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庆七一演讲稿

庆七一演讲稿

篇一:2014庆七一演讲稿2014庆七一演讲稿xx庆七一演讲稿之一今年是建党93周年,全国到处都举办形式多样的唱红歌比赛。

“一首红歌,一面旗帜”,通过“红歌”演唱,我感慨万分。

红歌不仅旋律优美,气势磅礴,歌词豪迈,体现时代特征,更是反映着中国伟大的革命历史、党的成长历程及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抗击侵略的英雄气慨。

它是一种时代精神,一种中华魂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一旦红歌响起,一切艰难困苦都显得苍白渺小,为了信念、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牺牲自己的生命。

在和平年代,红歌不但净化人们的灵魂,教育人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更激励着我们努力奋斗,积极进取,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力量。

“红歌”对于伴随着它长大的人来说,那些雄壮昂扬的歌曲虽随着年岁渐长而日益久远,但红歌却是深深埋在记忆中的一根弦。

当熟悉的旋律蓦然在耳边响起,我们会想起“八一”南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遵义会议的力挽狂澜,娄山关的炮声,想起赵一曼、江姐以及天安门城楼飘扬的五星红旗。

就是这么神奇,一支红歌可以催生一腔热血,催生一种精神,而精神的力量可以让一个人复活,让一个民族复兴。

有人说:新中国80年代之前缺物质,80-93年代缺安全和保障,今天缺的是精神信仰和崇高理想。

而没有信仰的人,不可能拥有崇高的理想,也就不能担负起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历史责任。

在那灾难深重,血雨腥风的漫漫长夜,正是有了怀着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人,用“七一”的晨曦拨开重重迷雾,激励着华夏儿女,为了民族的自由独立,用血与火铸成的铁锤、银镰砸碎了旧世界,铲平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将共产主义信念的火种撒向大地,把理想的火炬照彻强国之路,万里河山因此而挺拔俊秀,雄浑壮丽;历史的长河因此而波澜壮阔,豪情万丈。

这就是我们伟大而光荣的中国共产党,一步步引领中国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和辉煌。

忆往昔峥嵘岁月,我们这一代人,恰逢和平年代,安定社会,正是中国高速发展,物质生活富足的时代。

我们无疑是幸福的,站在前人用血泪栽好的树下,正是乘凉的好日子,远离腥风血雨,不需要为国捐躯。

正是缺少了血与火考验,一些人把成为共产党员作为谋取私利的政治资本,失去了一个党员的应有的理想和信仰,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心中支撑民族气节与风骨的红色精神在一点点流失,红歌让我们找到了久违的感动,找到了精神的力量。

唱响红歌,唱出时代的变迁,唱起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今天,当红歌的旋律再度唱响,当亿万人民的激情再次被点燃!作为共产党员,我们要以时代为己任,把实现自身的人生追求同党的事业、国家的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沿着正确的方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积极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胸怀祖国,扎实工作,与时俱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我们的全部才智。

听红歌,重温历史;唱红歌,努力奋进;传承红歌,勿忘国耻!红歌是中华文化的传承,是新中国辉煌的见证;红歌是信念,是力量。

红歌,唤起我们对祖国的忠诚、民族的责任。

在这个火热的盛夏,让我们放声高唱,一起回味经典,、一起品读历史的峥嵘岁月,为心灵接受一次惬意的洗礼!xx庆七一演讲稿之二从我懂事那天起,在我的记忆的长河里,中国共产党令我敬畏,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令我震撼,从内心由衷地呼唤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永放光芒。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既离不开物质文明的创造,也离不开精神文明的追求。

一个民族如此,一个先进政党也是如此。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矗立了一个永远的精神丰碑。

中国共产党人不仅以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的骄人成就奠定了她在当代中国的领导地位,而以其铸就的伟大精神而著称于世。

这些精神主要是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大庆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等等。

什么是井冈山精神?毛泽东同志概括指出: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敢于胜利”。

没有对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就不可能艰苦奋斗;没有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深刻领会,就不可能探索革命的新路;没有对群众路线的充分运用,就不可能使革命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这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力量之源,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之源。

什么是延安精神?这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延安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品格,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作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延安精神,既是毛泽东思想哺育的结果,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她脍炙人口,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老三篇”(《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就是在延安时期形成的,并广为传诵的,是集中反映延安精神的代表作。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牢记我党的远大理想、奋斗目标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不移地弘扬中国共产党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作风和精神财富,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兵团人、作为兵团tt人,继承和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兵团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伟大的事业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我们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定会代代相传!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将不断传承、永放光芒!篇二:2015年庆七一中国梦演讲稿2015年庆七一中国梦演讲稿同志们: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县委决定今天召开庆祝建党94周年暨基层党建工作表彰大会。

主要是回顾党的历史,缅怀党的功绩,弘扬先进,开拓未来,激励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信心,牢记宗旨,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上建功立业,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强力推动我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刚才,大会表彰了全县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位优秀代表作了典型发言,听后很受感动,很受启发。

这些先进集体和个人,大家要认真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宝贵经验和可贵精神。

值此,我代表县委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的全体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表示亲切的问候!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坚定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已走过了94年的光辉历程,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经历了无数次的风风雨雨,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把一个满目疮痍的旧中国逐步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开创了前无古人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94年的沧桑巨变,使中国经历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从最悲惨的境遇走向光明的前途的历史转变;使中国人民实现了从遭受压迫到当家作主、从饥寒交迫到总体小康、从封闭愚昧到自信开放的根本性转变。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这94年,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94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94年;是我们伟大祖国告别屈辱落后的历史、应着民族复兴的曙光顽强奋进的94年;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命运,意气风发地走向现代化的94年。

回顾我党94年的光辉历程,我们深深感到,我党之所以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最根本的就在于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具有时代先进性和政治远见的党,是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富有革命创新精神的党;是密切联系群众、具有严格纪律性和优良作风,为中华民族根本利益英勇奋斗并作出最大牺牲的党;是坚持真理、及时修正错误、经得起各种考验,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无比坚强的党;是与时俱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开辟新局面、新境界的党。

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我们党不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因此,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相信我们有足够的能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和美好。

二、全面总结党建工作,正确看待过去成绩近年来,我县基层党的建设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农村党建“三级联创”和城市分行业创“五好”党组织活动为总载体,以推进创先争优、促进科学发展为主线,以加强班子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围绕“整体工作升台阶,重点工作求突破,单项工作创特色,特色工作增亮点”的思路,着力改进工作方法和措施,全县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呈现新的较大提升。

(一)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推出新举措。

我县基层党建工作坚持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围绕创建“五好”基层党组织,以强化班子、优化结构、提升素质为着力点,切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突出“五项创新”。

一是创新干部选任机制,选优配强了基层班子。

在选拔任用乡科级干部中,实行了“三推一考”(群众推荐、班子成员推荐、单位负责人推荐、组织考察)大大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

特别是今年乡镇党委换届中,为填补职位空缺,调整和提拔了少量干部,在考察时,除了实行“三推一考”,县直单位还增加了竞职演讲环节,整个过程实行“阳光”操作。

换届中,严格按照“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的要求办事,确保了换届风清气正。

二是创新培训机制,提高了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上,实行县乡党校、农技校、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和远程教育播放点的优势资源整合,探索实施了“课堂教学+视频+远教”和上门送教等培训新模式,加快提升了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逐步使这支队伍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

三是创新活动载体,促使党员干部干事创业。

近年来,先后在村干部中开展了学专业、办实业、干事业的“三业”竞赛,在党员中开展“星级竞评”,在村党支部中开展“划类升级”等活动。

特别是去年以来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党组织和党员互动互诺,促进了“两个作用”的较好发挥,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

四是创新激励机制,促进创先争优。

一方面对后进村实行预警和常态化治理机制,促使后进村及时防瘫、治懒;另一方面本着“两侧重两减少”(侧重当年工作实效,减少基础因素影响;侧重主观努力程度,减少客观因素影响)的原则,按照“五好”基层党组织标准,逐年对全县基层组织进行考评,对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民主评议。

依据考评和评议结果划优劣、定奖惩,极大地激发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创先争优积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