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光能有机营养型细菌在生长时通常需要外源的生长因子。
这类微生物能利用有机物迅 速繁殖,常用于污水处理。
例如,红螺菌属中的一些细菌就是这一营养类型的代表: 能利用异丙醇作为供氢体,将CO2还原成细胞物质,同 时积累丙酮。
H3C
光能
2
CHOH+CO2 H3C
光合色素
2 CH3C0CH3 + [CH2O] +H2O
水在微生物细胞内的生理功能 (1)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2)水直接参与代谢反应,许多反应都涉及脱水和水合。
(3)维持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稳定的天然构象。
(4)水的比热高,是热的良好导体,能有效地吸收代谢过程中产 生的热并及时地将热迅速散发出体外,从而有效地控制细胞内温度 的变化;
微生物生长环境中水的有效性常以水活度值(aw)表示,水 活度值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溶液的蒸气压力与 同样条件下纯水蒸气压力之比,
细胞湿重(wet weight)与干重(dry weight)之差为细胞含水量, 常以百分率表示:(湿重-干重)/湿重×100% 。
湿重:将细胞外表面所吸附的水份除去后称量所得重
量。一般以单位培养液中所含细胞重量表示 (克/升或毫克/毫升)。
干重:采用高温(105℃)烘干、低温真空干燥和红外
线快速烘干等方法将细胞干燥至恒重即为~。
甲烷形成中的辅酶 四氢叶酸包括在一碳单位转移辅酶中 辅酶A的前体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辅基 NAD、NADP的前体,它们是许多脱氢酶的辅酶 参与氨基酸和酮酶的转化 黄素单磷酸(FMN)和FAD的前体,它们是黄素蛋白的辅基 辅酶B12包括在重排反应里(为谷氨酸变位酶) 硫胺素焦磷酸脱羧酶、转醛醇酶和转酮醇酶的辅基 甲基酮类的前体,起电子载体作用(如延胡索酸还原酶) 促进铁的溶解性和向细胞中的转移

微生物。对一切异养微生物来说,其碳源同时又兼作

能源,这种碳源称为双功能营养物。

无机碳 凡以无机碳源作主要碳源的微生物,则是种类较少的
自养微生物。
能被微生物用作碳源的物质种类极其广泛。
简单的无机含碳化合物:CO2、NaHCO3、CaCO3等。 比较复杂的有机物:烃类、醇、羧酸、脂肪酸、糖及其衍生物、杂环化合物、 氨基酸、核苷酸等。 复杂的有机大分子:蛋白质、脂质、核酸等。 复杂的天然含碳物质:牛肉膏、蛋白胨、花生饼粉、糖蜜、石油等。 酚、氰化物等有毒物质:可以被少数微生物用作碳源。
藻类和蓝细菌与高等植物一 样,以水为供氢体(电子供 体),进行产氧型的光合作 用,合成细胞物质。
光合细菌细胞内含菌绿素, 光合作用以H2S、S等还原态 硫化物为供氢体,产生细胞 物质,并伴随硫元素的产生。
2.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异养型)
这类微生物不以CO2作为唯一碳源或主要碳源,需以简 单有机物作为供氢体,利用光能将CO2还原成细胞物质。
硝酸盐也能被大部分微生物利用,但吸收后 需被还原成NH4+才能进入合成代谢。
3、能源(energy source)
能为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量来源的营养物或辐射能, 称为能源。
绝大多数微生 物的能源物质
不仅提供微生物细胞的碳素和碳架, 而且还提供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 量。
能源
化学物质
有机物:化能异养微生物的能源(同碳源)。 无机物: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源(不同于碳源)。
即:w=w/wo w表示溶液蒸汽压力 wo表示纯水蒸汽压力
溶液中溶质越多,w越小。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水活度通常在 0.63-0.99之间。
微生物
一般细菌 酵母菌 霉菌 噬盐细菌 噬盐真菌 嗜高渗酵母
几类微生物生长最适w
w 0.91 0.88 0.80 0.76 0.65 0.60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1)定义
凡能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氮元素的营养
物质,称为氮源。
氮是构成重要生命物质蛋白质和核酸等的主要 元素,氮占细胞干重的12%~15%,也是微生物 的主要营养物。
(2)功能
提供合成细胞中的含氮物质(如蛋白质、核酸)及含 氮代谢物等的原料。
氮源物质一般不提供能量,但也有例外: 化能自养细菌中的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能从NH3和 NO2-的氧化过程中获得能量,所以对于他们来说, NH3和NO2-是兼有氮源与能源的双功能营养物质。
烃类
烃类化合物也能被微生物用作碳源,且微生物氧 化烃类的许多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均是重要的工 业原料。
清除石油污染
不同种类微生物利用碳源物质具有选择性, 利用能力有差异。
Eg. 假单胞杆菌属的一些菌能利用90多种不同的碳源物质。 甲烷氧化菌只能利用甲烷和甲醇作碳源。
、 2 氮源(nitrogen source)
二、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微生物对营养的要求无论是在元素水平上还 是在营养要素水平上,都与动物和植物十分 接近。它们之间存在着“营养上的统一性”。
在元素水平上都需20种左右,其中以碳、氢、氧、 氮、磷、硫6种元素为主;
在营养要素水平上则主要为碳源、氮源、能源、 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六大类。
1、碳源(carbon source)
组成微生物细胞的各类化学元素的比例 常因微生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Eg. 细菌、酵母菌和真菌的碳、氢、氧、氮、磷、硫 六种元素的含量就有差别。
微生物细胞中几种主要元素的含量(干重%)
元素
细菌
酵母菌
真菌

~50
~50
~48

~15
~12
~5

~8
~7
~7

~20
~31
~40

~3
──
──

~1
──
──
硫细菌(sulfur bacteria)、铁细菌(iron bacteria) 和海洋细菌(marine bacteria)相对于其他细菌则含有 较多的硫、铁和钠、氯等元素, 硅藻(Diatom)需要硅 酸来构建富含(SiO2)n的细胞壁。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二、微生物的营养构成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微生物们需要吃什么?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1、化学元素 构成微生物细胞的物质基础是各种化学元素!
细胞化学元素组成
占细菌细胞 干重的97%
主要元素:碳、氢、氧、氮、磷、硫、钾、镁、钙、铁等; 微量元素:锌、锰、钠、氯、钼、硒、钴、铜、钨、镍、硼等。
有机氮 微生物能利用的氮源 无机氮
分子氮
a.有机氮
主要是蛋白质及其不同程度的降解产物(氨基酸、尿 素等),以及嘌呤和嘧啶等。
牛肉膏是用新鲜牛肉经过剔除 脂肪、消化、过滤、浓缩而得 到的一种棕黄色至棕褐色的膏 状物。
由蛋白质经酸,碱或蛋 白酶分解后而形成的 细菌的培养基,也可 治疗消化道疾病
实验室常用的有机氮源有:
3.化能无机营养型(化能自养型)
这类微生物利用无机物氧化过程中释放出的化学能作为它们 生长所需的能量。 以CO2或碳酸盐作为唯一或主要碳源进行生长时,利用H2、 H2S、Fe2+、NH3或NO2-等作为电子供体使CO2还原成细胞物 质。 属于这类微生物的类群有硫化细菌、硝化细菌、氢细菌与 铁细菌等。例如氢细菌:
在微生物工业发酵中最常用的碳源主要是 葡萄糖、玉米淀粉、废糖蜜、甘薯、 麸皮和米糠等。

单糖>双糖和多糖 己糖> 戊糖 葡萄糖、果糖> 甘露糖、半乳糖 淀粉> 纤维素或几丁质等纯多糖 纯多糖> 琼脂等杂多糖
葡萄糖可作为大多数微生物的碳源!
酚、氰化物等有毒物质
对人类有毒的物质Eg. 酚、氰化物等
范围内的元素,可称为常量元素,
例如P、S、K、Mg、Ca、Na和Fe等。
元素
人为提供形式
生理功能
P
KH2PO4 磷酸二氢钾 K2HPO4 磷酸氢二钾
核酸、磷酸和辅酶的成分
含硫氨基酸(半胱氨酸、甲硫氨酸等)和含
S
MgSO4 硫酸镁 硫维生素(生物素、硫胺素等)的成分

K
KH2PO4 磷酸二氢钾 某些酶(果糖激酶、磷酸丙酮酸转磷酸酶等) K2HPO4 磷酸氢二钾 的辅因子;维持电位差和渗透压
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鱼粉、
蚕蛹粉、黄豆饼粉和花生饼粉等。
酵母膏是以新鲜酵母乳液经酶解、分离、浓 缩得到的纯天然制品,富含均衡的各种人体 必需氨基酸、B族维生素、核甘酸、多肽及 微量元素,是各种微生物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b.无机氮
主要包括硝酸盐、铵盐、氨等。
铵盐是绝大部分微生物的有效氮源,吸收后 能被直接利用;
主要功能:提供微生物细胞所需的化学物 质(蛋白质、核酸、脂质)、作为酶的辅 酶或辅基参与新陈代谢。
化合物
生长因子在代谢中的作用
代谢中的作用
对氨基苯甲酸 四氢叶酸的前体,一碳单位转移的辅酶
生物素
催化羧化反应的酶的辅酶
辅酶M 叶酸 泛酸 硫辛酸 尼克酸 吡哆素(B6) 核黄素(B2) 钻胺素(B12) 硫胺素(B1) 维生素K 氧肟酸
不同微生物需求的生长因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能提供生长因子的天然物质有:
酵母膏、蛋白胨、麦芽汁、玉米浆(一种浸制玉米以制 取淀粉后产生的副产品)、动植物组织或细胞浸液以及 微生物生长环境的提取液。
5、无机盐(mineral salts)
无机盐是微生物生长必不可少的一类营养物质,包括磷酸盐、硫 酸盐、氯化物以及含有钠、钾、钙、镁、铁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氧高铁血红素所需
(2)微量元素( microelements )
凡所需浓度在10-8~10-6mol/L(培养基中含量)范
围内的元素,则称为微量元素,
如Cu、Zn、Mn、Mo、Co等。
元素
人为提供形式
生理功能
Mn
Cu
微 量 Co 元 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