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110R解码器使用文档(V 1.0.0)Topsee Technologies Co., Ltd.All rights reserved修订记录Date Version Editor Description 2009-07-06 V 1.0.0 胡建华初稿简介天视通网络视频解码器V1.00(以下简称解码器)是一款专为安防行业度身定做的云台解码器,设备采用了高性能的数字处理器,由视频解码模块、以太网接口以及模拟视频输出接口构成。
解码器支持通过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访问,完成各项查询配置,以及在线升级功能。
解码器通过以太网接口,获得用户指定的MPEG4格式的流媒体并将数据解码,解码获得的模拟视频数据将在电视机上显示。
此外,解码器能够处理云台协议 (PELCO-D、PELCO-P、SAMSUNG等) 控制命令。
采用了运算速度更快的数字处理器,能够快速压缩尺寸更大更加清晰的画面,采用了嵌入的服务器,完全脱离PC平台,系统调度效率高,代码固化在FLASH 中,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支持通过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进行远程图像访问。
产品特点:* MPEG4视频压缩标准;* 支持D1和CIF两种尺寸;* 内嵌Web Server,全面支持Internet Explore监视、配置、升级* 10/100M以太网接口支持* 支持IO接口连接其他外设* RS485接口,网络透明通道连接,客户端可通过解码器的透明通道控制* 支持多个用户同时访问建议机器配置:CPU 3.0GHz, 1G内存, 128M独立显存,2.1声卡,Audio输出,Mic输入,Windows2000/XP/2003,Microsoft IE 6.0。
本手册是根据当前发布软件编写,由于软件更新,修改和升级,以及设备的升级,可能造成手册描述的技术问题存在不准确或不完善的地方,敬请谅解。
手册会定期更新,恕不另行通知。
目录1、网络设置 (6)1.1 网络状态 (6)1.2 以太网设置 (7)1.3 流媒体设置 (8)2、解码云台设置 (9)2.1 云台基本设置 (9)3、视频解码设置 (9)3.1 解码时间和规则设置 (10)3.2 解码信息管理设置 (10)5、告警设置 (11)6、系统设置 (11)6.1 查看设备版本和序列号 (11)6.2帐号管理 (12)6.2.1 用户的添加、删除 (12)6.2.2 用户的修改和权限分配 (13)6.3 时钟设置 (14)6.4 日志设置 (15)6.5 日志浏览 (16)6.6 日志文件管理 (16)6.7 配置管理 (17)6.8 恢复出厂设置 (17)6.9 固件升级 (18)6.10 重启系统 (20)6.11 界面语言 (20)1、网络设置1.1 网络状态解码器系统框架的连接如下图所示编码器用户图1.1 解码器系统框架在WINDOWS下按照开始-运行-cmd,输入ping192.168.0.123 –t回车,确定网络是否通畅。
设备各部分连接好并且网络设置完成后,上电运行,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解码器的地址(如http://192.168.0.123)后,回车确认出现如下图所示的视频解码器的登录界面图1.2 解码器登录界面在用户账号栏输入系统默认帐号admin,用户密码栏输入123456,回车或者点击登录即进入到网络设置下的网络状态界面,显示查询到的以太网设置的MAC 地址、网络IP地址类型、IP地址、网关地址、子网掩码、DNS1、DNS2等,如下图所示图1.3 网络状态查询结果1.2 以太网设置以太网设置如图1.4,需要设置的参数有MAC地址、网络IP地址类型、IP 地址、网关地址、子网掩码、DNS1、DNS2等。
MAC地址是设备的网络硬件地址,除非必要请不要任意修改。
合法正确的MAC 地址能进行保存,非法的MAC地址不能保存,并提示错误。
可以使用配套的IP Search工具进行搜索和修改摄像机的IP地址,将计算机的IP地址设置为与摄像机在相同的网段内并且不能和局域网内部计算机IP 地址相冲突。
合法的IP地址可以设置成功并进行保存,保存后系统会重启,必须使用更改后的IP地址重新登录,重新登录后IP地址为更改后的IP地址,非法的IP不能进行保存,并会提示错误。
子网掩码是与IP地址结合,以划分网路地址与主机地址,通常为255.255.255.0。
设置正确的子网掩码可以进行保存,设置后并生效。
错误非法的子网掩码不能保存,并提示错误。
网关是两个网络之间的关卡(内网和公网之间,或内网的不同网段之间)。
一般网关是指路由器。
设置网关地址,则填写路由器的IP地址。
DNS服务器地址是运行域名服务程序的主机地址。
DNS服务器地址是由用户根据当地电信部门提供的,主DNS服务器地址:202.96.134.133,备用DNS服务器地址:202.96.128.86。
图1.4 以太网设置1.3 流媒体设置流媒体设置如图1.5所示。
WEB访问端口是通过IE访问摄像机的端口号。
默认端口为80,也可自行设置(若自行设置WEP访问端口号为8080,则通过网页访问摄像机时地址应为http://192.168.0.123:8080。
辅助通道端口是为客户端提供连接解码器时用到的端口。
目前没有支持客户端的访问。
图1.5 流媒体设置2、解码云台设置2.1 云台基本设置云台基本参数设置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云台控制使能;2、云台波特率、云台数据位、云台停止位、奇偶校验方式;3、解码器地址、云台端口、用户名、密码。
如下图所示图2.1 云台基本设置只有云台使能打开后,才能进行后面两项的配置。
第二项是特定云台控制协议相对应的,如PELCO-D的数据格式:1位起始位、8位数据、1位停止位,无效验位,波特率:2400B/S。
PELCO-P的数据格式:1位起始位、8位数据、1位停止位,无效验位,波特率:9600B/S。
第三项是连接被控制云台所在的编码服务器所需要的信息。
3、视频解码设置解码器需要支持对多路监控视频流的解码输出,用户可以在这个页面下面配置想要监控的视频,以及每路视频流解码显示的时间。
对于PAL制和NTSC制式的电视机,也要在这里进行相关配置。
3.1 解码时间和规则设置解码时间和规则可以设置“每路解码时间”、“中断恢复规则”和“解码解码制式”三项,如下图所示图3.1 解码时间与规则设置如果用户需要监控多路视频,则需要在这里设置每路视频的解码时间(以秒为单位进行设置)。
设置之后,将根据视频的先后顺序,轮流播放固定时长。
“中断恢复规则”一项是设定在当前选定的视频播放出错时,如何选择下一路视频来播放。
(目前没有支持改选项)如果解码器连接的电视机是PAL制或NTSC制,则需要在“解码制式”一栏中选择对应的制式。
(eg. 在中国国内都是PAL制,在美国是NTSC制)3.2 解码信息管理设置为了监控视频,需要在这里添加视频的相关信息,包括媒体地址、端口号、媒体类型、用户名、密码和访问协议等。
每次最多添加十路。
这里的媒体类型如果设为第一路,对应D1(704*576)的视频;如果设置为第二路,则对应CIF(352*288)视频。
如下图所示图3.2 解码信息管理设置4、告警设置目前不支持。
5、系统设置5.1 查看设备版本和序列号选择查看设备版本和序列号,用户可以查询到当前系统的web网页版本号,设备序列号,文件系统版本,系统内核版本号,如下图5.1所示图5.1 版本和序列号查询界面5.2帐号管理5.2.1 用户的添加、删除除了系统默认的超级管理员admin外,用户可自行添加和删除账户。
添加账户界面如图5.2所示,系统默认账户为admin,新建账户时,帐户名不能为空,只能为英文、数字,或者两者的组合,其它字符不能用来设置账户名,帐户名长度最长为30个字节。
账户密码可以使用英文、数字、特殊字符,以及任意的组合构成,两次输入的密码必须一致才可以通过设置认证,密码长度最大为30个字节。
系统支持最多设置10个账户,设置保存后的账户会在账户列表清单中显示账户名、账户类型及是否启用属性。
图5.2 新建账户界面删除账户时,选定要删除的账户,选择操作删除,界面如图5.3所示,弹出删除账户确认信息,选择确定,账户即被删除,给出提示删除账户成功,如图5.4。
选择取消或者关闭对话框,解除删除操作。
图5.3 删除账户界面图5.4 账户删除成功5.2.2 用户的修改和权限分配选择某个用户,可以显示该用户的用户名、类型及是否启用信息,可以修改用户的权限和是否启用属性。
查看者只具备查看权限,只可以查看网络状态、媒体设置、存储设备信息,设备版本号,不具备对设备的操作和管理权限。
操作者具备操作和查看的权限,不具备对设备的管理权限。
管理员权限最高,可以对设备进行查看、操作、管理帐号、配置管理等,被禁用的账户登录解码器不成功。
如修改管理员topsee账户的权限为操作者,选定对topsee账户操作为修改,在弹出的界面中将用户组修改为操作者,同时可以将用户密码、是否启用属性进行重置,如图5.5。
修改账户权限提交时,弹出确认信息,如图5.6。
图5.5用户的修改和权限分配图5.6 修改账户属性成功5.3 时钟设置系统提供两种时钟更新模式。
当选择NTP服务更新时间时,选择与客户端对应的时区,NTP服务器IP设置为,设置任意有效的端口号和时钟更新周期,保存设置后即可实现时钟更新为当前网络时钟。
当选择手动设置时间更新模式时,手动输入时间和日期或者选择自动同步本机时间保存设置后,点击保存实现时钟设置。
不同的是选用手动方式设置时钟,您可以设置时钟为非客户端当前时钟。
无论选取哪种时钟更新方式,时钟更新保存后系统自动重启。
时钟设置界面如图5.7、图5.8。
图5.7手动设置时钟界面图5.8 NTP时钟设置界面5.4 日志设置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日志输出类型为调试信息/运行信息/系统错误/用户操作/统计信息/告警信息/其它未分类当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日志,日志保存日期有效范围为7到30天,可以设置存储满则停止记录和存储满覆盖旧记录两种存储策略。
还可以选择是否将日志进行备份,系统支持两种备份方式:FTP备份和SMTP 备份,设置好有效的FTP和SMTP参数,可以启用任意一种方式进行日志备份。
日志保存设置界面如图5.9。
日志保存成功提示框如图5.10。
用户还可以选择默认参数功能使用系统默认的日志设置参数进行日志设置。
图5.9 日志保存设置界面图5.10 日志设置保存成功5.5 日志浏览系统提供日志浏览功能。
用户可以选择查看保存有效期内某一天某一选定时间段内的日志信息,日志输出类型可进行过滤筛选,可在调试信息/运行信息/系统错误/用户操作/统计信息/告警信息/其它未分类进行单项或者多项选择输出日志信息。