有屈,伸两种做法。

动力腿落地时主力腿直膝。

训练时可先分解为手、头、身体和脚两部分练习然后再组合起来练习。

此舞步中班末期或大班开始训练。

4.进退步:一般用在2/4拍或4/4拍行板或维吾尔族民间风格的音乐。

做法:正步或小八字步准备。

右脚为例。

动作时,第一拍前半拍,右
脚向前(或向8点)上一步,身体重心移至右脚,同时左腿屈膝,左脚离地,后半拍左脚掌落地,身体重心移至左脚,同时右脚离地。

第二拍前半拍右脚后撤(或向4点)一步,身体重心移至右脚,同时左脚离地,后半拍左脚落地,同时右脚离地准备起新的一步。

训练时,进退的脚可脚掌落地,也可脚跟落地(向前)。

舞步训练时男孩可双手后背或加前后,左右的摆臂练习。

女孩训练时可加高低手个腕花练习。

训练时注意身体重心的平稳感,此舞步可在中大班练习。

教学难点
5.错步:一般用在2/4拍或4/4拍活轻快的音乐。

做法:正步或小八字步准备。

左脚为例。

动作时前3/4拍左脚掌向前上一大步,后1/4拍右脚掌在左脚内侧或跟处垫错一步,同时左脚离地。

第二拍左脚掌向前上一步。

左右脚交替起步,舞步的节奏是:训练时,要求双脚掌做错步,走出舞步的附点节奏,同时也可与汉族民间舞中的秧歌垫步和朝鲜民间舞中的蹉步比较性的练习。

此舞步在大班训练或动作水平发展好的中班后期训练。

6.十字步:一般用在2/4拍或4/4拍欢快热烈的或汉族民间风格的音乐。

做法:正步准备。

左脚为例。

动作时第一拍左脚向2点向上一步,身体重心移至左脚,同时右脚跟离地。

第二拍右脚向1点上步,身体重心移至右脚,同时左脚跟离地。

第三拍左脚向7点撤步,身体重心向后移至左
脚,同时右脚掌离地。

第四拍右脚撤回原位,身体重心后移至右脚,同时左脚掌离地准备重复上述动作,十字步左右脚起步都可以。

训练时注意身体重心向的平稳和双臂上身,腰的协调配合。

幼儿十字步要求双臂在体前两侧自然双摆或上下交替摆动就可以了,或加入腕花练习。

此舞步中大班都可以训练。

7.踵趾步:一般用于2/4拍或4/4拍中速轻快的音乐。

做法:小八字准备。

动作时(以左脚为例),第一拍左脚向右斜前方伸出,脚跟落地。

右腿向2点屈膝,身体向左后倾斜,面向2点上方。

第二拍右腿直立,左脚向6点撤步,左脚向6点撤步,脚尖点地,脚面向外,身体略前倾,面向8点上方。

训练时,踵趾步出脚的位置可变化(如前踵趾,侧踵趾等)。

踵趾步可分解训练或与其它舞步结合练习(如踵趾后踢步,交替前踵步,脚尖脚跟脚尖踢步等)。

此舞步可从中班开始训练。

8.点步:一般用于2/4拍或4/4拍中速轻快的音乐。

做法:正步或小八字步准备,动作时主力腿膝关节随音乐节拍原地屈伸(或向任意方向上步)。

同时,动力腿用脚掌或脚尖按音乐节拍有规律的点地,可以一拍一点或两拍一点,。

点地的位置可在主力腿前,旁,后内侧或外侧,如前点步,后点步,旁点步,侧点步,跨点步等。

主力腿与动力腿可交替变换做点步,也可以主力腿为轴进行点转。

点步要做得节奏感强,
注意身体的协调配合。

训练时可与其他舞步结合练习,也可结合不同民族风格幼儿舞蹈中点步的练习。

此舞蹈从中班开始训练。

9.踏踮步:一般用在2/4拍或4/4拍平稳中速的音乐。

做法:踏步准备。

以右踏为例。

第一种做法:第一拍右脚掌踏地,双腿直膝,左脚自然离地,身体重心上移。

第二拍左脚掌先落地,然后全脚着地,同时双腿屈膝,右脚自然离地,身体重心下沉。

也可以做成一拍一步。

第二种做法:做法基本同上,只是两拍音乐的动作的顺序先后颠倒。

身体重心先下后上,这种做法也可以叫做垫步。

训练时,膝关节屈伸要柔和,身体重心随关节屈伸上下自然起伏,不可左右摇晃。

舞步训练时,可原地做,也可前后、左右移动,或旋转等。

或加上肢和全身协调的综合练习,如踏踮拍手,踏踮腕花。

此舞步从中班可以开始训练。

10.交替步:一般用于3/4拍或6/8拍或小快板的音乐。

做法:双手叉腰,小八字步准备。

动作时,第一拍左脚绷脚向前上一大步,同时身体下左侧旁腰,身体重心移至左脚。

第二拍右脚掌在左脚内侧或脚跟处落地,身体重心移至右脚,同时左脚离地。

第三拍左脚在向前上一大步,身体重心移至左脚,左脚屈膝,同时右脚向前抬起,身体向右
侧倾斜,准备下一步,起步腿是左右交替,舞地的节奏是:
训练时起步叫绷脚,脚面向外侧,三步的节奏要均匀,上身腰注意协调配合,舞步动作应优美、挺拔。

交替步有时可用2/4拍音乐。

动作做法基本同前,只是半拍一步,第二拍后半拍休止,舞步节奏是:交替步的节奏感个动作协调性的要求都比较高,一般在幼儿具有一定动作发展水平的大班开始训练此舞步。

教学准备:
DVD碟机
歌曲:
小鸭子
5 5 3 3| 5 5 3 3| 2 3 2 |1. 1 |
6 6 4 4 |6 6 4 4 |
我们队里养了一群小鸭子,我每天早晨赶着它们
我们对里养了一群小鸭子,我每天晚上赶着它们
3 5 3 | 2—| 1 1 1 | 1 1 6 1 |
4 4 4
5
6 —|
7 7 6 | 5 5 4 到池塘里。

小鸭子朝着我嘎嘎嘎地叫再见吧小鸭子到棚里去。

小鸭子朝着我嘎嘎嘎地叫睡觉吧小鸭子3 2 3 4 | 5 —| 7 7 6 | 5 5 4 | 3 3 2 2 | 1—|
我要上学了,再见吧小鸭子我要上学了。

太阳下山了,睡觉吧小鸭子太阳下山了。

堆雪人
(5 3 3 | 5 3 3 |5 6 5 4 3 2 | 1 ——| 5 ——)| 5 3 3 | 5 3 3 |
大雪天真有趣
4 4 3 2 | 3 3 2 1| 56 54 3 |
5
6 5 4 3 | 4 5 4 3 2 | 3
堆雪人做游戏圆脑袋大肚皮白胖的脸笑1 1
嘻嘻.
复习动作
结合音乐整体练习正反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