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园林植物虫害综合治理
第二章—园林植物虫害综合治理
2.植物检疫的意义
1) 加强植物检疫是抑制病、虫、杂草传播 的根本性措施。
2) 是保护植物资源,提高综合生态环境 质量、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策略。
3.植物检疫的任务
1)对外检疫(口岸、港口、国际机场等场 所)
2)国内检疫(即将在国内局部地区发生的 病、虫、杂草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3)控制危险性病、虫、害综合治理的 经济学原理,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植物检 疫、农业防治法、生物防治法、物理机械防 治法、化学防治法等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 常用的防治措施;农药基本知识、农药的稀 释与使用方法、安全合理用药等。
第一节 综合治理
一、综合治理的概念和特点
(一)综合治理的概念:
b 治疗剂:在病原物侵入寄主之后,用来 处理寄主,以减轻或阻止病原物危害,如 多菌灵等。
(2)按化学成分分类:
有机磷类、有机硫类、有机砷类、有机汞类 和无机杀菌剂等。
3)杀螨剂:用来防治植食性螨类的化学药 剂,如克螨特。
4)杀线虫剂:用来防治植物线虫病的药剂, 如棉隆。
5)除草剂:是防除杂草和有害植物的药剂。 按对植物作用性质可分为:
(二)常见防治措施: 1.捕杀法 2.阻隔法 3.诱杀法 4.高温处理法 5.微波、高频、辐射处理
1.捕杀法;利用人工或各种简单的器械 捕捉或直接消灭害虫的方法。
优点: 1)不污染环境; 2)不伤害天敌; 3)不需要额外投资,便于开展群众性的防 治 缺点: 工效低,费工多
2.阻隔法(障碍物法);人为设置各种障碍, 以切断病虫害的侵害途径。主要包括:
主要包括:
1)种苗的热处理(温度、湿度) 2)土壤的热处理(热蒸汽90~100℃,30 分钟)
5.微波、高频、辐射处理
1)微波(超高频)、高频处理:两者都是 电磁波,处理果实和种子杀虫,植物检疫 中适合旅检和邮检。
六、化学防治
(一)化学防治概念:是指运用化学农药来 防治病虫害、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的一种 方法。
4. 综合治理并不是降低防治要求,而是要求 将防治技术提高到以安全、有效、经济、 简便的防治准则。
二、综合治理应遵循的原则
(一)安全、经济、简易、有效;这是在确 定综合治理方案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二)协调措施,减少矛盾;化防 生防。 (三)相辅相成,取长补短;将各种防治措
施有机结合起来。 (四)力求兼治,化繁为简。 (五)要有全局观念。
(四) 植物检疫内容及程序
1.建立无检疫对象的种苗繁育基地 2.产地检疫:申请产地检疫 现场检疫 合格
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 不合格 签发《产地检疫处理通知单》
3.调运检疫:是国内植物检疫工作的核心。 1)调入检疫:调入地植物检疫机构 验证或复检 2)调出检疫:报验 现场检查 室内检疫 检疫处
理 签发证书
2)食物诱杀:
(1)毒饵诱杀:经常用于防治地下 害虫。
(2)饵木诱杀:适用于防治蛀干害 虫。
3)潜所诱杀:利用害虫的越冬或白天 隐藏的习性,人工设置类似的环境来 诱杀害虫的方法。(地老虎、苗床)
4)色板诱杀:将黄色粘胶板设置于花 木栽培区域,可诱粘大量蚜虫、白粉 虱等害虫。
4.高温处理法;通过提高温度来杀死病菌或 害虫的方法。
1. 196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罗 马召开的“害虫综合防治”讨论会上提出 了“害虫综合治理”的概念,并定义为: 害虫综合治理是一种防治方案,它按照种 群动态与之相关的环境关系,尽可能的运 用适当的技术和方法,使害虫保持在经济 允许水平之下。
2. 蔡邦华:充分利用病虫害和生态环境的 辨证关系,以预防为主,以营林措施为基 础,发展森林群落中不利于病虫,有利于 林木健康生长的因素,因地制宜的、经济 的运用生物,物理、化学等相辅相成的系 统措施,防止环境污染,把病虫控制在不 成灾的水平,达到保护环境和林木速生丰 产的目的。
(二)主要生物防治措施: 1.以虫治虫; 2.以菌治虫; 3.以病毒治虫; 4.以鸟治虫; 5.以蛛螨类治虫; 6.以激素治虫等措施。
1.以虫治虫:利用天敌昆虫是生物防治 中应用最广、最多的方法。
1)捕食性天敌昆虫:18个目,近200个科 2)寄生性天敌昆虫:5个目近90个科
天敌昆虫
澳洲瓢虫 大红瓢虫 平腹小蜂 赤眼蜂 红蚂蚁 赤眼蜂 黑蚂蚁 日光蜂
主要特点:
1.专化性强;
2.不存在污染与公害问题。
4.以鸟治虫:1100多种,食虫鸟近500种。
5.以激素治虫:
1)外激素(信息素):是昆虫分泌到体外 的挥发物质,用于寻找异性和食物。
主要包括:性外激素、结集外激素、追踪 外激素、告警外激素等,目前应用最广, 研究最多的是性外激素。
性外激素在害虫防治中的作用包括:1) 诱杀成虫;2)应用于害虫的预测预报;3) 迷向法;4)绝育法(性引诱剂+化学绝育 剂)
7.昆虫不育性的利用 利用害虫的遗传机制,释放不育昆虫以防 治害虫的方法。(美国、1952、螺旋蝇) 主要技术手段:1.激光辐射(遗传性生理缺 陷);2.化学不育剂等。
五、物理机械防治
(一)物理机械防治概念:是指利用一 些器械或物理因素(光、热、电、风、 放射能等)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优点:简单易行,适合小面积场圃的 病虫害防治。 缺点:费工费时,有很大的局限性。
优点:
1.快速高效,使用方便。
2.不受地域限制,适于大规模,机械化操 作
3.杀虫范围广
缺点:污染环境,毒性大,易杀伤天敌, 产生抗药性和药害。
(二)农药基础知识 1.农药的分类:根据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 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杀线虫剂; 杀鼠剂等。 1)杀虫剂:
(1)按作用方式和进入虫体的途径分: a 胃毒剂:通过消化系统进入虫体内,使 害虫中毒死亡,适用于防治咀嚼式口器害 虫。如敌百虫。
(四)国外引种检疫:检疫审批 口岸检疫把
关 隔离试种观察
二、农业防治
(一)选育抗病虫品种:是利用遗传化学方法防治 农业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但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 才能获得有价值的品系
(二)培育优质苗木:通过培育无病虫的健壮苗, 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三)栽培措施:因虫、因作物、因条件制宜。 (四)管理措施:土、肥、水
(4)可溶性粉剂(水溶剂):
水溶性固体原药+水溶性填料+少量助溶剂;用 于喷雾。
(5)颗粒剂:原药+载体(黏土、煤渣等)
(6)油剂(超低容量剂):由原药直接溶解于溶 剂中,使用时不用稀释。适用于超低容量喷雾。
(7)烟雾剂:原药+燃料+氧化剂+消燃剂+引
芯
(8)片剂:原药+填料=片状物
(9)其他剂型:熏蒸剂、缓释剂、胶悬剂、毒笔、
(五)双翅目4种:柑橘大实蝇、柑橘 小实蝇、蜜柑大实蝇、美洲斑潜蝇
二、植物病害19种
植物检疫对象名单
1.松疱锈病;2.松针红斑病;3.松针褐斑 病;4.落叶松枯梢病;5.杉木缩顶病;6.松 材线虫病;7.杨树花叶病毒病;8.桉树焦 枯病;9.毛竹枯梢病;10.猕猴桃溃疡 病;11.肉桂枝枯病;12.板栗疫病;13.柑 橘溃疡病;14.寇瘿病;15.菊花叶枯线虫 病;16.香石竹枯萎病;17.柑橘黄龙 病;18.番茄溃疡病;19.鲜球球茎线虫病 等。
3.农药的毒性、规格、浓度和用量标准
(二)植物检疫机构及主要职责
农业--农业植物;林业—森林植物;动植物 检验检疫局--各口岸
(三)植物检疫措施和对象
1. 植物检疫措施
1) 对外检疫和对内检疫
A 对外检疫(国际检疫):是指国际间的 植物检疫事宜,包括进境检疫、出境检疫、 过境检疫、旅客携带物检疫、国际邮包检 疫等。
B 对内检疫(国内检疫):内容包括划分疫 区和保护区,对疫区实行封锁、消灭措施, 对保护区实行保护措施等。 2)植物检疫对象的确定(农、林) 3)划定疫区和保护区 A 疫区:有检疫对象发生的地区。 B 保护区:未发生检疫对象,但有可能传播 进检疫对象的地区。
2)内激素(信息素):是昆虫分泌到体内 的一类激素,用以调节昆虫生长发育和蜕 皮。主要包括:
(1)脑激素(脑神经分泌细胞):作用于 前胸腺和咽侧体。
(2)保幼激素(咽侧体分泌):保持昆虫 幼虫期特性。
(3)蜕皮激素(前胸腺分泌):主要调节 昆虫的脱皮和变态。
6.以蜘蛛、螨类治虫: 1.蜘蛛的利用(游猎型、结网型) 2.捕食性螨类的利用
a 灭生性除草剂:施用后能杀伤所有植物, 如草甘磷。
b 选择性除草剂;使用后能选则性毒杀某 些种类植物的药剂
2.农药的加工剂型 原药:工厂生产的农药,未经加工成剂的
称为原药。
剂型:农药的原药经加工,制成一定的药
剂形态,称为剂型。
常用的农药剂型:
(1)粉剂:原药+填充物;适用于喷粉、 拌种、毒饵和土壤处理等。 (2)可湿性粉剂:原药+填充物+湿润剂 (皂角);用于喷雾。 (3)乳油:原药+乳化剂+溶剂=透明油状 液体;对水后可用于喷雾;
b 触杀剂:通过接触害虫体壁渗入体腔和血 液中,使害虫中毒死亡,如敌敌畏。 c 熏蒸剂:以气体状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害 虫体内,使害虫中毒死亡,如磷化铝。 d 内吸剂:通过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内 吸剂适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氧化 乐果。
(2)按化学成分分类:
a 无机农药:用矿物原料加工制成的农药, 如波尔多液等。
b 有机农药:即有机合成的农药,如敌敌 畏,克线磷等。
c 植物性农药:用天然植物制成的农药, 如烟草,除虫菊等。
d 微生物农药: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制 成的农药,如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
e 矿物性农药:如石油乳剂等。
2)杀菌剂
(1)按作用方式分:
a 保护剂:在病原物侵入之前,喷洒于寄 主表面,以保护寄主免受侵害,如波尔多 液。
三、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